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
创业管理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创业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希望能帮到你。
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篇一
1994年,马云开始创业,其间经历过多次失败,他最终才收获荣耀和成就,站到了一流企业家的行列。5月20日,在一场演讲之后,马云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尽管马云在读书时并非好学生,但是他仍然认为,大学生最好别辍学去创业。另外,他认为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过热。但在他看来,目前创业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在你看来,目前创业是不是过热了?
马云:我自己觉得创业不应该叫做过热,但是还是要有理性地去看待创业。首先,创业是要有基础设施的。第二,创业容易持久难。脑袋一拍就去创业,创业之初可能很有激情,如何持久是很难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诞生了很多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和中国13亿人口和巨大的经济体是不匹配的。我们需要很多企业,需要很多优秀的企业家。
但是,我们创业的氛围,创业的基础设施,创业的培训,人才梯队的建设,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善。
当然,我觉得今天那么多人创业,不是件坏事,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为他们做好“保险带”。
对于大学生辍学创业,你怎么看?
马云:我本人觉得大学生第一个创业就是把书读好。有人说比尔·盖茨不是大学没读完就去创业,不也成功了吗?杨致远没读博士,不也成功了吗?但世界上也就一个比尔·盖茨,也就一个杨致远。
如果你不到20岁,我希望你把书读好。如果你已经进了大学,30岁之前最好找到一个好的老板跟他学习怎么做,一个好老板比一个好公司重要得多。
很多年轻人毕业的时候,脑子在想我进哪个公司好呢?进IBM好呢?还是阿里巴巴好呢?其实都差不多的,在大公司里面你只是一颗螺丝,但是一个优秀的老板,他会告诉你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
所以30岁之前,要找到一个好老板。30岁到40岁的时候,要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创业的。
如果你想创业,30岁到40岁之间是合适的。20岁左右,完善你的知识结构,20到30岁要学的是体验,体验什么呢?体验灾难、苦难、错误,没有足够的灾难、苦难、错误、折磨,你是永远不可能练出情商来的。
智商是可以读书读出来的,情商则是倒霉倒出来的。所以,30岁之前智商和情商有些基础以后,再选择自己去创业。
40岁之前,要凭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一个人是做不了事情的。
梦想和理想是有差异的,梦想是你就一个人想想而已,理想是一个团队一块想,只有理想才能够让大家把它一点点做出来。40岁如果说你创业还没有成功,不等于你后面不会成功,但是创业成功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40岁到50岁,请花时间做好自己,别东想西想,做好自己最喜欢、最能做的事情。50岁到60岁你要把时间花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将成为你的希望。60岁以后,把时间花在沙滩上,老婆孩子身上,别多想工作了。
100个人创业,有95个人连声音都没有听见就没了,剩下的5个人,三四个人看起来会成功,然后你会看到他们一个个死下去,能赢的就是最后那一个人。
这一个人不是他多能干,不是他多了不起,而是他有各种各样的机遇,并且各种各样的苦难你都没看见。
我也一样,大家今天看到我,今天我们阿里巴巴的成功,但是你们没有看到阿里巴巴经历的痛苦、犯下的错误。“厨房”里面其实是很肮脏的,只是我们走得出来,运气很好。
有人说马云很牛,再搞个阿里巴巴、淘宝试试看?我说搞不出来,时代过去了。但是我们今天走过来了。所有走过的人都这样,他们都乐观地看待未来,他们很少抱怨,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他们永远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这些是所有成功者,不管你是男还是女,都必须要有的东西。
现在创业还是男性为主,女性适合创业吗?
马云:有了互联网以后,女性创业应该机会更多了,条件更好。
没有互联网之前,基本上是男性创业机会多一点,女性创业机会则少一些。
有了互联网,特别是未来30年,服务性行业,未来女性可做的事情确实多了。大家比的不再是肌肉,比的是脑子,比的是勇气,比的是智慧,比的是体验。未来阿里巴巴会给女性创业提供更多资金和帮助。
你从1994年开始创业,到现在20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
马云:生活比创业更重要,创业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精彩,很有意思的一样东西。每个人的路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你就给自己一个承诺,我要搞五年十年,失败了我不干,如果成功了我就继续干下去。
但是千万别说,我试试看,不行马上跑。你只要试试看,你一定会逃回来的,这样的创业基本上不会成功。除非你有很好的运气,但是运气不会一直跟着你。所以对今天创业的人来讲,给自己一个承诺,给你的客户一个承诺,给员工一个承诺。
早年经历:马云被忽略的第一次创业
1992年是中国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年初邓小平的南巡重新激发了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抱有的希望。为数不少的人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开始创业。后来,泰康人寿的创始人陈东升专门创造了一个词:“92派”,用以描述1992年后创业的企业家。
除了陈东升,当时在复旦大学做老师的郭广昌和他的几个同学在那一年注册了公司;河南省外经贸厅的公务员胡葆森辞职创办了一家叫“建业”的公司;冯仑和潘石屹、王功权等六君子在第二年创立了万通;俞敏洪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英语培训老师了,不过他在1993年才创办了新东方。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后来也成为了马云的朋友。
不过,那一年中国最著名的商人是牟其中。他在1992年的8月用几个火车皮的罐头从俄罗斯换回来四架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一下子成为轰动全国的人物。媒体的眼光全都被他吸引了。
天下尚无人识得一个名叫马云的大学英语老师。
1988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马云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想法,当时杭州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孟跟马云制订了一个“5年之约”,到了那个学校5年内不能辞职出来。
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期间,马云是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与此同时,他在西湖边发起了一个“英语角”,在翻译界慢慢地有了一些名气。当时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地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老板找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有到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当时的翻译社就是个小店,只有5名员工。马云跟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元人民币,租了一个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译社的注册资本是3000元。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第一个月的营业额600元不到。入不敷出的状况令翻译社的员工动摇了,但马云坚信翻译社可以做下去。
与此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发现卖鲜花跟礼品可以挣钱,马云就背着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之后他将办公室一分为二,一半拿来卖鲜花、礼品,一半做翻译社。而且,马云也常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售卖。马云甚至还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员。马云用这些小买卖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卖礼品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翻译社仅能挣五六百元,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翻译社呢?马云的同事就建议只开礼品店,将来成立一家礼品公司,但马云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老师们的问题,还是为了挣钱?既然是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熬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1995年,亏损三年后,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这时5年之约已满,马云向学校提出了辞职。辞职之后,马云全职经营翻译社一段时间。翻译社在实现盈利之后,逐渐走上了正轨,马云就放手让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社的具体事宜了。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今天,海博翻译社已如当年马云所愿,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社。多年后,关于这段创业经历马云轻描淡写地说:“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从杭州到纽约 马云15年创业路
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约华尔街,马云和他的团队早早就等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门前。这一次的他西装革履、面带笑容,显然是为了这一天做过精心的准备。从酒店到交易所的这一路,他就像当地著名的百老汇明星一样受到夹道欢迎,这些人里,有美国及阿里巴巴集团从国内带过来的数百家媒体组成的“混合编队”,和那些对这次“IPO盛筵”看好的华尔街投资人。
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已经像肥皂剧一样预演了一整年,从香港到美国,直到这一刻终于尘埃落定。
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篇二
“万丈高楼平地起。创业切不可眼高手低,要先从基层基础做起,这样才能走得踏实稳当……”“创业不是‘过家家’,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既要懂得如何规避风险,也要有一定的技能去化解风险……”近日,在团宿州市委举办的一场青年创业发展论坛上,70余名来自全市各个行业的草根青年创业者,聆听着青年企业家对创业经历的深刻感悟。
活动现场,多名青年企业家代表紧贴论坛主题,与青年创业者分享着他们的创业历程、经验,并深入剖析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大家还围绕着与创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互动交流。一位青年创业者表示,参加此类的活动,感觉收获多多,既增加了信心,又提升了技能。
据了解,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团市委一直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紧抓在手。而举办此类重交流、沟通的创业发展论坛,就是通过搭建促就业、创业的多样化平台载体,让更多青年创业者了解宝贵的创业经验,从而助力他们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
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篇三
创业,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勇气、一种勇敢。我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广告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广告是忽悠,其实做过事业的人尤其事业比较成功的人大多数人有这个体会,只有敢想才有敢干,只有敢干成功的几率才大。试都不试怎么能成功呢?比方说以我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来看,我现在主要的一个业务是做商业地产,就是做大型的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在中国过去是没人做过的。那我一开始做的时候,很多失败。我做的前三年打了222场官司,由于不会做这个没做对,招商不对,签的合同有毛病,卖给别人的商铺卖了以后别人的回报率不高又来告我们等等等等,受尽折磨。我的同事我的朋友都劝我不要整了,说你反正住宅卖的挺火的,何必给自己遭罪。我说不行,因为我觉得做住宅房地产他不是一个长久行业,在全世界来看这个住宅没有超过半个世纪红火的,都是住宅市场成熟三四十年这个行业就衰败下去了,所以我说为了这个百年企业,为了我的弟兄们的今后长治久安,因为当年有个毛病,当年没有社会保障,民营企业的这些人医药费报销,退休以后的工资,退休都要靠自己来解决,所以我想这些弟兄跟着我将来到60岁、70岁怎么办?我以朴素的信仰来做这个事情,经过多年的磨难现在终于走出来了。
包括我又做的第二个事情像电影院,我做电影院的时候全国电影院票房3亿,所有电影院都亏损,可是我觉得他对我的购物中心有帮助需要。而且我就不相信我说中国人就不看电影,现在万达院线亚洲排名第一,整个中国今年大概占16%、17%的份额,可能这个速度还会每年以快的速度增加,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就是这个勇气、所谓的创业信仰,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敢想敢干。所谓的创新、所谓的企业家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就是创造力。就是创新精神。所谓的创新精神,那是比较好听的词,其实说俗一点创新精神就是冒险精神,敢于冒险。古人有一句话“富贵险中求”无论是富还是贵不冒险是不能得到的,利益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利益有多大风险有多大。求稳,利益就最小、不可能成功。所以,要说创业的信仰,我给大家讲,首先是要有胆子,胆子要大,要敢闯敢干不怕失败。当然这里边还有很多很多特质,如果你能做到都是成功的。
主要敢想敢干,可是实际上很多人天生胆小,一个稳健型的人,是不是跟性格有关而不是跟勇气有关?
不是。你看成功的企业当中很多人是很木讷的,还有很多人性格是内向的也成功,不一定说外向的人成功。当然在现代社会中我觉得性格外向一点成功几率大一点。你发现社会上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商业成功、政界成功、科学界成功都不是最聪明的,大多数群体不是极端聪明的人,是次聪明的人,也不是笨蛋也不是笨的人他是次聪明的人。所谓的聪明是什么?不是你IQ多高,答题答多少考了多少分这样不一定成功,更主要是情商就是你与人相处的能力怎么样,你与人相处的能力如何,你能与人共事与人相处能宽容别人,你就能获得追随者,或者你做生意的这个路子就多一些,相对比较容易成功。
企业家创业经历感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