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精选
大学生们在有所空闲时,不妨找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来看看,那么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精选:读大学真的无用吗?
当媒体报道“北大学生卖猪肉”、“成绩好的同学却成绩差的同学打工”……新闻时,总会给人们一种错觉:读大学似乎是无用的。难道事实真是如此,读大学真的无用吗?
在媒体眼中,成绩差的给成绩好的打工压根就不是什么新闻,这99.9%就是事实嘛。
如果把所有老板都拿来统计下,看看成绩好的学生多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多;你要眼光再高点,看看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有哪个是调皮捣蛋没有读书的。
媒体可以举出一个成绩不好的最后当老板的事例,我就能举出十个当上老板的人以前成绩很好;
媒体可以举出一个成绩好的最后沦落到卖猪肉的地步,我就能举出一百个卖猪肉的都是没怎么读书的;
……
不否定成绩不好就做不出什么大事,但是从概率角度来讲,成绩越好,成功率也越大。
媒体拿来吸引眼球的都是小概率事件,这世界很大,不要看到眼前的那点黑暗就说世界的光明没有存在意义了。
孩子们,别再拿这些理由来当不好好学习的借口了。
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精选:什么是清华?
——这就是清华
(一)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二)怎样挤时间
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1/4。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Ts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就是这种精铸造了清华的神话。
(三)给自己找压力
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地学习。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在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的。但是老师说得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就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了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凌晨3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了验收。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完成了。
(四)情感问题
高中阶段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那种感觉很甜蜜。但我觉得高中时候谈恋爱太麻烦了——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家长知道,但是又一定会被发现,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找去谈话,最后只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有了。就算是上了大学,清华的情侣们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所以我们好多大学的同学觉得与其费心劳神地找个女朋友还不如安心学习,于是清华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说法。正是这些过着苦行僧生活的学生使得清华的学风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我们这个年龄多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得多。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不妨做四年“本科僧”,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自责和苦恼。
(五)不要抱怨老师不好
清华的老师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几乎没有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没有人教你怎么办,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有一次上微机原理课,老师说,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课上的电路模拟一下。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人员必备的软件。”转身就走了。没办法,我们回去在图书馆熬了3天终于把这个软件学会了。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回去用MATLAB画一个三维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好像是数学系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呀!”我们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精选:别让自己后悔上大学
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而感叹学无所用的不仅仅是专科、本科生,甚至不乏硕士、博士。
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们四年的时间不读书又干什么去了?有人总结现代大学生的在校状况是:30%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应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堆无用的课程,30%功夫用在学英文、考级,剩下40%大部分用来谈恋爱、社交、享受风花雪月,还忙不过来。青春虚掷,一无所成。四年大学,缺少了坚实的求知过程,留下的只有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在对大学持否定态度的人看来,现在的大学更象“围城”,没去过的以为里面多姿多彩充满诱惑,呆在里面的人却索然无味如同嚼蜡。进去时满怀期望,出来时什么也没得到。也有人认为:大学是不是“白读”,学校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人主观的努力却能起到关键作用。同样的土地,同样播下龙种,有人收获了跳蚤,有人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应该承认,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人才和庸才都是经过同一条路走出来的。是上大学还是被大学上,并非单一某种因素可以决定。然而,对于大学教育表现出的越来越多的悖论和困境,不能不引起公众的重视。
大学价值被完全否定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对学生毕业后的人生毫无帮助。传统认为,大学应该教给学生安身立命的本事,让他们有个好前途。如果不能带来可见的好处,大学教育就没有价值。这种观念是从上世纪“精英教育”一路延续下来,它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阶段,可以说非常片面。可惜的是,国人大多持这样的态度,对大学价值的评价标准更侧重功用,简单而实际。但现代教育理论却认为,在一个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大学教育理应有着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不以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
人们不禁会追问,即使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即使学校理念不能对每个学生发生影响,但学生在大学中学到什么还是由学校决定的,为什么什么都没学到仍然可以毕业呢?
这一点可以对照美国大学的情况。有人说,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都是不成功的教育,因为中国大学的就业率低,美国大学的毕业率低,如此,等等。这是事实。在美国想读大学是很容易的,基本上只要高中能毕业就不成问题。可是仍然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大学并不是非读不可。由于美国大学的门槛低,也没人把读大学看得很了不起,中途辍学的现象很普遍。据统计,大学新生头一年申请辍学的比率达20%。除了辍学,延迟毕业的更多,四年学制读五六年的大有人在。所以近三十来美国大学的毕业率很少高过八成,21世纪更达六成左右的新低,将近一半学生毕不了业。毕不了业怎么办?一直读下去。理论上,美国大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总归要各科合格拿够学分为止,否则就拿不到学位。不知道美国学生会不会认为大学白读了?
简单地说,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怎样把好最后的质量关,让什么样的产品流出社会,体现出大学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美国大学的原则是“宽进严出”,他们的高等教育门槛低、姿态低,毕业考核却很严格,要拿学位非得拿出成绩不可。而中国的大学生们为了进大学都曾经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才能脱颖而出,高考被喻为“最残酷的战场”;一旦考上之后则万事大吉,不思进取,反正毕业考试容易过,论文抄袭剽窃也没人理会,这就是“严进宽出”。事实证明,实行“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结果大不一样。
不同的水土带来不同的生态,不同的生态造就不同的出品。可以说,国内大学的弊病是整体性的。二三线大学问题突出,还可以说是受资源限制,顶级大学情况也差不多。以国内最好清华、北大为例,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毫无疑问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毕业之后表现的平均水准也相当优秀,偶尔出个猪肉佬也是有水平的猪肉佬。但即使读过最好的大学,结果又是怎样呢?少数留在国内,多数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国外“回炉”。据统计,清华北大最好专业的毕业生有七成都选择了出国,没有出去的也只是因为条件不允许。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并不缺少改变的意愿,只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于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大学并不是完整意义的“独立法人”。无论办学还是管理,无论是教学内容,专业设置还是教师素质,都必须服从国家行政部门的统一意志。学校不能自己决定,也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是对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公众负责。官办大学、官管大学的模式,直接造成了大学与社会脱节,与教育精神脱节。
近年来,对中国大学的整体堕落,公众有目共睹并不断发出质疑,但往往得不到回答。也许往后很多年,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这些令人心痛的现实,看着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在大学中浪费青春、丧失活力。大学教育没能给他们带来可见的未来,也不能支撑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念,不是“白读”又是什么呢?哪里可以找回大学失去的价值?进一步思考下去,就不能不回到核心的理念问题上来,选择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培养建设者还是培养公民,恐怕都是中国大学未来无法回避的关口和瓶颈,只有突破才能生长。亿万公众期待大学教育的理念转换和价值回归,也许就在这一轮又一轮的拷问和反思中悄然接近。
关于大学生活的经典励志文章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