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05 11:31

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一:陆羽痴迷写《茶经》

陆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人称“茶圣”。相传他曾经为了写《茶经》而到四川三峡一带考察。一路上,他遇到山就上山采茶,遇到河就到河边品尝水的滋味,然后分别记下这些茶叶和水质的特点和区别。他回家时,行李中的全是一路记载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

后来,陆羽从南京来到浙江,在山间隐居,专心写书。这期间,他经常到山上四处寻找、采摘茶叶或品尝山泉,每次都是天要黑了才回来。不了解他的人都叫他“楚狂”。正是对茶道的热爱加上勤奋好学,陆羽写出了我国茶叶史上的经典之作《茶经》。

古人说:“做任何事情,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陆羽之所以能成为“茶圣”,正是因为他对茶道的热爱和乐此不疲的态度。服刑人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有这种痴迷的钻研精神,它将成为你学习之路上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致胜法宝。一旦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二:孔子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他教导过许多学生,号称“孔门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特长都开发出来。因此,孔子的学生思想都很活跃,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颜回、子路等学生,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人。正是由于孔子学问高深,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人才把他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并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这是他对待教育的一贯态度,令人钦佩。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服刑人员也承担着教人的工作,有的在狱内传授文化知识,也有在车间从事工艺流程指导,还有的直接传授技术等,在传授或指导别人时,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力求使每个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诀窍,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三:萨都刺一字之师

萨都刺是元朝的著名诗人。一次他在山上游玩,天突然下起了雨,就只好到附近的寺庙里避雨。这时,寺庙的晚钟响了,声音宏亮而悠扬。萨都刺灵感突发,写出了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这两句诗意境空阔,很快在当地传扬开来,大家纷纷称赞。不料一位老者听了,说:“也不怎么样嘛。”

萨都刺听说后,马上找到那位老者请教。老者说:“这两句诗里,上句有个‘闻’字,下句有个‘听’字,都是一个意思,不如把‘闻’改成‘看’字。”萨都刺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拜老者为师,此后经常找他谈论诗句。

再高明的学者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即使成就很高的人,也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孔子曾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的,只不过喜欢读书并不耻下问而已。”著名诗人萨都刺的故事,再一次告诫服刑人员,无论对待何种形式的学习,都要以勤奋钻研、虚心求教的态度去践行。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篇四:董遇“三余”时间

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名叫董遇,他从小喜欢学习。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总是带着书,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学习。后来,董遇成了大学者。

有人问董遇:“你是怎么读书的?”董遇回答:“我遇到读不懂的书,就反复地看,反复地读。”这个人反问:“反复读一本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呢?”

董遇说:“那就利用‘三余’的时间。”

这个人好奇地问:“什么是‘三余’的时间?”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剩余,夜晚是白天的剩余,下雨天是晴天的剩余。只要用好了这‘三余’时间,就有时间读书了。”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尤其珍贵,而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来进行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董遇“三余”时间,充分体现了他善于学习和善于利用时间的方法。服刑人员不妨借鉴其方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需要记住的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