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9 12:09

案例分析可帮助企业发现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

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一

看印美图怎样在微信小店6天赚百万

微信公众平台不久前推出“微信小店”功能,众多微信小店中,一家名叫印美图的创业团队,在上线新一代印美图产品的6天内就突破了100万销售额,成为了微信小店首个收入破万的产品,这是连印美图 CEO黄昱钊自己都没想到的。

开发者到底如何借助微信小店更好地推广?硬件与微信怎么更好地结合?我们不妨从印美图身上找找答案。

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黄昱钊,在还没毕业时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受微软“维纳斯计划”的家电信息化概念影响,当时黄昱钊制作出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来控制的洗衣机,不过当时的各项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概念也过于超前,公司差点做倒闭。。

黄昱钊毕业后,他把公司转型,推出了一款名为飞印的票据打印机,这款打印机无需借助网络,只要接收到手机信号就可以自动打印单据,当时多用于订餐网站的订单确认:消费者线下就能用飞印打印出订单,包括产品信息、消费地点和时间、消费次数等等。但网上订餐行业利润比较薄,门槛也足够低,飞印这个项目本身也不怎么赚钱。于是黄昱钊开始重新思考产品,在继续飞印创业项目的同时,黄昱钊和他的团队在2012年启动了印美图项目。

谈到为什么要做印美图这样一款产品时,黄昱钊说他和其他联合创始人都认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曾经风靡的大头贴拍照消失了,但人们对数字化影像纸质保存的需求却从未消失过,因此他们认为一款公共照片打印设备在将来会是个趋势。

印美图紧密结合微信功能,通过印美图,消费者可以非常便捷地打印出照片。印美图提供即时的相片和声音卡打印服务,用户在关注印美图公众账号后,发送照片,就能从印美图硬件中取得照片,照片等同于立拍得。更富有新意的是,消费者可在发送照片同时附上语音留言,打印的照片上会附有二维码,通过扫描即可听到语音留言。“这样就给平面的照片带来独有的记忆,更鲜活,也很容易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尽管留声卡娱乐性质很强 ,但消费者通常会很严肃的去对待,把情感加入到其中,黄昱钊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留声卡的附加价值会越来越高。再者,以前二维码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想通过 App的方式来做语音留言,但用户体验并不好,而基于微信的语音留言无需安装App,用户也不需要接触新事物,接受成本更低,且易于传播。

除了面向个人消费者,印美图团队也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出售印美图硬件产品,一款产品售价7800元,颇受商家青睐。 印美图产品的销售初期主要依靠外部代理商,但微信小店和朋友圈的推动为印美图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

印美图也总结了使用微信小店的经验:

1、申请微信小店要 1—3 天审核时间;

2、在微信小店后台添加商品链接,商家复制链接后,可填入到自定义菜单中,也可选择作为消息直接发送给用户;

3、微信小店会自动读取用户之前储存的送货地址,用户也可重新设置收货地址;

4、建议对微信小店的页面进行更好的设计及定制;

5、 微信小店可以充分利用到粉丝效应和社交平台传播。

此外,和知名品牌合作推广也是印美图的策略之一。目前,印美图已于海底捞、万科、银泰百货,还有宝马、宝洁等高端消费品牌达成了合作,比如Elle25周年庆典的时候,印美图参与会场活动,吸引了很多粉丝关注和试用,而Elle本身的时尚基因也帮助印美图做了更好的推广。

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二

你没把富军看成雷军吧!这几天微信朋友圈传的卖米的故事。貌似现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开餐厅都不时髦了,越是接地气的东西就越受欢迎。罗振宇最近卖会员,卖了3万个会员,据说一天收入800万。我要卖粉丝会员,能卖300个么?

三个月,一个人,依靠微信朋友圈,卖掉100000斤各式栗米,总值接近200万。栗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有机大米品牌,发展成有300个长期客户,2万名潜在高端客户的大米品牌。在华语商学院的圈子里,富军已经成功打造出这么一个形象:“买有机好米,找富军!”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卖米是和太太打了一个赌

在2013年之前,富军一直在做五金配件外贸生意,这个从小山村出来的山东汉子,考上大学,在上海白手起家,从不懂一句英语开始,到每年和老外完成一个多亿的订单,富军的第一次成功创业走的是千千万万个小企业家都走过的路——聪明,勤奋,执着,在上海找到一方立足的天地。

卖大米,纯属偶然。富军太太的家乡在东北,家里做饭,孩子大人平时都只吃家乡寄来的有机大米。送给朋友,大家也都说好。有一天,太太跟富军开玩笑:你这个金牌销售,啥时候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把咱家乡的好大米推广出去,让我们认识的人都能吃得健健康康的。

“我当时就和老婆夸海口了,开玩笑,我富军能跟外国人做几个亿的生意,卖大米有什么难。然后就真的做了。”

一接手就后悔了,富军发现,国内市场和他熟悉的外贸根本就是两回事。他接手时,栗米主要走一些政府特别采购渠道。

“以前和老外打交道很简单,老客户几年都不用见一面。没想到一转国内市场,发现做渠道这么辛苦,雁过拔毛。更致命的是,市场上的有机大米太多,中国老百姓又有信任危机,栗米在市场上知名度接近于零。富军开始觉得,手中有粮,心里很慌。但既然在老婆那里夸下海口,无论如何这事得干下去。他头皮一硬。数数仓库,刚好有20万的新米出炉。

送!“好东西是不怕试的!”富军决定先把大米送出去,客户体验好了自然会回头来找他买米。

微信好友加出了灵感

富军的朋友圈内某条被点赞的消息,微友们对富军的消息不吝夸奖。

有粮在手,但往哪送是一个问题。

富军把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梳理了一遍,还发动外贸团队里的小伙伴,把这些年打过交道的大米潜在客户全部列出。

这个豪爽的山东汉子,最早送米都是10斤、20斤、30斤的送,就像小时候村里招待客人那样。也不管有用没用,富军说,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大方。

不过,在最初一波大米送出之后,卖米事业有点举步不前。老客户总是有限的。接下来该送给谁呢?

正巧那时候商学院组建了“玄奘之路”戈壁之旅,喜欢跑步的富军上路了。

旅行的时候大家都爱找乐子,有一天,富军与和队里的同学比赛:到了戈壁,看谁能先收齐三十个微信号——那个时间,2013年年初,微信很热,人们开始不再交换名片,而改用加微信。

一比赛,争强好胜的富军就燃起了激情。他开始逢人就要微信号:“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富军。”重复一阵子之后,他发现“戈友”们热衷于建群。这下富军找到了窍门:每次他只要认识一个群主,被拖进群后,就可以加到很多好友。这比“点对点”地加快多了。富军立刻从打赌的兄弟里胜出,一周的戈壁之旅,富军的微信好友发展到一千多名。

或许是艰苦的戈壁挑战赛加深了微友的感情,也或许是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让大家特别有共同话题。富军还发现,当他尝试在朋友圈内介绍自己的大米时,效果出奇得好。

自商业需要事件营销

富军不遗余力推销大米的形象并没有遭到大家的反感,相反,人们开始记住了这个自信、开朗、乐善好施的“富军”,他在商学院的微信朋友圈中勾勒出了一个公众形象。

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好友加到了3000,而见面超过三次的不到1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没见过富军,但都知道,他是商学院里卖米最有名的人。

随着微信好友的迅速扩张,线下的互动也变得重要起来。

富军策划过两次线下活动,都带来了很好的效应。

一次是在“戈八回归日”上——这是第八届戈壁挑战赛后,走完戈壁的各个商学院学生重回都市生活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聚会。富军赞助了回归日的所有大米,怕大锅烧米不够香,富军还临时买来八个全新的电饭煲,蒸煮栗米。这件事一度引发美谈。

虽然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品牌,但敏锐的富军发现,事件营销总会带来爆炸式的效应,有趣的话题能够在商学院圈子里引发关注和讨论。

谁能吸引眼球,引发话题,谁就能得益。在社交化网络里,这个规则经久不衰,沿用到小规模的朋友群里,一样有效果。

12月1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又给了富军灵感。跑步和卖米如何结合到一起?富军决定继续强化自己给人的印象:为了卖米,老板可以不遗余力亲自上阵。

于是,就出现了马拉松赛场上那只背着米袋子奔跑的愤怒的小鸟,这只背着米袋子,浑身贴满二维码的小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连上海马拉松最美丽选手廖智都来合影,这个“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

商学院的同学都看到了,富军不但成了话题人物,而且还成了新闻热点人物。

从2月份和老婆开玩笑决定卖米,到之后开始向微信好友赠送大米。到8月26日正式开始登记卖米时,富军发现,粮仓里的米已经没货了。新米需要预约购买。

之前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威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富军每天都收到微信上订米的订单。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跟他打招呼,通常就是:富军,我认识你,你家大米我吃过,很好,我要定一年。”

到11月底,富军累计了全年订户200个,销售大米200万。

这真的是他一个人创下的成绩,订户大都来源于各种熟悉或者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

朋友圈内容建构

富军的朋友圈消息维持在每周6条。起初,一切都紧紧围绕“栗米”,如各种栗米销售组合套餐,健康生活方式。当积累了三万好友之后。富军的朋友圈自成了一个“媒体发布中心”,上面出现了很多商学院活动召集,社会公益活动发布,各种商业资源交互信息,咨询求助。

在他朋友圈上,他甚至替一个朋友吆喝过300万的二手兰博基尼和50万的劳力士表;当有一天他想召集山东老乡聚会时,短短两天就通过微信集合了150位国内外山东籍企业家;而诸如寻找场地赞助,商业赞助,只要发布消息,很快就能实现各种资源的对接;一家高端会所开业,富军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对方带去了半年内1000高端人次的客流。

富军把朋友圈完成了一个自媒体,在打造栗米品牌的过程当中,每当遇到问题,他就求助,栗米的名字,到广告语,到很多活动的创意都来自朋友圈高手的创意。朋友们也通过关心富军事业,到对栗米这个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发展到后来,更把富军当作了有求必应的“万能消息中心”。

每天在朋友圈吆喝自己的产品,会有人反感么?

“有,但是更多人给我点了赞,并且每天我都有大米订单。嫌我烦的朋友们也无非是亲切地和我调笑一下:富军跌进米缸了,有时候看到我发栗米的消息,他们还会友好地提醒我:富军再说话,禁言三周!”

但越是这样,富军这个人越是和他的栗米紧紧捆绑在一起。

“大家因为信任我富军,所以信任我富军卖的有机大米,他们认可我这个人,然后认可了我创造的栗米品牌。”

回过头,仔细统计富军的朋友圈内容,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的重复概率非常高:健康,感恩,真诚,大米,善心,理想,行动,坚持。

富军在商学院的朋友圈里成功塑造了:健康,开朗,幽默且执着的卖米大汉形象。这和熟练运用微信这个平台作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分不开,更和他因卖米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以及人格魅力离不开。

创造品牌真的需要很多钱么?不,富军的故事告诉你,一个小企业,如果熟悉“媒体”的运作方法,照样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很高的收益。

200万,只是栗米的开始。富军的微信平台将为他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微信商业化营销案例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