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关于机械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机械工作是一份很辛苦的吧,可是在那些创业者眼里,他们觉得这就是商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创业故事关于机械,希望大家喜欢!
创业故事关于机械篇一
一身得体的衣着,一双近视眼镜,一脸笑容,一副不算魁梧但却精干的身板,沧桑岁月虽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明显的痕迹,但依然是有勇有谋的模样。他就是毕业于原郑州工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化专业的刘东升同学。他被同学们亲切称为“老刘”,现为郑州远拓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磨料磨具协会理事。
1985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炙手可热的原机械工业部第二砂轮厂(现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工作,入厂后他主要从事是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每天和工人师傅一起修理设备,一身汗、一手油。由于勤奋好学,并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设备维修中去,在学中干,又在干中学。因为业务好,他从最初的机械员,被提拔到设备科长的岗位上,并且一干就是17年。
2002年国家提倡自主经营,不想就这样安逸过一辈子的他积极响应企业的号召,主动放弃铁饭碗,自谋生路。万事开头难,刚下岗的时候,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他困苦过、迷茫过,经过四处打听,最后在一家专门生产砂轮加工设备的私营企业落脚,从搞设计、抓生产、跑销售做起,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路,最终决定辞职,开创自己的实业。
创业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起初他和一位厂里退休的老技师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非常简陋的旧厂房,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企业维修设备积累的经验,自主设计了一台砂轮加工设备,没有启动资金,他们就自筹经费,并到废旧钢材市场买些便宜的钢材,自己动手下料、焊接、加工,终于组装出了第一台砂轮加工设备。产品没有销路,他就跑到一些小砂轮厂上门推销,并让厂家先试用,满意后再付钱。就这样,他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慢慢的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用户,几经波折,终于打开了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由于当时国内专门从事砂轮加工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很少,他看准了这个市场并于2006年6月成立了郑州市远拓机电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没有人员,他就自己跑到人才市场上去招人,新员工没有干过,图纸看不懂不会干,他就手把手的教,从头到尾跟踪指导,关键部位重点监督检查。就这样,一台台设备出厂发到厂家,用户比较满意,与此同时用户也给他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在短短的几年里,在他的努力下,企业的效益逐年好转。近年来,由于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对砂轮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的加工设备,对每个企业来说要求都不一样,可以说是私人订制,这样以来,给企业的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难以形成批量生产,致使企业的发展行不成规模,除此之外,影响企业发展的还有人为因素。现在人员流动快,个性强,在企业不管什么原因自认为干的不开心,就辞职离开,新招员工一时还顶不上去,需要重新培养,这就使企业存在有人没有合同,有合同没有人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些问题,他迎难而上,逐个解决,使企业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历时十载,公司所生产的砂轮加工设备由原先的一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品种,有砂轮加工(数控)车床、立式平面车磨床、外圆磨床、混料机、涂孔机等。这些产品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外,还销往越南和印度等国家。国际砂轮制造巨头法国圣戈班公司也成为公司的重要客户,其在中国的两家制造企业的主要磨削设备都由公司提供。目前远拓机电公司年产值近1000万元,刘东升也成为砂轮加工设备制造行业中的领军人物。
创业的理念与感想: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的更长久。人活一辈子就应该有所追求,哪怕失败了也要勇敢地去尝试,事业不管能做多大都要以诚信为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不应在乎结果,而应注重过程,期间的艰辛、困惑、痛苦和成功的快乐,才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将来老了回想起来,才不枉此生。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付出了、努力了就不会留下遗憾,开心和快乐就好。
对初创业者的建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不怕困难和艰辛、不怕失败,勇于挑战。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不要一味等待,首先要努力地改变自己,一方面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等待时机。当自己积累了很多的时候,总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这是一个比较漫长和寂寞的时期,也是对一个人的意志的考验。假如你生产的产品,不管其如何精致,如何能给用户带来利益,如果不能转让出去,或是超出目标客户的承受能力,其项目本身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下去。有时候好的产品和质量反而没有质量差一点的产品发展的好,有瑕疵的产品往往由于造价相对较低,价格便宜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而近乎完美的东西反而因价格较高,超过了用户的承受能力而备受冷落。成功的创业者,其实就是将自己在某方面的资源积累转化成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仅此而已。
创业故事关于机械篇二
2007年10月,学机械设计专业的臧芳,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被一家韩资机械公司选中,一开始分配只是车间的一名普通的质检员,虽然与专业不相符,但是她做好了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踏实肯干的她,在工作期间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检验工作以外,还会跟着公司的师傅们学习编程,跟着设计师学习工装设计,总之,有关机械的知识与技能,她总会如饥似渴的学习,像是一块永远吸收不完水的海绵。在短短4年内,从质检员到办公室文员再到设计工程师再到生产主管,这4年来稳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一致赢得了领导的欣赏和好评。
2012年年初,臧芳来到自己的母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老师交流中获知学校大批加工设备都处于闲置,走在学校的实训基地里看着成片成片的设备停在车间,整个车间空荡荡一点生气都没有,心里只感到惋惜,回到家中想了好久,突然想到自己在机械行业干了这几年也有一些现成的资源,为什么不把现在公司的订单介绍给学校呢,即使闲置的设备利用起来,又使学校收益,当学校老师听到他的想法的时候,一致支持她的想法,决定采用整体承包的方式盘活闲置的资源,同时为学校创收,采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公司成立初期的大量设备投资。当这种想法不停在她脑海中盘旋的时候,也就是公司决定提拔她为生产经理的时候,她毅然拒绝了,因为她觉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了。
2012年6月21日,臧芳带着十几万元积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青岛盛腾源机械有限公司,除了高兴之外,她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面对的订单开发,更多的是整个公司的管理流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去面对。
在机械行业里能走出来一个女老板,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这个特殊的行业,有这么一位更为年轻的女老板那更是不容易。但是她做到了。
像所有的企业一样,每天都会面临不停的问题,此时的公司就像是个刚刚降生的小婴儿一样,在每个环节上都得细心照顾。在初期,正值夏天,公司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员工,臧芳便带着2个员工每天顶着酷热出门,东奔西跑去办手续、买材料、买工具、调试设备、送货、跑业务等等,回来衣服都被汗水浸湿,公司的人平均每天都只有休息四五个小时,基本是天天连轴转,铁打的人都会累垮更何况是一个小女子。
但是在她面前不只是这些困难,最困难的是资金上的短缺。在前两个月里,由于员工对这种新型全自动设备的不熟悉,反复调试,造成产量提不上去并且产品质量也有问题,为一家客户做了一批工件,因为员工的失误导致损失将近十万,公司的所有人心情非常低落,甚至打起了退堂鼓,那天晚上她在公司安排加工工艺到十一点,然后在图纸上写了几个字:“不要在停留在阴影里面,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从头开始”。没有资金周转,使公司变的举步维艰,用她的话说:“即使再累,也要用饱满的心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公司维持下去,公司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成本和贷款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是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持她一路走过来。
因为工作太拼命,从而疏忽了对家人的关心,尤其是蹒跚学步的孩子,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晚上十一十二点回家,孩子为了看妈妈一眼,困的眼睛都打架可是还是强睁着眼睛希望能在晚上和妈妈玩一会,回家的时候已是十一点,宝宝已经是撑不住睡着了,看着在床上熟睡的宝宝,听着在梦里喊着妈妈的宝贝,臧芳的流出了热泪,做为妈妈的人,能和宝宝玩一会便成了她最大的奢望。为了能晚上照顾宝宝,她努力做到平衡,其实同样一天24小时,女性用于事业的时间就比男性少,还要追求家庭和事业平衡,确实很难。可是家庭不成功对一个女性来说是很遗憾的,但臧芳说,事业型的女性,不要做工作狂,可以做工作迷,工作完了还是要回家。不像男性只要事业成功就会被看作成功人士,而女性的成功是多元的,事业强却顾不上家庭,并不能算真正的成功。
创业的艰难,不堪回首,她总是微笑着,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豁达平和。对她来说认准了大的方向,会不惜成本去做。企业家要有大舍的精神才能得。经商就是让别人占你的便宜,不让占便宜谁还跟你合作。创业就是不断舍弃,先不断地舍,大量付出,才能得到。就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臧芳的企业在今年年底有了新的起色,半年的营业额为100多万,这一百万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石。
“立足诚信、力求厚道”是她公司永恒的经营理念。“全面维护客户及员工利益”是她公司坚定不移的目标。作为供应商,她公司力求与每个客户建立起“战略性合作伙伴”的关系。
臧芳经常对自己的员工说,我们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公司长远的发展就是得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
创业故事关于机械篇三
3名创业者在车间研讨技术问题。
3名创业者的经历几乎可以共用一个标签——都是70后,都出生在农村,都考入了哈工大,分配到同一家国企,都当上了工程师……最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喜欢动手的“机械师”。
11年前,他们集体辞职创业,有人讥笑说,这3个人也能下海,不亏得精光才怪?
如今,他们依然是喜欢和机器打交道的“机械师”,但其身后,却已矗立起一座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知名度最高的电子计量包装设备生产企业——“哈联科”。
他们是王彦军、隋会光、周广林,哈尔滨联科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
他们的创业故事就像他们的产品,简单、朴实,却无法复制。
满手机油的董事长
去年,哈尔滨联科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生产电子计量包装设备1480台套,创产值7000万元,“垄断”了国内该行业70%的市场。
然而,6月22日,当记者走进位于香坊区黎明街道办事处红星村的这家业内鼎鼎大名的高科技企业时,却没有丝毫“高大上”的感觉:破旧的厂房,堆卸物料的院落,无处下脚的装配车间……
车间上接出的一层楼就是办公室,同样“简朴”得惊人。40平方米的房间被十多个小格子分开,每个格子里只能容下一桌一椅,桌子上凌乱地堆满图纸、资料、烟灰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的办公桌就混杂在其中。
“这比我们刚创业的时候条件好多了。”公司董事长王彦军说。他刚从车间出来,身着工装,头发凌乱,手上还粘着污浊的机油。
“现在厂房还是租的,用了好些年了,但我们用的机械都是最先进的,一台激光切割机就要500多万元,加工精度是国内最高的。”王彦军说,“我们现在有2000万元的订单在赶,车间都占满了。空间太小,装箱都成了问题。”
就在旧厂房的对面,一栋崭新的研发中心兼办公室大楼和两个宽敞的生产车间正在加紧兴建。“那是我们的新厂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王彦军说,“总投资一共5000多万元,没用一分钱银行贷款。”
借30万元造面粉包装机
谈到为什么要下海创业,总经理隋会光回答得极为简单:“太穷了。”
1992年,哈工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隋会光、周广林分配到了哈市一家国营大厂。“当时的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8元,我结婚很久,单位才给分了一间8平方米的‘哺乳间’。”隋会光说,“‘哺乳间’是两家共用一间房,中间用胶合板隔开,住着太不方便,只好租房。到我买房前,一共搬了5次家。”
在厂子里,隋会光、周广林结识了同门校友王彦军,他是学自动控制专业的,三个人都是“机械迷”,经常在一起钻研业务。他们曾向厂里提出改进包装设备的建议,但未获采纳。
2003年前后,隋会光、王彦军相继买了房,每月1000多元的月贷几乎相当于当月的全部收入,生活的压力陡然加大。在王彦军提议下,他们决定自己创业。
2003年7月,他们集体从单位辞职。“这件事当时轰动很大,我们的想法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了。”隋会光说,“我就想,凭我们的技术,每个月怎么还挣不出1000多块钱?”
王彦军朝岳母借了5万元,隋会光拿出了原打算装修的7万元,周广林干脆投入了全部购房款,3个人东拼西凑30万元资金,注册了公司和“哈联科”商标。然后开始租厂房、买设备、进原料、雇工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根据特长,王彦军专攻仪器仪表,隋会光负责自动化,周广林承担机械设计。很快,第一台“25公斤面粉包装机”制造了出来。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机器要卖出去才行。
在没有市场认可的情况下,第一台机器被送到沛县云雪面粉厂“试用”。3个月后,厂家打来了2.5万元的购机款,反馈意见是:这是他们用过的最好的包装机。
这笔单子,“哈联科”赚了一万元。
坚守之道:科技领先
销售是3个“机械师”的“短板”。第一台机器卖出后,他们的产品因为找不到买家积压了三四台。那时已是寒冬腊月,他们3个月没开工资,租来的厂房面积不够,他们就在飘雪的室外瑟缩着装配机器。
“那几个月确实很苦,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就是因为自信。”总工程师周广林说,“市场上没有能超过我们的产品。”
周广林的底气源于他对市场上其他产品的熟悉。同样的25公斤面粉包装机,“哈联科”的产品在精度上能做到正负30克以内,价格却要低10%,而其他产品只能做到80克,远超出国家50克的标准。
果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哈联科”的包装机被郑州金苑面粉厂相中,一下子订了5条生产线,“哈联科”拿到了20万元的大单。
这让“创业三人组”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要想在市场上活下去,一定要做到技术领先。在国内其他厂家还在低端竞争的时候,他们把目光盯上了电子计量包装机的市场老大——瑞士布勒公司。
“那几年,我们把挣到的钱都投入到添置设备和科技研发上了。”王彦军说,“‘哈联科’相继拿下了‘双工位包装法’和‘在线微量元素添加系统’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扩大了在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
“哈联科”推出的双工位包装机占地面积与单工位基本相同,在包装速度却从每小时200包提高到500包,相当于布勒公司六工位机器的效率,但价格却仅有其七分之一。
“哈联科”还利用自制的“震颤法”解决了粉末物包装中破袋率高的难题。“这个原理很简单,但要在机器上实现却要下一番功夫。”王彦军说,“现在我们设备运行的破袋率基本上是零,而国内同类产品都在10%左右。”
为保持企业的技术领先力,2010年,公司从深圳挖来一名电子仪表专业的博士,年薪16万元,比王彦军这个董事长还高出一倍。不仅如此,王彦军等3人还主动减持股份,为这名博士和其他几名企业中层、技术人员配股。
“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王彦军说,“从我们自己的经历看,想留住人才,就要给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激励其忠诚于企业的待遇。”
从2008年起,“哈联科”的发展进入“井喷期”,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中粮油、益海嘉里等大型粮食企业都已成为“哈联科”的客户。
“到今年底,‘哈联科’的产值可达8000万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0%,这曾是布勒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王彦军说,“以前是我们送产品给厂家试用,如今是收到订金才开工。可以说,现在‘哈联科’已成为电子计量包装机中最知名的品牌,如果‘哈联科’不到场,新上生产线的厂家就不会招标。”
创业故事关于机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