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0则

发布时间:2017-03-22 22:31

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员工身上,在工作中跟员工分享一个小故事吧!有利于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斗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不与三季人说第四季

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

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

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夏天里的虫子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很多明白事理的人,我们可以跟他说很多道理,而对于蚱蜢我们不要跟他说还有冬季,对蛤蟆就不要跟他说大海,对夏虫就不要跟他说冰,即便他问你也说不知道,这也是智慧!非要跟三季人争个明明白白,有意义吗?

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无可救药的三季人,我们又何必要苦苦跟他讲道理而弄得自己不舒服呢?到头来就算累死你也说不清楚!你比如某些博客“诗人”,就说自己的诗词可跟杜甫媲美,你还跟他说什么?你就说你早已超越了不就完了?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2:老太太买苹果

老太太去买菜,路过四个水果摊。老太太并没有在最先路过的第一、第二家购买苹果,却在第三家购买一斤,更奇怪的是在第四家又购买了两斤。

老太太路过商贩一的水果摊,就问苹果怎么样。商贩说:“我的苹果特别好吃,又大又甜!”。老太太摇摇头走开了。只讲卖点,不问需求、都是无效介绍,无法成交。

老太太又到第二个摊子,问:“你苹果什么口味?”商贩说:“我刚上的货,没来得及尝,看应该很甜。”老太太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对产品了解,一定是亲自体验出的,亲自体验感受出的才是卖点。

旁边的商贩见状问道:“您要什么苹果!” 老太太说想买酸点的苹果。商贩答道:“我这种苹果口感比较酸。” 老太太说:“那就来一斤吧”。客户需求把握了,但丧失进一步挖掘的机会,属于客户自主购买,自然销售不能将单值放大,潜力没有深挖。

老太太又看到第四个商贩的苹果摊便去询问:“你的苹果怎么样啊?” 商贩答道:“我的苹果很不错的,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呢?(探求需求)”老太太说她想要一些酸的。商贩说:“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为什么要酸苹果呢?(挖掘更深的需求)”老太太说她的儿媳妇儿怀孕了,想吃点酸的苹果。商贩说:“您对儿媳妇儿真是体贴啊,将来您媳妇儿一定能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适度恭维,拉近距离)几个月以前,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就是来我这里买苹果(讲案例,第三方佐证)猜怎么着?这两家都生了个儿子(引发憧憬)”老太太决定再要两斤苹果。随后,商贩又对老太太介绍其他水果:“橘子也适合孕妇吃,酸甜还有多种维生素(连单,最大化购买)”接着,老太太又称了三斤橘子。商贩称赞着老太太,又说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几点进货,天天卖光,保证新鲜(将单砸实,让客户踏实),要是吃好了,让老太太再过来(建立客户黏性)。老太太被商贩夸得开心,说要是吃的好让朋友也来买(老客户转介绍新客户,客户满意,实现共赢!)。

在给员工培训的时候,我们主要强调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沟通,不断发掘客户的需求,尤其是深层次的需求,实现最后的成交。每一名员工都在学习和进步,为此而努力,不放弃每一单的可能,把规模做大!

经营一家店,将面对很多挑战,各项指标就像大山横亘在眼前,员工每天也有各项任务,我们会面对各样的客户。但是,我们都有勇气接受挑战,超越自己,勇于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0则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3:标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4: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5:狐狸与葡萄

一只狐狸路过一个果园,看到了大串饱满的葡萄,垂涎三尺,但是自己太胖了,挤不过去栅栏,于是饿了三天进去果园。这只狐狸开始大快朵颐,最后又变回原来的身材,发现出不去了。无可奈何,狐狸又饿了三天才出去。

诱人的葡萄象征了很多东西,,比如强硬的态度处理售后,高价卖出手机赚取差价利润……不过,这些全是眼前利益,只有通过优秀的服务,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有吸引力的促销,才能抓住最大的持久的销量。台东一店只有把规模不断放大,才配得上台东一店!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6:体制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7:巧妙的谎言

有一家宾馆欲招聘客房部经理,宾馆老板面试甲、乙、丙三个男性候选人时问:“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客一丝不挂的淋浴,而她看见你了,这是你怎么办?”甲答:“说声‘对不起’,就关门出去。”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就关门出去。”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就关门出去。”结果丙被录用了。

试想一下,只有丙的故意装错的答案才能使春光外泄的女客真以为他没看见,因而减少惊吓和愤怒,所以相比之下,丙的回答更灵活,更聪明,丙被录取也就不足为怪了。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8:守住你的金矿

美国田纳西洲有一位秘鲁移民,在这里他拥有六公顷山林,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九十公顷的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金沙或铁矿。他一连干了五年,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洲。

当他回到故地时,发现那儿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是一座金矿。如今,这金矿依在被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天赋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有幸挖到这座金矿,关键看能不能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长处,用心去经营自己的人生。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9:站起来

在一个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坐椅上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一枚硬币,最多的拿到一百美元。这位经理说:“这些钱都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没有人能猜出这是为什么。

于是经理一字一顿的说,我只不过想告诉你们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我们往往埋怨机缘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实际上,当你作者瞻前顾后,不知何去何从时,那些智者,此时已果断地站起来,抓住了机缘,只有这样,才会在机缘到来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与之失之交臂。“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0:“1>51”的启示

法国银行大王贾库。拉非萨托年轻时一度失业,曾五十一次求职遭拒绝,当他第五十二次求职遭拒绝后走出去时,发现这家银行门前的台阶上有一枚打头针,就弯腰把它捡了起来。

第二天,他收到了这家银行的录用通知.

原来,他蹲下捡针的情景正好被银行的懂事长看见了。懂事长认为,从事银行工作的人,正需要有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

或许他是万中无一的幸运儿,但你能保证这种幸运不会降临在你的身上吗?我相信成功的他,包括:最后成为法国银行大王。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好运,更关键的是,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捡针不是他的一时之举,而应该是他能够很好跟进细节的一种态度。这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发现细节、了解细节、执行细节的拉斐萨托精神,难道你不会成功吗?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0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