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心归去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7-06-12 13:14

《我心归去》散文是苏教版高中教材里重点选编的文章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心归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我心归去知识点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客居巴黎的情形和孤独、寂寞、无助之感。

第二部分(5—9段):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第一层(5、6段):写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抒发。

第二层(7—9段):从哲理层面、美学角度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深层次思考。

【语篇脉络梳理】

优越的条件抵挡不住心灵的空虚(5—9)

想家人和亲友(5)

故乡使我亲切和激动(6) 具体表现

归去 故乡的美中带悲(7、8)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9) 深层思考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客居巴黎的情形和孤独、寂寞、无助之感。

第1段:介绍客居巴黎的住所。

[品味]“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用“雅静”修饰别墅,突出别墅的美好氛围。第二句写别墅之大,环境之优美。为下文写“ 我心归去”做有力反衬。第三句直接写寂寞,为下文做铺垫。

[体会]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第2段:客居生活的无助。

[品味]“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啦”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作者虽居住于风雅富贵之邦,但无所事事,内心极度落寞,如,电话不知打向哪里,出门后不知去向何方,“一座法语的监狱”使你“无处逃遁”等等,内心的空虚使作者彷徨,迷惘。

[体会]首句“难耐的冷清”是本段中心,与上文美好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寂寞感是心归故乡的原因之一。该句说“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会有“难耐的冷清”,何况一个作家呢?两个“不知道”是作者寂寞无助感的具体表现。最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作结,把巨大的寂寞无助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3段:客居生活的无聊。

[品味]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体会]对吊灯作研究而且分不清是“ 第六次”还是“ 第六十次”,可见孤独感之强烈。“发疯”是思乡之情强烈所致。

第4段:继续蓄势,为后面写思乡之情作反衬。

[品味]连续的反问,表明了作者归去的理由:在精神,而不在物质。

[体会]首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这种想法既与上文抒写的寂寞孤独感有关,又与本段内容有关。

第二部分(5—9段):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第一层(5、6段):写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抒发。

第5段写思念亲人。

[品味]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入回望”:过去的日子,具体来说是指在家乡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日子,对于客居异乡的作者来说,往事的回忆变成了一种奢望,现实生活的种种虚空,使作者不由得回忆起那些美好的往事。也就是说,随着时光流逝,人们会更思念过去。

[体会]亲情令人割舍难忘。呼应第二段。

第6段通过异域与故乡的比较,写故乡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品味]四个“没有”欲扬先抑,写故乡不美。“但假若……”句创设具体情景,写不美的故乡值得思念。思念的内容越具体清晰,思乡之情越深挚感人。在思乡者的心中什么都会与故乡发生联系。作者运用排比交代家庭的贫穷落后,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抑”得越低,后文就“扬”得越高。

[体会]故乡一切都令人难以忘怀。

第二层(7—9段):从哲理层面、美学角度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深层次思考。

第7段揭示思乡的根本原因:故乡与生命水乳交融。

[品味]首句点明本段中心。三个“ 不是”从反面写出故乡是融入生命的一部分。第四至六句是关键句。联系第七句的美学阐释可以理解:与自己的生命水乳交融的故乡可以使自己付出甚至失去了很多,但因其与生命不可分割,反而无法替代,无法忘怀。“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这个意义“指上文提到的”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旅游景区的美因为缺少了“悲”的含义,所以与故乡的美相对,显得苍白无力,是一种“失血的矫饰”。

[体会]故乡的一切都融入并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第8段:作者从理性的高度对比异乡和故乡,点明家园之思的深层原因。

[品味]“但那种失望不同于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那种失望”指对故乡物质文明落后或天气不好的失望,但是它是实实在在的,比“ 虚空”的那些东西都现实,所以故乡能打动每一个游子的心灵,使游子的心怦然心动,虽悲但亲切,能使游子梦牵魂系。结尾句的含义是:浸透着爱的故乡才会使自己有所收获并唱出对故乡的歌。

[体会]对故乡的失望中含有爱,故不同于对异乡失望。

第9段:深化主题,是思乡之情的升华。

[品味]“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同样的道理,人不会对故乡真正失望的,劳动与奉献会使故乡繁荣富强,也就是说对故乡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体会]故乡是心灵的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二、疑难问题探析

1、有人说本文语言富有哲理,你认为有哪些哲理?

如为什么说故乡不等于出生地,为什么说“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同样的道理,人不会对故乡真正失望的,劳动与奉献会使故乡繁荣富强,也就是说对故乡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心归去知识点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心归去知识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