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1 11:06

大学生自杀心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学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作为青少年的主力军,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自杀率是未入大学者的两倍,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自杀已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象。本文试从心理学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自杀;心理学;文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位、青少年人口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按照此统计结果推断,一个有约8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约有1600人死于自杀。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自己结束生命这么简单,它同样给亲朋好友等人群带来巨大伤害。据统计,一般一个人的自杀至少能够对6个人造成巨大影响。此外,自杀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一、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一般都认为,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格罗布认为,青年期自杀的最大预兆是“严重的、长期的心理能力丧失",这种心理能力的丧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于外部行为中。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行为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低落,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

二、自杀的心理过程

2.1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案例反映:自杀者将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的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2心理矛盾冲突

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2.1自杀者平静阶段

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转三、自杀的原因

3.1自杀的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样具有青年期的特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在很多的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未来,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和审美等等。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是个体角色的定位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当今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时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更易于形成自杀机制。

3.2自杀的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对自杀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处在时尚潮流中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常常是时尚的先锋,还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的拥有者,然而他们也是自杀的高危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但他们却选择结束自己年青的生命。他们拥有爱自己的亲人,但却选择了让自己的家人尝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为什么呢?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中曾说: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安不是生理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那么大学生由抑郁、不安而导致的自杀现象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原因呢?

首先,从家庭方面看。今天的大学生多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辈们从改革开放政策中获益,纷纷脱离了以前的贫困。然而在这个什么都离不开科技的年代,他们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不过没关系,他们有孩子,孩子可以弥补他们的这种缺失。法国名人拉康曾说,孩子的欲望就是父母的欲望,这句话在中国的父母亲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自己曾经没有实现过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学习成绩永远是最好的,上的大学也要是名牌大学,每天孩子的三餐都要准备得妥贴,心理才觉得踏实,每年高考考场外面焦急等待的家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认为自己以前家里穷,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有这个能力就一定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种想法固然没错,但是,这个好的环境若是包括早晨为孩子在图书馆占座位,中午为孩子在食堂排队打饭,晚上陪孩子上自习。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能健康吗,能承受得住吗?有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便是因为这样的一位父亲而自杀了。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在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本身时,或许也应该把视角转向他们的父母亲。

其次,从校园文化看。现在的手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校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单就网络而言,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就带来很大的改变。一方面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可以在这上面看到许多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且社会性和规范性比较弱。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在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也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诸多烦恼,这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许多时间用在网上冲浪,而疏远与身边同学的联系。然而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它并不能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惑,这也使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很孤独,在郁闷时、遇到烦恼时觉得找不到人说话。网络一方面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孤独与冷漠。而本身郁闷与孤独常常是自杀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君厚译.拉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z

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范文二: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

【摘要】随着大学生上网的人数的迅速增长,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产生也不容小视。其主要原因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价值观念的冲突,上网带来的症状的影响,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网恋的影响,某些不良网站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自杀心理;影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人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曾经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自杀的数量近年来成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高于本科生和大专生。这一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本文探讨的是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第十九次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结果(2007年1月23日发布)显示,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37亿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程度的占23.3%,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占28.5%。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占32.3%,大学生人数又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随着大学生上网人群的扩大,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自杀问题。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在很大意义上,它又是虚拟的。互联网带来一个虚拟的社会,社会学家称之为“一种社会的裂变”。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沉迷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流行的互联网游戏中,许多都是凶杀暴力和色情,这些在现实中基本是做不到的。正象许多玩互联网游戏的大学生说:“在这里,你可以杀人,而在现实中不可以。”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们还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上的随心所欲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而在网上的激情也无处宣泄,日积月累,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内心中的冲突到了极至,又得不到疏导时,要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么就会产生极端的自杀行为。

二、价值观念的冲突

当今社会中,并存着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除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差异外,还存在着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差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逐渐产生了互联网亚文化。互联网亚文化的特点是聚集人群打破了地域的分割,靠现代化的手段而不是过去传统的聚集方式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改变了过去的联系方式,因此,互联网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十分容易隐瞒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收入、职业等等,而且可以无所不能,可以腰缠万贯、学富五车、风流倜傥等等,凡是能想到的,在网上就能做到。(2)随便发布一些谣言、色情、偏颇的言论和消息而不必承担责任。(3)完全的自我为中心,不必顾及他人的感受,可以说脏话、谎话、黄话,可以随意中止交流,如聊天、游戏等等。在网络中沉迷久了,受这样的亚文化的影响日深,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逐渐无法分清主次,将互联网亚文化奉为行事的根本。但当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不断发生冲突时,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若导致自己在社会中无法立足的话,也会产生自杀行为。

三、上网带来的症状的影响

互联网狂躁症、互联网强迫症、互联网偏执性妄想症、网络成瘾等问题,正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因持网上持续聊天、浏览,导致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上生活而无法自拔。由于对互联网生活的过分迷恋和依赖,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和交感神经部分失调,如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嗜酒和滥用药物、自我评价能力下降、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食欲下降、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宁可抛弃学业也要与互联网相依为命等。有个已是病人的大学生这样说:“只要一入聊天室和她交流我就感到很开心,是个活人,一退出就觉得世界没意思,和死人无异。”[1]

四、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比比皆是,荒废学业的直接结果是辜负了家人的期待,一旦清醒过来,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当个人无力摆脱时,经常选择以死来逃避和解脱。某高校一男生,刚上大一便迷恋上了互联网,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刚上完了一个学期,六门功课不及格,按学校规定,将面临被劝退的处境。他是单亲家庭,是母亲唯一的希望,母亲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现实却是他连学业都无法继续下去。新学期开始,当他得知这一切时,也不敢告诉他母亲,经过痛苦的挣扎后,选择了自杀来摆脱压力和烦恼。

五、网恋

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爱情是神圣的、洁净的,无数大学生都向往理想中的爱情,希望能找到理想的情侣。但是许多时候在现实中难以寻觅到这种爱情,于是许多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可是结果却往往是苦涩的。

(一)网恋的欺骗性对大学生的沉重打击

今年来有关大学生因网恋上当受骗甚至被杀的报道屡见不鲜。当大学生在网恋中付出真实的感情,进一步发展到以身相许时,无法自拔,这时再发现是上当受骗了,心灵会受到沉重的打击,有人便走上了自杀之路。

(二)大学生网恋失恋对身心影响深重

天津市“粹介”互联网公司近日作了一项网恋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电脑网上恋爱成功率仅为1‰。[2]因此,失恋是网恋的家常便饭。“当网上的另一方消失在网海里的时候,就有不少学生‘享受’到无异于传统恋爱失恋的痛苦。那么大学生们所经历的将是他人生坎坷感情经历中最崎岖、最苦涩的一段。这时候感情脆弱的人从此就看不见生活中的阳光,失去生活的信心,心灰意懒,一蹶不振,甚至自杀。”[1]

(三)对网恋结果的失望

据《新闻晨报》报道,2003年12月13日晚约9时,一女大学生从上海海运学院9楼跳下自杀,疑因网恋所致。经警方证实,该女子当场身亡。据几名了解情况的学生讲,跳楼女子来自山东济南一所大学,她通过互联网与海运学院某系2001级一本科男生相恋。几天前,该女生来到上海与恋人相会,不料双方见面后并未如互联网上那般投缘,由此竟引发悲剧。

六、某些不良网站的影响

(一)有些网站散播所谓的“死亡音乐”

这些音乐对一些深陷网络的大学生来讲,有某种控制作用。经常浏览的人,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专家解释说,“死亡音乐”对易受暗示、有敏感气质的人有一定心理威胁,尤其是情绪较抑郁或正遭受挫折的人,听后可能会激发某些不良情绪。

(二)网上传播的“自杀完全手册”

2004年,《中国青年报》报道,网上出现的“自杀完全手册”在网民和媒体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据了解,“自杀网站”和“自杀完全手册”在2002年就在我国出现。早在2001年,国内已经有人在境外自杀网站的诱导下轻生自杀。[3]许多大学生热衷于浏览这样的网页,笔者在中国大学生论坛等地方就见到了类似的东西,其中列举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自杀方法。这样的东西看多了,看久了潜意识中会受到一种诱导。

(三)死亡网站的出现和流行

登陆所谓的死亡网站后,在相应的地方输入出生年月、性别等信息后,网站就会给出登陆者所谓的“死期”。对一些心理比较敏感和脆弱的学生而言,会形成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产生自杀的心理,甚至会做出自杀的举动。

针对以上的种种引发大学生产生自杀心理的诱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平时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抵制不良的网络文化的影响。(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大学生形成一种认识:网络是一种工具,人是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不能“为物所役”。(3)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尽量不去浏览一些不良网站和不健康的网页。(4)社会(学校、家庭、媒体、政府等等)要建立联动机制,进行相关的有效干预,争取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代显华.大学生网恋及其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齐鲁晚报,2000-10-20.

[3]重庆时报,2005-04-01.

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

2.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4.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5.大学生走向成功论文

有关大学生自杀心理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