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必先养心_养心养生的技巧

发布时间:2017-03-13 13:17

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它提示我们,养生,首先应当养心。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养生必先养心,欢迎大家的阅读!

养生必先养心

前 言

养生重在养德、养气、养心、养神、养性。中医养生精髓和本源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阴阳平衡,袪邪扶正,少私寡欲。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治未病,补偏救弊。养生乃是身体的保养、心理的涵养和肌体的滋养。

我老婆每天看养生节目,且转着台看,还记笔记(养生笔记有几大本,我打扫卫生时都偷偷地扔了,有点恶作剧,也趁机发泄一下我平时心中不满),她太专注于此了,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连我看新闻都不让看,我也不争,独自去上网。

我想,如果不养心,再多的养生知识也没用。一边专注地听养生专家教授滔滔不绝讲,一边却小心眼生闷气心理纠结。我对她说,先把自己心理调整好了再看养生节目,养心是本,养生是末。你的心结不解开,再多的养生知识也救不了你。不生气就不生病。

养 心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Blackburn)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恬静悠闲,不急不躁不恼不怒不怨不悲,心静自然百病消。不占便宜不怕吃亏,风动幡动其实是心在动。放下一切,让心安定,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心息则神明,遇乱不惊,见境不惑,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静则仁,仁则寿。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遵循天道,顺其自然,平衡中庸。《皇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为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情绪不安……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结果。

养 生

养生必先养心,也不等于说养生不重要,养生知识必不可少,多懂得一点养生知识终身受益,并且越早了解越好。如果年过花甲再学养生,不是说不可以,但会错过许多,有些错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已经对你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率。如吃得太多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剩余部分堆积在人身体中,易致病。

还有,要学以致用,把养生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不能束之高阁。如果不运用,即便满腹养生知识又有何用?

“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袁枚《随园诗话》)

养 病

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真气耗而外邪入矣,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生病。要防患未然。风寒阴阳暑湿,皆可致病。人有病,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消福,消尽则穷。穷人造福,果熟即富。

平衡阴阳,任何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就会伤元气,伤元气就是伤身害病。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补气在勿动心。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

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七情六欲过则伤元气、伤心肾。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伤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多虑伤神。相火旺,真阳耗。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药能治病,心理调理疗法也能做到。养病治病不可求速,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

然而现在的医生利欲薰心,过度治疗,人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么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处理,治不死是命大,治死了,因为是不治之症。其实,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人治不了的病,要靠心治;心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不如相信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人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且药都有副作用,不可滥用,其次是药食同源,不可过度依赖药物。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实 践

知易行难,掌握养生理论不难,难的是身体力行,渗入到日常生活中,变成你的生活习惯。

其次,有些养生知识明显是互相矛盾,养生专家们各说各的,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对,让人无所适从的,要学会识别和判断。电视上所谓的养生专家也是良莠不齐,不排除有假冒的打广告的行骗的。如有的专家认为一般人每天要喝8杯水,有的则认为水喝多了对身体不利。有的专家认为睡午觉有利健康,有的则认为睡午觉不利于健康。有的认为不接触少接触异性可长寿,有的认为正常的性生活是有益于养生,禁欲反而是伤身。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更不能人云亦云。如“生命在于运动”似乎是真理,但运动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饭后不能运动,运动要适量,过于剧烈的运动未必能养生反而是伤身。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运动。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壮阳,吃什么补阴。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佛教核心是空,无我人相众生寿者相,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乃养生之最高境界。

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养生的技巧

一、心态决定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二、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三、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于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不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四、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也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否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润滑液剂。

六、宽容是一种美德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宽容是一种良药,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七、学会给心灵松绑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八、别把挫折当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从而使每次都能够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九、避免烦恼成心病

在现实生活中,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烦恼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当烦恼降临的时候,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给心灵松绑,从心理上调适自己,避免烦恼变成心病。

十、快乐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快乐是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飞雪。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握手,一次倾心的交谈,就是一种快乐无比的事情。

养生养心相关文章:

1.如何养生养心

2.夏天养生先养心

3.夏季养生先养心

4.中医养生七法

5.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6.立夏养生重在如何养心

养生必先养心_养心养生的技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