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怎么养 叶下珠的习性
叶下珠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数寸至尺许。那么叶下珠要如何正确养殖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叶下珠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叶下珠的养殖方法
地块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周围1km范围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垃圾场等污染源,空气质量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土壤质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灌溉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的地区。要求地块土壤疏松透气,较肥沃,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壤土为好。土壤pH5.8~7。要求地块距公路30m以上,坡度0~15°。
整地起畦
在陕南秦岭山区栽培叶下珠,要求在选好的地块上整高畦,畦面宽1.2m,畦长根据地形而定,畦面利于排水和便于干旱时灌溉。操作道宽40cm,深25cm。整地前在选好的地块上每公顷施入经腐熟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45000kg,过磷酸钙750kg,尿素225kg,深翻混匀后整地作畦。
田间管理
叶下珠种子较小,出芽较慢,4月中旬播种后需25d左右出苗,出苗后定期查苗,当苗高5cm的时候进行定苗,株距以5~7cm为宜,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苗,叶下珠移栽应在下午进行,成活率极高。
采收贮藏
叶下珠应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10月中旬后随气温降低叶片很快变黄脱落,影响药材质量和品质。叶下珠药用部分为全草,且根系较浅,生长地土壤疏松,用手从基部连根拔出,抖净根部泥土后晾干。叶下珠每公顷产鲜草24282kg,每4.13kg鲜草可产1kg药材,大田每公顷产药材5879kg。注意在晾干药材过程中,叶下珠成熟果实大量脱落,收起药材后将底脱落层果实收集除去杂质,脱粒晾干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叶下珠的形态特征
叶下珠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茎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倾卧而后上升;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纵列疏短柔毛。
叶下珠叶片纸质,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10毫米,宽2-5毫米,顶端圆、钝或急尖而有小尖头,下面灰绿色,近边缘或边缘有1-3列短粗毛;侧脉每边4-5条,明显;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
叶下珠花雌雄同株,直径约4毫米;雄花:2-4朵簇生于叶腋,通常仅上面1朵开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长约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6,倒卵形,长约0.6毫米,顶端钝;雄蕊3,花丝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粉粒长球形,通常具5孔沟,少数3、4、6孔沟,内孔横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6,近相等,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边缘膜质,黄白色;花盘圆盘状,边全缘;子房卵状,有鳞片状凸起,花柱分离,顶端2裂,裂片弯卷。蒴果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开裂后轴柱宿存;种子长1.2毫米,橙黄色。
叶下珠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叶下珠的生态习性
叶下珠多为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地域,稍耐荫,生长地土质以森林棕壤和沙质土为主,土壤pH5.8~7.0。
叶下珠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稀疏林下。
叶下珠的品种分类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叶下珠以果多、色灰绿、无泥砂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类圆形,有5-10棱。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稍厚。皮层外侧为2-3列厚用细胞,棱处更发达;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向内细胞渐大。
中柱鞘纤维束帽状,位于韧皮部外侧。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33μm,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木射线宽1列细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细胞破裂而成空洞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相似,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侧常略呈乳头状;叶绿表皮外侧被角质层。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
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千轴式。叶缘细胞常见有角质层突起。理化鉴别取粉末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取滤液5ml,加少量盐酸及镁粉,呈橙红色。
叶下珠怎么养 叶下珠的习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