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宗教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4 21:14

宗教搭建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主体架构,成为电影所关注的对象。电影也成为解读美国宗教文化的有力文本。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美国宗教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美国宗教文化论文篇一

美国电影中宗教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摘 要:宗教搭建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主体架构,成为电影所关注的对象。电影也成为解读美国宗教文化的有力文本。本文将试图解析美国电影中宗教文化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美国电影 宗教电影 宗教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映像。好莱坞之所以能在世界电影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同美国自身“文化熔炉”的特性是不无关系的。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内容丰富多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艺术、历史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跻身于电影的故事与形式之中,几乎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影逐渐成为从不同角度解读美国社会文化的上佳文本。宗教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电影中也少不了对宗教相关内容的关注及呈现。“宗教电影”(religious film)是美国社会宗教文化特征的生动表现。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现状及特征

美国是整个西方社会中宗教性最强的国家。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价值观行事,并非受经济和心理因素驱动”①,美国有别于其他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民众对组织性宗教团体的承诺。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绝大多数是在英国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基督新教徒(The 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宗教避难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劳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纪末,在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之下,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首先打响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也由此确立了其作为美国本土主义宗教牢固的基础性地位。19世纪的两次移民潮给美国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的局面。这些随移民而来的“外来宗教”中对美国社会及民众影响较大的是天主教和犹太教。“二战”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中。

然而,基于美国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事实,天主教徒在美国可谓是命运多舛。早期新教移民中的很多人对于欧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和宗教迫害都无比痛恨。因此,他们反抗教会专制,要摒弃天主教繁琐的宗教仪式并寻求一种能和上帝直接对话的新教模式,并把这种愿望和主张当成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本土主义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国家政治生态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四十四任总统之中,除约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挤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涌入美国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数量的增加,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数量也逐渐超过基督新教徒,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也得到改善。2008年,奥巴马总统的当选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在种族观点问题上的大转变,传统宗教观念也向前迈了一大步,比如现任副总统乔・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与电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会堂并不是美国人接触宗教、获取宗教知识的唯一途径,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不管他们是不是教徒,无论他们信仰哪种宗教,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电影”②。

许多早期的电影制作人和基督教教士、牧师等神职人员都认为,基于《圣经》内容的影片能够将“娱乐”和“宗教信仰”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概念相融合。一部拍摄正规、内容严肃的宗教题材影片,既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们启迪。通过电影来“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以《圣经》故事为蓝本的历史片、爱情片以及探险片大量涌现。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成为后来许多人心目中认定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史实再现,影片中的对白取代《圣经》中的文字成为人们通用的“宗教语言”。基于电影比宗教文本和传统的传教更为直观、易懂的特性,宗教电影逐渐成为教会认可的“极具教化作用的穷人的圣经”;与此同时,电影也成为学者们探究美国社会宗教文化的上佳渠道:电影向人们展示当前的社会价值所在,并告诉人们如何去改变。学者们宣称,若想知道美国人信仰什么,就去电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

尽管对宗教电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各宗教团体还是会通过电影来传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自行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影片。早在1918年,天主教艺术协会(Catholic Art Association)就制作了一部表现劳工阶层天主教徒的电影《罪人》(The Transgressors)。20世纪50年代,基督教电影委员会(Protestant Film Commission)资助了一个系列短片的拍摄和制作,目的是通过这些短片来提出有关道德及宗教的问题。从票房的角度而言,这些影片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值一提,然而却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徒们对于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看法,社会文化价值堪称典范。

三、美国宗教电影的特点

应该说摄像机记录下了几乎美国所有的宗教传统,然而制片人对这些传统感兴趣的程度大有不同,他们会选取其中的某些方面来进行拍摄和艺术加工。纵观美国宗教电影的历史,电影制作者们以不同的方式拍摄过大量关于宗教的影片,然而他们对于天主教的关注和表现却是最为持久和普遍的。

资深影评家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就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人对天主教的热情源于其对有组织宗教的崇敬,而天主教教会是存于世上的最古老的、最具沿承性的组织。”自无声电影时代以来,天主教的人物、仪式等就是主流影片中的固有因素。天主教有着人人可见的完备繁复的宗教仪式以及等级严密的权力体系,这些特点在电影中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与天主教徒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及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电影,特别是主流电影中,美国的宗教是天主教,而不是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之所以能雄踞美国电影工业的核心地位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天主教徒”是外来移民的身份表征,以区别于本土主义的基督新教徒。表现在电影中,就是爱尔兰移民(以及后来的意大利移民)在“老社区”(old neighborhood)里聆听天主教牧师布道,吟唱天主教赞美诗,去天主教学校上学,老社区因其成员共同的、坚定的信仰而有着强大的聚合力。当电影制作者们要在影片中表现对友谊的忠诚、家庭的聚合、民族传统的魅力等主题时,就会选定那些在老社区中的天主教徒。

电影制作者们愿意拍摄关于老社区的影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部分电影观众都来自那里。1930年的时候,美国国内天主教徒的人数已达总人口的20%,并密集地聚居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城市里。这些天主教徒希望电影能体现出他们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生存状态的。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居住在以基督新教徒为主的城市中的不法之徒(urban gang)在影片中也被赋予了天主教徒的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天主教的贬斥。撰稿人托马斯・费拉罗(Thomas Ferraro)认为,在讲述天主教相关内容的影片中充斥着暴力犯罪的现象绝不应该仅仅被看成是电影制作传统中的一个细小的会随着外来移民的同化而逐渐消退的分支。④ 根据自己对系列影片《教父三部曲》的研究,撰稿人卡罗・罗特拉(Carlo Rotella)提出相似观点: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将权力赋予“掌管”社区(run the neighborhood)的男性,因而在这个权力共有者的群体内部容易形成冲突和暴力。⑤

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天主教徒人数已占到国内总人口的25%,其原先社会文化边缘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非裔美国人依旧被禁止在市郊居住;而各民族的白种人搬离了居住条件日益恶化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先掌管着城市里戏台、影院和剧场的天主教外来移民的子孙们只能“弃之求变”,最终成为电影行业中的导演、剧作家和演员。成为导演的天主教徒人数最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师级导演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著名演员兼导演梅尔・吉普森(Mel Gibson)等。天主教对于美国电影行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1960年,身为天主教徒的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第35届总统。当时美国的宗教电影和许多天主教徒一样,都沉浸在首位天主教总统入主白宫的喜悦之中。肯尼迪总统的当选并没有造成此前许多人所惧怕的美国的衰落;相反,一个年轻帅气的男性天主教徒带领着整个国家取得了其在国际事务中应有的地位,并由此开启了肯尼迪时代的电影对意大利、罗马和梵蒂冈的热情。这种热情是对19世纪有关天主教负面虚妄言论的逆转:当时被认为是反民主的,如今受到赞颂。天主教徒们拥有基督新教徒所欠缺的(也正是他们想要的):一个中心化的、律法严明的权力架构保证并帮助实现教民的顺从,能帮助广大教众形成洁身自好的性观念,能追溯至两千多年以前并能跨洲越洋的伟大历史,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以及教众团结而举行的调动所有感官的一整套宗教仪式。天主教如上所述能带给人们感官触动的特质为讲求感官表现的电影提供了大量绝好的素材。

1973年,当经典宗教影片《驱魔人》(一译《大法师》,The Exorcist)问世之时,美国正面临着种种问题:深陷越战难以自拔;石油危机迫使油价连创新高;国内工业生产受到重创;“水门事件”、“五角大楼文件”等事件让民众情绪低落,不再信任政府。集体危机感更是加剧了人们个体的困惑。影片中以无比生动的方式展现“恶魔”就在人们的身边。“驱魔”这种特殊的天主教仪式制服了片中的恶魔,也让人们看到赶走滋生他们不安全感和疑惑的心魔的希望。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票房为最终导向的电影制作者们已然在银幕上创设了十分迎合观众口味的天主教宗教氛围、人物和圣物。为了符合好莱坞对影片戏剧性、奇异性、神秘性和性的需求,宗教题材电影集中表现超自然力(魔鬼和恶灵附身)、黑暗、凶杀、机构腐败以及对神性的讽刺等主题。⑥大量对感官极具刺激的血腥、恐怖类宗教影片纷纷涌现。天主教教区牧师在影片中成为腐化堕落的化身:他们愚弄教众,为了争权夺势而彼此倾轧;涌现大量描写恶魔转世、恶灵附身的灵异类宗教影片。

早在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的圣物(十字架、玫瑰经、圣像)已经不被视作是天主教徒的必需品,即便在当今的天主教仪式中也是如此。然而在影片中,这些“应对超自然力的法物”深得制片人的钟爱,出镜率极高,完全称得上是对1973年《大法师》的沿承。奇迹、犯罪、暴力血腥、反耶稣基督、恶魔、驱魔仪式、秘密传教,天主教徒们对这些事情驾轻就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凡是影片中需要表现组织腐败或灵异、恐怖等情节时就要“拿来”天主教。

尽管基督新教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商业电影却很少关注以白人为主的福音会性质的基督新教,1998年出品的《使徒传》(The Apostle)和2004年出品的《得救》(Saved)是为数不多的特例,无论是影片质量还是票房收入,都无法同主流的天主教电影同日而语。

基督新教徒能够支配宗教的媒介传播,然而天主教的宗教呈现充斥着整个商业电影市场。基督新教徒对政治生活垄断的现实与影视作品对天主教无可比拟的表现力度、对天主教徒持续不断的角色刻画以及天主教徒对上述银幕呈现的激情回应等现状之间的断裂状态再次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电影世界中的宗教就是天主教。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美国宗教文化论文

美国宗教文化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