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四大养生术

发布时间:2017-01-15 13:4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养生需求越来越大,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太极拳发现,太极拳的养生功效符合生理特征,练太极拳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之四大养生术。欢迎阅读!

太极拳之四大养生术

太极拳之四大养生术

太极拳是一项有氧代谢运动,其运动原理符合生理变化,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延迟机体衰老。

很多外家拳大师在年龄渐大时,都会练起太极拳。针对这一现象,大家讨论十分热烈。当然这里涉及了内家拳与外家拳之争,但没有争议的一点是,太极拳的练习非常有利于养生,这是所有人都一致认可的。

大家正在热议时,突然,师傅抛出一个问题,同样的学拳练拳,为什么有人成为大师级人物,有人却一辈子难有突破?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静心练习太极拳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太极拳的阴阳平衡,可提高心理素质。

大家一阵寂静,师傅接着说: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苦下功夫这个大家都知道,但苦下功夫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成为大师的却很少?据说,有的人一天练几十遍拳,按理说,这应该很快练出真功夫了吧。但,这样死用功的人,一般很难在内家拳上出大成就。当然,不用功的,那根本就不可能练出真功夫来。

既要用功,又要养着练,这才是内家拳的特点。师傅顿了顿:练拳与养拳,两样都通了,太极拳的练习方能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

练拳的道理,前面已讲过很多了,今天,就着重讲一下养拳之术吧。如何养拳?

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起着教育作用,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第一,是要把太极之道与生活结合好

要使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悖于拳术的运动规律。比如太极拳要求松柔、入静,生活中自己就要设法避免无谓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紧张,行、走、坐、卧时时不离拳理,时时都要有“人在拳中”的感觉。

第二,要找到太极的乐趣

在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拳架练得有一定模样之后,练拳就可以时不时地玩着练,耍着练,这样才有利于找劲,找感觉。用玩的态度练拳,第一不会觉得累,第二,会得到真正的放松,这一放松,就会找到太极的真正感觉了。这也是我不主张一味蛮练的一个原因。

第三,要把太极作为人生的追求

有追求,才能有动力,才会不懈怠,才会不满足。有些人练过几年拳,有点小成绩就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这样怎么可能出成绩?如果一个人能把太极作为一生的追求,他就会在实践中勇于向别人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时他就会在理论上,不断钻研,不断学习历代太极大师的经验总结。如果一个人缺乏深入钻研的精神,练拳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品尝不到拳中妙境,要么会觉得自己已是达到顶峰了,要么会感到乏味,再也提升不了。

第四,要结合养生来养拳

既然选择了太极,就要按太极之理来养生。因为身心是拳术的载体,任何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对拳术的提升也不利。酗酒、过劳、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等,都是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要以养生来养拳,反过来,又要以养拳来养生。要提倡“练拳似休息”。练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放松,做到心静安神,这样就越练越舒服。

最后总结起来一句话,练拳与养拳加起来,就是最好的养生之术。

如何练太极拳的养生功法

一、要有数年纯功

太极拳的修炼,注重基本功的掌握,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累积到基本的功底。

“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说的是一次练习之功。一遍两遍叫保健拳,练三遍四遍叫功夫拳。如此晨昏无间,逐日练习,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才能得到功夫的积累。

但也不是说一年到头都得如此,六天锻练比七天效果更好。闲时多练,练透,宜以三个月为一季;忙时少练,但不可不练,也以一月为限。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分配。

休息要充分,身心适时调剂,则事半功倍。武功要练的内容很多,不能同时都练,应有计划分段学练。如先择其三两个功法或招式技法练习五、六个月,练透功夫上身了,再学几个新动作再练几个月,这样经过几年积累就差不多了。

二、要循序渐进,没有速成之途

基拳、剑、刀、枪、推手未经一载皆已学全,忽略而成,虽然可以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极拳,同样一个套路,同样一个动作,不同的学练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领悟。

运动量和强度训练,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开始时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为一个节,晨昏各抖一节,合计200下。如此节奏,练到一天抖1000下时,坚持相当一段时日,由量变到质变,功夫会得到稳定积累增长,且不易伤气力。日后保持经常和适度的练习,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极拳的练习需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经常性的练习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对于中老年则以练拳架、推手、功法为主,姿势高低大小、运动量都要适度,方能起到练功与养生结合之效。

三、要有良师益友

良师可以答疑解惑,不断引入高层,少走弯路;益友可以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心情愉悦。

凡运动都有收益的积极一面,也会有负面因素存在。练太极拳虽然有百益,习练方法不当也有不利。除前面提到的,常见的还有:用意太重、钻牛角、过分注意呼吸、要领不明确、姿势不正确、运动时过大或过猛等,这些都会带来伤害。

包括合理膳食,勿空腹或饱肚练拳,不豪吃狂饮。过去老观念认为练拳运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要多吃、多吃能长力,不要吃好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应多加注意。

健康是一种资源,是资源就需管理,因此健康需要有妥善的管理和运用,方能提升练功与养生的品质。健康理念不单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文化修为的良好状态,太极拳修练就包含了这种全面健康管理和运用的内容。

杨澄甫之高足郑曼青先生就是具备这样素质的典范,他不仅拳艺高超,还在医、画、书、诗方面都具有高深的造诣,被世人誉为五绝老人。他著名的“吞天之气,按地之力,壽人以柔”格言,就概括了太极拳和习练太极拳的本质。

他的太极拳诗:“行如沙漠走骆驼,坐对人间笑弥勒,处则两足虚实分,卧似弯弓向右侧。”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太极之功的修练方法,说明修练太极之功的无处不在,还点示了武功功夫还要从“功外”去找修心、修为的道理,练功与养生方能互益。

太极拳养生特点

练松

放松是练气、练劲、练神的基础。养生太极拳采用随息放松法放松周身。

练意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用心,用心要练意。拳势招法、形体、动作、松身、呼吸、行气、使劲对力,全凭心意用功夫。法具于心,心使意动而成招,招法精明在心意。

锻炼用意指挥形体动作、放松、呼吸、运行气血、协调周身,动作、放松、呼吸、内气、劲力协调一致的能力,锻炼中枢神经——脑(传统养生说的“心”)对人体器官、系统的综合指挥、协调能力,称之谓“意力”,即传统养生功法说的“心力”。

练拳

动以入门,入门先练拳。练拳练身正、体松、气匀、意专。节节贯串活关节,变著转接是关键。练养生太极拳,应动静相修,拳功并练,通过练拳以明拳术招法,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的太极功夫。

随息法是锻炼顺应能力的一种功法。通过随息放松练到顺应生理节律、通体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气血顺畅,于是可以得气(有气感),可以入道,进阶练气、逐阶上进。

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

练太极拳要循序渐进,没有速成之途

基拳、剑、刀、枪、推手未经一载皆已学全,忽略而成,虽然可以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极拳,同样一个套路,同样一个动作,不同的学练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领悟。

运动量和强度训练,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开始时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为一个节,晨昏各抖一节,合计200下。

如此节奏,练到一天抖1000下时,坚持相当一段时日,由量变到质变,功夫会得到稳定积累增长,且不易伤气力。日后保持经常和适度的练习,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极拳的练习需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经常性的练习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对于中老年则以练拳架、推手、功法为主,姿势高低大小、运动量都要适度,方能起到练功与养生结合之效。

在排除杂念的过程中,患者的心境得以释然,对于各种不幸事件和遭遇也能逐渐学会以处变不惊的态度面对。

养生太极拳的拳架套路经过科学设计编排,其动作阴阳有序,开合有致,动静相生,虚实刚柔,有变有常,升降开合,不离太极阴阳大道。

太极拳内合自身生理节律,外合天地自然规律,因此能调节机体循环,保持血液畅通,保持机体正常运转。

故能调动机体气机升降出入,以合天地气机之升降出入,具有培元补气,行气通经,协调脏腑,平衡阴阳,有疗疾健身修心养身之功效。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功夫深浅,各有功效。

太极拳之四大养生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