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据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全文如下:
云阳县是三峡库区的一个贫困落后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介于东经108°24′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0″。2012年全县人口134万人,土地面积3 649 km2,其中农耕地6.47万hm2,属亚热带温润季风区,全县气候温和,雨量丰沛。主体气候明显,平均温18.7 ℃,年降水1 145 mm,≥10℃积温5 994 ℃,无霜期304 d,土地肥沃,以紫色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88%,天少地多,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该种优越的温、光、水自然条件,800 m以下地区一年农作物播种三季,有的甚至四季,为该县发展麦+玉+苕种植模式提供了气候安全条件。
旱地实行小麦+玉米+红苕(甘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在云阳县已种植多年,获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该种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据田间调查测算,种一季冬小麦产量2 400 kg/hm2,产值5 370元/hm2,种一季玉米产量6 300 kg/hm2,产值16 200元/hm2,种一季红苕产量33 750 kg/hm2,产值33 750元/hm2,三季合计产值55 320元/hm2。该模式对促进农民粮增产及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为了交流该种模式种植经验,便于仿效,现将小麦+玉米+红苕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茬口安排
在云阳县气候条件下,600 m以下地区实行小麦+玉米+红苕一年三熟种植模式茬口安排为:小麦于立冬节前后5 d播种,翌年立夏节收割。小麦带种4行,行距33 cm,窝距17 cm或条播密植,小麦带之间预留83~100 cm空行翌年种玉米。玉米于翌年清明节前后采取肥球育苗移栽,种2行玉米,行距250 cm,窝距50 cm种双苗,密度为6.3万~6.6万株/hm2,小麦收割后,起垄做埂,于芒种节左右栽培红苕,株行距33 cm×33 cm为宜。
2 小麦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小麦生产实现产量水平突破的根本手段,根据云阳县生态条件,宜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强的川麦43和绵阳19号为主推品种。在立冬节后5 d播种。如果是春性和半春性品种要延到立冬节后10 d播种为宜,以防提早抽穗受寒潮冻害;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以减轻病害,促进发芽整齐苗壮。
2.2 合理施肥
紫色土是肥沃土壤,一般缺磷不缺钾,因此要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磷肥作基肥播种时施人畜粪尿22.5 t/hm2,用土灰盖种,小麦出苗后10 d用清淡人畜粪对尿素75 kg/hm2施“针”肥促分蘖。立春节前后,视麦苗长势,及时重施追肥,用人畜粪22.5 t/hm2对尿素225 kg施用,促小麦穗大粒多,追肥时结合中耕除草。
2.3 防治病虫害
云阳县小麦病虫害,苗期主要是蚜虫,后期有白粉病、条锈病,为减轻危害,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强抗性,病虫发生初期及时用农药防治蚜虫,对白粉病条锈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粉剂或选用50%多菌灵·福美双复配剂按标签说明对水喷雾进行防治[1]。
3 玉米栽培技术
3.1 选用良种,肥球育苗移栽
玉米优良品种繁多,适合云阳县生态条件栽培的高产主推品种有潞易13、渝单7号、渝单8号。在3月中旬,将土杂粪与过磷酸钾75 kg/hm2混合肥沃泥土,捏成拳头大的肥球,打1个小孔,将玉米种播入孔中,育苗期注意盖膜浇水管理,苗长到2叶1心时揭膜炼苗,苗长到4~5叶时,在预留空行中按规格打窝移栽,移栽后施定根水粪。播种前玉米种子用根保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以防病虫为害。
3.2 合理施肥,田间管理
玉米是高产肥水作物,必须施足底肥,及时施提苗肥和重施“喇叭口肥”才能获得高产,底肥在肥球移栽前整地时施入,用过磷酸钙450 kg/hm2混合土杂肥22.5 t/hm2翻入土中,玉米苗高33 cm左右,用尿素225 kg/hm2对水粪22.5 t打窝穴施,施后盖土。当玉米拉“喇叭口”时,要重施1次穗肥。用尿素300 kg/hm2、人畜粪尿30 t/hm2混合施下。此次施肥后,培土起垄做埂,以便为红苕栽插做好准备。为了籽粒饱满,减少玉米秃头,在田间管理上,还可实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晴天10:00采集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论文网]
3.3 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前期蚜虫、地老虎,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射防治,如发生大叶斑病、黑穗病、黑粉病,可采用多效霉素、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进行防治,每隔7 d防1次,连续2~3次,对病虫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减轻危害[3]。玉米根株高大,荫敝红苕生长,当玉米穗9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及时挖掉玉米秸秆,给红苕创造温光条件。
4 红苕高产栽培技术
4.1 选用高产苕种,培育壮苗
红苕品种要选择产量高、品质好(口感爽)、抗病力强的南薯88、67—12、南瑞苕为宜,春分节前后,选择肥沃的田块作为苗床,采取土温床育苗,精选无病虫种薯作种,用50%甲基津1 500倍液喷种,防止甘薯黑斑病和病毒病发生,苕苗出土后,经常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4]。
4.2 适时栽种,合理施肥
早栽是红苕获高产重要措施之一,当前作玉米扬花前起垄做埂后,将苗床的苕苗剪成17 cm长,按2.7 cm×2.7 cm或3.3 cm×3.3 cm株行距进行栽种。为了红苕高产,栽种时,每窝施1把土灰肥,以满足红苕对钾肥的需要。前作玉米秸秆挖后,对苕苗要及时浅中耕,施尿素225 kg/hm2对人畜粪混合施下,促进苕苗快速生长。第1次追肥后10 d,视苕苗长势情况,还可以用人畜粪酌施第2次追肥,第2次施追肥后,如果苕蔓长势猛,当藤蔓长至167 cm长时,要进行翻蔓或提蔓。
4.3 及时收获,科学贮藏
红苕黑斑病、软腐病在窖贮期容易发生,因此,要选择晴天收挖红苕,当气温降到13 ℃前要及时收贮。农村一般采用窖贮,红苕入窖前对窖进行消毒,可用多菌灵1 000倍液喷洒窖壁或用硫磺粉熏蒸,闭窖2~3 d消毒。红苕入窖前应将带病虫的薯块选出,防治病虫害在窖贮期发生。红薯入窖后10~20 d要打开窖门换气,当窖温降到13 ℃左右时应把窖门关上。以后要经常检查温度,使窖温保持在12 ℃左右,以防冻窖。
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