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也要吃盐
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盐是人们的必需品。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诗句... 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人不吃盐不行,这是为什们呢。
为什么要吃盐: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水跟盐走,也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无盐则水无法在体内停留。盐,遇水分解为钠和氯离子。钠、氯离子是细胞外液主要的正、负离子,它们吸附水分子,使细胞外水分与溶质保持平衡。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组成。其中,血浆为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即钠、氯离子维持了循环血液所需的晶体渗透压。无盐则无有效循环血液;无有效循环血液则不能形成机体所需的血压。众所周知,血压只有在正常范围,才能保证人体各部所需的血供,尤其脑部的供血。水塔越高,所需水泵压力越大,因而类推,若无心、肾、血管等异常因素的干扰,人体所需血压应与身高呈正比。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是因为人体血压还受到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以致血压与直立关系不大。研究表明,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影响体循环动脉压的两大因素,前者决定于心收缩力和循环血容量,后者则受阻力于动脉口径、顺应性、血液粘稠度等的影响,主动脉的管壁顺应性也影响血压的水平。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在全身和局部神经、体液因子的调节下不断地此消彼长以维持人体血压的动态平衡、生理性波动以及应激时的反应。血压的急性调节主要通过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实现,血压升高时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使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从而下调血压。此外,位于心房和肺静脉的低压感受压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及中枢的缺血反应也参与血压的急性调节。血压的慢性调节则主要通过对水平衡作用影响循环血量来实现,其中肾脏对血容量的调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起主要作用。如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失代偿,导致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或(和)血循环容量增加,则出现高血压。尽管有大量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盐的代谢和高血压密切相关,但是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个体的血压水平,故认为饮食中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对体内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总而言之,单就血压而言,人类并未因为直立行走而需要吃盐,或者说人类已建立了更精密的血压调节机制,单吃盐并不能维持人体所需的有效血压。
人类,除循环血液对盐有较多的需求外,脑脊液对盐也有较高的需求。在脑和脊髓的表面有一层水,医学上称脑脊液,收藏在密闭的脊膜囊内。脊膜囊不同与血管壁,从头顶到骶尾部,紧贴颅骨及脊椎骨内面,几乎没有收缩和舒张的调节能力。脑脊液也不同于血液,其渗透压的维持几乎完全依赖于钠、氯离子。低颅压患者,常常直立位时病症加重,卧位时减轻。由此可见,直立对脑脊液压力需求之高,相反,卧位则对脑脊液压力需求甚少。虽然正常成年人脑脊液容量约150毫升,但大脑每天要分泌500毫升左右的脑脊液,其更新速度远超过循环血液,这就迫使人体要不断的补充盐,以维持机体所需的脑脊液压力。由于脑、脊髓相对恒定,变数大的就是脑脊液,因此,临床上常用侧卧位腰部脑脊液压力来体现颅内压,新生儿为0.098-0.14kPa(10—14mmH2O);婴儿为0.29~0.78kPa (30-80mmH2O);儿童为0.4~1.00kPa(40-100mmH2O);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由此可见,从卧位的新生儿到爬行直立的婴儿,脑脊液压力有较大的变化;从儿童到成人,脑脊液压力有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升高。新生儿不能吃盐,6月以上的婴儿才需逐步添加咸食,儿童吃盐量也随年龄递加,3岁以内不能超过3g。成人的汗液、泪液、血液都是咸的,唯有乳液不咸,也为是了适应婴幼儿的身体的需要。成人脑脊液压力正常参考值80~180 mmH2O,如此宽泛的区间,主要受身高体重的影响,也即,人体所需盐量与身高有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方人高血压患病率比例比南方人高,同时还发现北方人比南方人吃盐多,因而把高血压归罪于吃盐多,殊不知,北方人多比南方人身材更高更大,要维持较高的颅内压,就要多吃点盐。不剔除身高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多吃盐就会导致高血压这一结论显然是不可靠的。尽管动物不吃盐,新生儿不能吃盐,但其血液中钠、氯离子的浓度基本和成年人一样,同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波动。由此可见,无论是草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食物中的钠、氯离子基本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人类每日都要吃盐就是为了满足直立后机体所需的脑脊液压力。
人为什么也要吃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