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 形势与政策 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一: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要点和省教育厅的要求,紧密结合学校理工科学生为主的特点,以专职教师为主,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基础,在学院各部门协助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在规范教学、探索教学管理和研究教改新模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辅导员;规范化
中国分类号:C41
“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
一、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计划与安排
厦门理工学院将“形势与政策”课完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具体做法包括:
1. 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以必修课形式纳入学籍管理。
2. 每学期规划教学班级,安排时间,排入课表。
3. 选派优秀老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
4. 每学期下达正式教学任务书,无论是专任老师还是兼职老师,都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书。
5. “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要求提供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教学课件等)。
6. 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小组研讨会,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集体备课,并及时修正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开课形式
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特点,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基础,以专题式教育为教学形式的授课办法,具体做法包括:
1. 注重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整体性:在每个学期的期末,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召集下学期任课的老师,紧紧围绕教育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根据当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点要求,确定下学期上课的具体教学专题和教学计划。
2.专题负责人制度:每个专题指定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管理与联系本专题小组成员。
3.集体备课制度: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出具大纲,各专题小组集体备课,并形成基础课件和授课讲义。
4.定期反馈制度:每次上完课后,教研室主任组织当天授课老师开会,了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适时监控制度:每次统一上课期间,由教研室主任牵头,对各班级上课情况进行听课,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任课老师。
(三)授课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这需要在短短的三个学时内,将一个专题讲深讲透,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考核方式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上,厦门理工学院采取平时听课考勤加最后的心得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包括:
1. 明确考勤纪律,规定凡旷课一次或请假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学生,本课程即视为不合格,需要到下个学年再重新学习。
2. 第一轮授课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专题,由学生自选其中一个专题写一篇论文或体会。在最后一轮上课时,由最后一轮授课老师统一收取作业。
3. 学生所交论文必须现场完成,以杜绝网上下载和直接复制黏贴。心得论文只需要600字,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最主要的是看学生真实的体会。
(五)管理体制
1.“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由教务处下达;
2.“形势与政策”课日常管理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负责;
3.“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辅导员老师由学生处协助“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选拔。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几点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每次上课都必须有不同的内容,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很不容易,我校形势与政策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是根本
形势与政策课是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一定要从学校层面规定落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选拔教师、加强教研室建设、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反馈教学情况,以此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泛,实效性强,教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对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三)正确的教学大纲是前提
教学大纲是指导“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进程与方向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依据,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详细地表述当下的时事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基本形势,理解当下的基本政策,因此,好的教学大纲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前提。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大纲由专职思政教师确定,能掌控好基本的导向,设置合理的内容,梳理出清晰的脉络。
(四)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大学生在校期间已接触了多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还和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复的话,必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三、教学效果展示
(一)从学生的反映来看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教学较为满意,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学生能及时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看待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世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以及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立场。自2007年开设形式与政策课以来,我院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出勤率高,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二)从任课教师的反映来看
授课老师普遍反映,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收获很大,首先,“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是每个学期在变更的,也督促任课老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最新形势,最新动态,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能流畅的表达,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其次,任课老师大部分都是辅导员,辅导员在上完课后,可以利用备课中准备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从上级部门的检查来看
从学校教学督导团听课的反馈情况来看,老师备课认真,熟悉授课材料,学生上课秩序良好,自开课至今,没有一例教学事故,得到了学校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二: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形势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形势政策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之间的矛盾,时效性和内容的滞后性,思想上重视而落实上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形势政策课教学的效果,所以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今后提高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3日
形势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中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途径”。高校形势政策课开设以来,因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紧贴社会时政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高校的形势政策课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和处理好形势政策教育的时效性,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实践性和多样性,是今后我们形势政策课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形势政策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国家开设形势政策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和把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和大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的大局,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特质,这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因此,形势政策教育不仅仅对学生进行时事介绍,而是要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教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分析讲解,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避免出现偏激行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变这个社会中不好的现象,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研究无禁区性的矛盾。形势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意识形态性是它的特性之一。教育部社科司每年都会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任课教师在认真学习国家相关部门教育教学要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把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贯穿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遵循其他学科应该具有的一些特点,科学要求研究无禁区,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这就对于任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既要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突出意识形态性,又要通过课堂真实、完整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客观真实地告诉给学生,不美化也不粉饰,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哪些东西能说,哪些东西不能说,哪些东西敢说,哪些东西是敏感问题等等,都要求教师有一个适度的把握。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对待某些现象也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一味的宣扬意识形态性也会遭到学生的抵触和反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我们的教学效果。
(二)形势政策课的时效性与课程内容滞后性的矛盾。形势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形势政策课要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最新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目前在各校开展的形势政策教育基本以课程教育为主,课程的内容往往难以与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新鲜信息对接,而且课程教师主要以“两课”教师为主,他们通过信息媒介部分了解党和国家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但是难以深刻体会到事件背后的意义,也难以提供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的全面信息。正是因为形势政策教育要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少有规范统一的教材。因为使用统一的教材,那么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讲的内容可能与目前的时政热点问题脱节,因为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最快也得三个月以上,这段时间内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就容易出现教材内容与时事不相符的现象,因此目前大多高校采取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自己选取主题,教师自己备课的方式。但每个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掌握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同时教师备课的资料主要来自互联网和时政报纸,而网上的信息和报纸上的信息未必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有时容易出现知识的误导,这就加大了教师备课的难度,教师每学期都要不断备课,不断更新,导致教师忙于搜索各种资料,缺少对某一问题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教师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利。
(三)思想上高度重视与保障落实上表里不一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形势政策课覆盖高校各个年级,足见其重要性。国家高度重视,规定形势政策课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形势政策课程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计算,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部分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减少教学开支,缩减课时,采用大班教学,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影响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学生自身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学了也没有用思政课政治说教成分太多,大话、套话太多,感觉听起来枯燥,理论性太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自身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对一些热点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形势政策课因为要突出学生对国内外形势政策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考核模式,无论是写论文还是闭卷考试。难以考查学生掌握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形势政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形势政策课往上发展没有专门学科的支撑,在大学当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地位较低,缺少发展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职称的评定和科研项目的申请方面,也是处于弱势地位,学科地位被边缘化。
(四)形势政策课内容的多样性与教师知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形势政策课程紧跟时代步伐,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党史党建、军事学、外交学等诸多学科以及交叉学科,而我们目前高校当中还没有形势政策教育这个专门学科,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任课教师大多是学校党政部门的人员、思想政治教学理论部的教师以及部分辅导员。每个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主攻学科,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学科化日益明晰,知识爆炸的时代,难以适应高标准的教学任务需要。如果教师严格遵照教育部下发的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其中有些知识并不是任课教师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断章取义,只选取那些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甚至“现学现卖”,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五)教学手段单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长期以来,形势政策课基本停留在课堂讲解这一传统教学方式上,容易造成“满堂灌”现象,缺乏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教师的讲解缺乏说服力。另外,部门高校在选取专题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尤其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增多,社会上各类道德失范现象在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形势政策课的正面灌输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引发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三、对高校形势政策课的思考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保障机制上要建立健全。要解决我国当前高校形势政策课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这就要求高校要把形势政策课充分重视起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一套制度。建立健全考试考核体系,丰富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法,提高考试质量,通过考试使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入脑”;建立健全教师培养聘用机制,同时国家要设立形势政策课学科,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的专职人才队伍。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开学术交流会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形势政策课评估体系,改变形势政策课和形势政策教师在高校的“边缘地位”以及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的弱势现状,通过政策的倾斜以及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真正使形势政策课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二)提升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形势政策课作为一门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一门纯专业课,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形势,理解掌握政策的方法。首先,必须紧跟形势,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选择近期发生的一些有重大影响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编写高质量的教材,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个比较权威的资料,从而可以把正确、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尤其是要把握学生知识和认知的规律。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维活跃,受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影响,价值观多样化,以自我为中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烙印。这就对我们的一线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既要结合热点,把握实际,正确引导,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兴趣,突出重点和难点,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抓住学生最关心、最渴望了解的知识,寻求学生内心与教学内容的切合点,才能增强形势政策课的效果。
(三)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形势政策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授课方式,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图画等方式,充分做到声光电相结合。同时,要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传播方式,通过网络、微博等形式开辟“第二课堂”。再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比如对“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适时点评,通过把握正确的时事政策方向,引导学生认清客观形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方式,课堂表现,试卷成绩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而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改变传统的那种一张试卷、一篇论文就决定学生成绩的现状。
(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改变传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这个“小课堂”,要融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当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专业实训,三支一扶、红色旅游,撰写社会报告等,把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状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实现个人梦想与价值的强烈愿望,从而真正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育人的三结合。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校园文化节等有效载体,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体验,把它同实际生活、同社会实际以及具体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去体验和感悟,从而把所讲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情感和意志,从而使学生提前熟悉社会,并按照社会需求打造自身,真正实现情感、意志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五)加强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鉴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教学跨度大、课时多、学科交叉性强、变化快、师资队伍结构多元等新特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首先高校要开设形势政策这门学科,有条件的高校授予硕士、博士等学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形势政策课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上面要一视同仁,消除学科歧视,摆脱学科边缘化地位。针对形势政策课内容变动快,备课难度大等特点,可以采取专题讲解的方式,任课教师选取自己的主攻方向,对某一专题做深入的研究,通过课堂巡讲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有利于集中深入研究,对于教师个人的提高,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不同教师的专题授课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教师的期待,使他们领略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和魅力,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此外,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有计划地组织形势与政策骨干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和实地考察,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形势政策课教师得到充分的尊重,消除形势政策课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之,高校形势政策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保障机制上必须到位,教学内容要鲜活多变,紧扣时事,授课方式要求新求变,师资力量要专兼结合,考核方式要严谨科学,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和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获知信息的渠道,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全方位、多渠道提升高校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本贞,任祥,余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章剑锋,陈治国.形势政策报告会的育人实效性[J].当代青年研究,2011.3.
[3]李小鲁.学科化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2.2016大一形势与政策论文
3.有关形势政策课论文
4.有关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5.形势与政策结业论文
6.形势与政策毕业论文
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