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发布时间:2017-06-26 14:38

导语:200年前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句名言:“多办一所学校,可以少一所监狱”。学校在促进人的健康和良性发展上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如何提高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增强办学效率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如何实现对学校的高效管理,其归根到底是如何管理好教师和学生。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一、农村小学的特殊性

相对于城镇学校来说,农村学校管理的难度要大得多,这是被其特殊性所决定的。

第一, 农村学校规模相对的小,尤其是偏远的地区。学校规模小,教师数量也肯定少,这样也就不利于教师在学识和业务上的发展。另外,学校规模小,校长与教师的接触面就相对大得多,在管理的时候往往事无巨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第二,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在农村难以体现,农民感受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而缺乏追求教育的动机。再加上各级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学校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较差,引起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强烈不满,辍学、转学、转校现象频频出现。此种现象往往造成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足,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为人师表观念淡化等问题。

第三,农村学校的经费、办学条件要比城镇学校的差得多,同时在进行学校考核的时候,农村学校根城镇学校是同样的要求,这就注定了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候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

第四,农村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受到限制,部分优秀教师外流,新教师又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了学校综合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除了上述而外,还有许多诸如家长、生源素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校长对于教师的管理。

二、农村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第一,校长是一个普通的教师

在农村小学,我认为校长应当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普通教师,能够胜任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校长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跟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才知道教学一线教师的甘与苦,才能和教师打成一片。

第二、校长是学校管理者

苏霍姆林斯基把校长称为教师的教师,校长是教师,但他又区别于教师,有他自身的特点。校长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教育管理者。所谓管理,那就是把学校里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包括的人、财、物,还有信息、时间和空间等各种要素。整合起来以后,形成一个合力向着学校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第三、校长是教师的朋友

校长是一校之主,担负着全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重任。荷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一个令人满意的校长应该是在业务上出类拔萃,与本校老师关系融洽,能打成一片,平时能理解老师,关心老师,待人公平,与他们能乐于交流,取长补短,这样的校长就会受到老师的好评。

第四、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校长一是要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二是要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的教学为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开齐各门课程,不要偏科。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劳动教育工作及课外教育活动。确保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及课外教育活动生动活泼,有成效的开展。

三、对老师的管理原则

第一、依法治校的原则:这里的“法”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外主要指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不与法律相悖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以言代法、以情代法;必须严格的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对任何人都不得例外。

第二、人情味原则: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原则下,对教职工要充分的理解,多关心照顾,能通融的尽量通融。不要事事处处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对教师要广施情感,不容忽视情感管理的效应,想方设法创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让教师安心思教。

农村的教育资源比起城镇来说缺乏的多,这就要求校长要努力寻找各种资源去帮他们增长才干,提高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给他们成长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总之,农村学校老师的管理有其特殊性,但是只要校长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于奉献,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把教育事业推向新的辉煌。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