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论中职礼仪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6 11:11

礼仪素养是现代社会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篇一

浅析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反映。作为现代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普遍缺失,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日常礼仪习惯的养成等系列活动来加强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然而,由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和社会现实等原因,导致当前的中职生不但学习成绩欠佳,而且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缺失;礼仪教育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个人文化素质、品德修养的高低,都会表现在他的外在礼仪形象上。对广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基础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推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生”“双差生”。因此,许多中职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有的语言低俗,举止粗鲁,有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有的中职生诚信意识差,失约、失责现象时常发生,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礼仪缺失的情况,从而出现很多的不文明行为。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甚至是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负面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大致归结起来有:厌学情绪严重、不健康上网成瘾、抽烟喝酒人数较多、人际关系淡薄、崇尚暴力、早恋以及盲目崇拜、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冷漠、耐挫力差、怕苦怕累、怕学厌学、辍学率高等诸多问题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个青少年学生的正常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一、中职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比如父亲说话喜欢说点脏话粗话,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母亲喜欢穿着时髦,涂脂抹粉。“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3)父母离异的影响。当前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由于父亲或母亲忙于生计,家庭负担大,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和管理自己的子女言行。还有一部分继父或继母抱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又不是我亲生的,少管为好。对孩子的不良言行和礼仪则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形成了孩子不讲文明礼仪习惯。

(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父母纷纷外出打工来补贴家庭经济,于是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由于受传统、历史观念等原因的影响,又因为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多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心疼还来不及,文明礼仪习惯教育自然就放松了,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但由于自己的年老体弱,外加孩子自己不自觉,经常顶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

2.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的渲染。一些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会穿着暴露、花哨,头发竖起讲究个性,全身的珠光宝气,姹紫嫣红,纹身刺青在演员身上也时有所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盲目崇拜心理.

(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经常在电影电视节目中能听到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

3.学校因素。

(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学校和老师只关注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这类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甚至有打骂学生的行为,存在着抽烟喝酒、讲究穿着打扮的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1.礼仪应成为中职生的必修课。

礼仪,是一种理解、宽容、谦虚、诚恳的待人态度;一种是非分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谈吐文雅、风度翩翩的行为举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礼仪方面的知识有迫切需求,因此,礼仪应该成为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是学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学任务。

2.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3.建立适合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一贯以考试定优劣,成绩构成通常是这样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平时书面作业+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对于礼仪课,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弊端,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因此,考核时要注重对学生礼仪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可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各小组模拟后,学生分小组互评,让他们以同学为“鉴”,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其分值占总分的30%;二是对照影像资料由学生自评,让他们以自己为“鉴”,发现进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占总分的30%;三是回放影像资料,教师总体评价,占总分的40%。实践证明,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起到了反馈、调整和促进作用。

4.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培养礼仪修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显然在干净、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大转变。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可以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5.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进行自我内化、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从根本上说,礼仪教育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道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从小抓起。因为,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社会作为礼仪教育的大课堂,要大力宣传必要的礼仪知识,把礼仪作为有关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格,牛伟.浅议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科教导刊,2010,19(7):133-135.

2.胡宁,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篇二

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开展礼仪养成教育,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及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发展的需要。本课题小组进行了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逐渐构建探索出了以礼仪课为主阵地,其他多种方式作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礼仪养成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一、开展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孟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开展礼仪教育,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及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的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而我们的中职学校教育却呈现出“重技能,轻礼仪”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抱着“一技在手,饭碗不愁”“技达四海,能行天下”的理念,重视技能的学习,认为学好技能对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有好处,却忽略了文明礼仪的学习,认为这无关紧要。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礼仪对于中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笔者从事中职德育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你离礼仪有多远,你离成功就有多远”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二、构建中职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模式的总思路长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文明礼仪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仅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完成的,而是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手段交互作用,并最终由学生自身从实践中感悟、体验、总结、提炼而成。本课题小组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尝试,逐渐构建出以礼仪课为主阵地,其他多种教育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礼仪养成教育的模式,也就是多种礼仪养成教育方式交互作用,包捆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一)把礼仪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中职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通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把礼仪养成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德育课的范围中,作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开设礼仪课程,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两个学时,一共40个学时。我们所指的礼仪课程是指适用于培养所有中职学生礼仪能力的礼仪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礼仪、社会公共场所礼仪、集会礼仪、家庭礼仪、面试礼仪、职场交往礼仪、网络礼仪、涉外礼仪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课程的设置应当体现职业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重点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教师礼仪等,物业管理、汽车营销、会计及电子专业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礼节的运用、沟通能力、电话礼仪、应变能力等)。

约翰・霍尔说过:“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在礼仪课堂教学中开展礼仪训练,要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从举止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深入系统地传授礼仪知识,并与日常礼仪行为的养成与训练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动作。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如站姿、坐姿、握手、传递名片、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接听电话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如见到老师如何表达,迎接客人如何做,课堂上的坐姿及问题的回答,等等。

认真选取教材,并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礼仪课程体现职业特点,是上好礼仪课的关键。目前,各学校没有统一的礼仪教材,所以礼仪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选择体系合理、内容丰富、理论论述与实用技巧相结合的实用性教材。有条件的可以自编校本教材。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经过反复的对比、筛选,现在选用的是罗云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礼仪规范教程》。该教材包含了礼仪引论、个人礼仪、不同公共场所礼仪、社交礼仪、求职礼仪、职场礼仪、涉外礼仪和中外习俗与礼仪等内容。为增强可读性,书中还引用案例导入和形象的插图。该教材向学生普及、传授作为现代人在社会上发展、自立所应具备的基本礼仪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职业需要,各有侧重,并且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进行讲授。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应当侧重教师礼仪的训练,汽修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接待及日常用语的训练。另外,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强调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包括情景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手段,充分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提高礼仪课的信息含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促进课程向着合理、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学科渗透”

礼仪教学不仅仅是礼仪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更需要全体教师参与进来,在学科教育中进行渗透式教育。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设立不同的渗透目标。如,学前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美术课上,让学生用简笔画和漫画的形式来描绘出礼仪的图画,在学习画画的同时也受到了礼仪的熏陶。通过在班上出版文明礼貌专题的黑板报,在校园里举办以各种礼仪为题材的美术画展,让学生在参加此类活动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美、认识美,在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真谛。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学科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时时处处接受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及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主力军的作用,构建班级文明礼仪之风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要加强班主任在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在接手新班之际,应该调查了解班级文明礼仪实际情况,精选班干集体,构建文明班级骨干,认真开展礼仪主题班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基本的礼仪规范。通过制定班级文明礼仪规范,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如对于每月礼仪规范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优秀寝室,进步显著、做好事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文明礼仪缺失的学生则给予一定惩罚,让他们明白落后的原因,并及时改正,以跟上班级的文明步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1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主题班会每周一节,学校在安排工作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主题班会教育工作计划。每次班会均要求写有教案,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化,可进行辩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班主任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及时总结。

2举办礼仪知识的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教学需要开展专题讲座,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军训、校纪校规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规范自身的行为。不定期地开展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日常礼仪规范要求。在学生就业前开设专门针对就业的礼仪规范教育,一是利用班会的时间召开招聘模拟会,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指导学生观察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加出色?通过招聘模拟,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让学生明白只有时时处处讲文明、守规范,才能成为一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员工。二是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着重强调面试礼仪。让学生了解面试中的各种礼仪规范,明确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告诉学生面试时要做到:表现自然大方,态度友善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说话言简意赅,回答准确。强调在面试中的一些礼仪常识和面试技巧,包括行为礼仪(微笑、站姿、坐姿等)、仪表礼仪(着装、发型等)和一些礼貌礼节等,让学生在面试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好地迎接每一次面试的挑战。通过不断地开展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基本的礼仪知识,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举办全校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在开展知识竞赛之前,学校制定、印发中职校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一次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学生对文明礼仪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会更加关注自身的礼仪学习和养成。

4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文明礼仪

通过活动展示规范的文明礼仪,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如在2012年元旦文艺晚会上,我校2012级计算机和学前教育班的同学就表演了《礼仪综合展示》,在舞台上,礼仪队员们落落大方地向全校师生及上级领导进行了各种走姿、站姿、坐姿、手势、握手礼、鞠躬礼及递接名片等常用礼仪的表演,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礼仪展示及教育,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好评。在市、区、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我校礼仪队学生优雅、文明、标准的礼仪展示,这些礼仪队学生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周围的学生。

5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中,不定期地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及时对学生当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对文明的现象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各科任教师也随时注意学生的行为,对于所碰到的不文明现象要敢于及时指出纠正,如,在教学楼看到学生乱丢垃圾,任何教师看到都应该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旁边同学看到了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

6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如,在

班级管理中通过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同时,各班可评“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的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组建礼仪队,开展礼仪培训,向全校师生展示规范的礼仪,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实践基本礼仪的过程,也是学生礼仪素质提升的过程。我校2012级计算机2班和学前教育班就组建了班级礼仪队并进行了培训,通过礼仪训练,规范了学生站、坐、走姿,以及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注意礼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班上同学的衣着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文明礼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如,对经常旷课、迟到、带食品进实训室、在食堂不文明用餐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让学生增强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要求每位教师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力求使学生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影响到社会中去。另一方面,加强礼仪课专任教师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没有专业的礼仪教师,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礼仪教师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培、国培,努力构建起一支专职的礼仪教师队伍。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礼仪教育才刚刚起步,教育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的探索只是初步构建了一种礼仪养成教育的模式:即以礼仪课为主阵地,其他多种形式相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下一阶段还需要多加努力,继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出适合中职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礼仪养成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罗云明.礼仪规范教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王小净.关于学校礼仪教育的几个问题.江汉大学学报,1999(4).

陈华,赵丽英.浅论社交礼仪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

李莉.实用礼仪教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篇三

浅析中职生礼仪教育

摘要:礼仪教育与学生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也关系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素质。所以中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从礼仪教育着手,提高中职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教育;措施

一、中职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离不开社会和群体,并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渐渐产生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同时被人们自觉遵守后,久而久之这些习惯就成为人与人交际的规范,逐渐成为人们交往的固定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也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亲和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知礼、明礼、守礼更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风向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缺技术人才,更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所以作为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员工,更要关注劳动者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好的产品是优秀的人生产出来的。”那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中职生,该如何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学生礼仪教育着手,正如《礼仪常识》一书中提到的“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中国传统美德也认为“礼”反映“德”,礼德相济,礼德相融,所以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

然而作为即将成为社会劳动主力的中职生,在礼仪践行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势必会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职生礼仪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生是特殊群体。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之所以选择入读中职,有的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效能感差;有的缺乏必要管束,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正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门槛相对较低,这就直接导致了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有的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具备。

(一)中职生礼仪缺失的表现。

中职生常见的礼仪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公德,不尊重别人(包括自己的长辈),自我中心,师生间最基本的礼仪缺失,不拘小节,出口成脏,待人接物及与人交流不懂规矩等。

(二)中职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中职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学生父母进入城市打工,所以留守现象普遍,有的家长甚至放弃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角色和责任,对孩子放任不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监督和教育,这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最基本的教养。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都是一些负面的东西,更是直接导致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 学校原因。

虽然现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某些学校仍然离不开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将较多的精力投入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很少关注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礼仪教育在这些学校变成了口号。

3. 社会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变得浮躁冲动。社会生活中各种不遵守礼仪规范、不尊重社会公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影视媒体中也充斥着大量不文明信息,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影响学生的正确礼仪行为养成。

三、礼仪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礼仪素养、诚实守信的精神和服务意识等等,即用人标准从以往的“实用型”逐渐转化为“综合素养型”,所以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德育为首,德育教育要以礼为先。

(一)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良好的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魅力体现,而个人礼仪是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它受我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的制约,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所以个人礼仪好坏将会影响自己给他人的印象。此外,在生活中,我们要与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人际交往是我们终身都要做的大文章。交往礼仪的核心是示人以尊重、待人以友好。正如孟子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在交往中,语言行动的得体非常重要,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生活中的礼仪让我们展示魅力和风采,交往中更加和谐,而职场中讲礼仪,能展示我们的职业形象,有助于职业成功。

上述几种礼仪可以概括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三类,它与中职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息息相关。可是各种原因造成了中职生以上礼仪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礼仪教育和有效纠正,导致某些学生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缺失了应有的礼仪。所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知礼懂礼,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因此,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开发有关礼仪方面的校本教材,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传统的说教已经无法让学生接受,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去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学生示范、视频观看,把礼仪教育内容和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编成小品、相声、课本剧等节目,通过节目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全体学生通过观看寓教于乐的表演,从中接受教育,具体内容可以涵盖服饰、仪态、升旗、课堂、用语、谈话、问候、行走、迎宾、就餐、做客、电话、祝福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礼仪。

(二)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

教育分为显性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灌输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隐性教育主要指通过某种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潜移默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具有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影响,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动下会渴求被集体接纳,有意无意地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被暗示和感染,从而转化为自己内在思想意识的一部分,然后由内化转为行动。因此,后者所起到的效果远远大于前者。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所以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比如设置专门的礼仪队或者文明标兵,使他们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在校园内设立礼仪画廊,在校园墙壁或者美化教室的活动中,可以选用一些礼仪方面的名人名言。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广播和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普及礼仪知识。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学生上课期间不穿拖鞋;鼓励学生使用文明语言,养成对教师、对同学能热情问好的习惯,杜绝粗言野语;杜绝在楼道上跑跳追逐、戏闹等,以渲染遵礼氛围,提高礼仪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早读课或者专门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有关礼仪方面的国学经典。在学校内部,除了上述这些方法用来引导学生之外,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而言,我们要做到说话谈吐文雅,符合身份,言而有信,合理和礼,对于学生的问好表示回应,教师之间关系和谐,从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三)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服务相结合。

如果礼仪教育只是限于学校,缺乏必要的践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会将它作为一种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把礼仪教育成果推广到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推广到社会,让礼仪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不少学生在家庭中表现出对长辈说话没有分寸,不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因此将学校的礼仪教育践行到家庭礼仪中非常必要。对于学生,不能要求一步到位,可以要求他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先从礼貌用语开始。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比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主题活动。例如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或者帮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你认为很值得的事情,或者好好跟自己的父母聊聊天。此外还可以召开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参加的“礼仪教育你我他”主题班会,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使家长明了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向家长传授礼仪教育的一般内容和方法,让家长成为学生践行的榜样,使其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工作。

学生的服务礼仪行为需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感悟,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礼仪运用中获取知识,使其礼仪行为素养、礼仪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比如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2011年广州市创文明卫生城市中,我校学生都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在志愿者活动中,很多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服务礼仪综合应用能力,使礼仪技能培养落到了实处。同时,学生在这种特有环境中接触社会,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总之,重视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中职生礼仪素养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努力协作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武智慧,姚虹华,刘洁,廖正非. 礼仪养成教育在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3]徐永明.以礼仪实境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EB/OL].

[4]泰安市教育局.加强礼仪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EB/OL].

有关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推荐:

1.中专生礼仪教育须知

2.简述中职生礼仪规范

3.中专生校园礼仪 中专学生礼仪

4.浅谈中职道德教育论文

5.公关礼仪教育论文

6.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7.有关中职德育教育论文

中职生礼仪教育论文,论中职礼仪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