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民间故事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阳谷有关的民间故事一直都不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阳谷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阳谷民间故事篇一
相传,北宋年间,寿张(当时叫王陵店)城南十多里处的白岭村,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父亲不知何年早逝,是母亲白氏一个人养活他,人们都叫他白氏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常受外人欺侮,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母亲白氏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也要让儿子到邻村屈岭读书。
从白岭到屈岭相距三里,路途不远,可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石桥,若从小石桥上转过去至少要多走五里路,因此学生们一般都是中午带些干粮在学校吃。白氏心疼儿子,总是早早等在河边,上下学时背送孩子过河。
这日,白氏因为临近中午时有事,没能去接他,到中午吃饭时白氏郎按时回到家,白氏感到奇怪,就问白氏郎:“我没接你去,怎么和往常一样回到家的?”白氏郎道:“今儿个先生有事,早放了一会,故能和往常一样回家。”白氏不再心疑,吃罢饭,白氏要去送白氏郎上学,白氏郎道:“母亲又要做家务又要干农活,太辛苦了,以后我自己去上学就行了,不用母亲再送。”白氏听罢高兴地流下眼泪来,说道:“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你自己去上学要小心,过河要走桥,不要蹚水,免得以后落下毛病。”白氏郎答应了,高高兴兴去上学。
如此过去两个多月,转眼到了初冬时节,白氏忽然发现白氏郎不但学业大有长进,而且从未因转桥多走三四里路而耽误过吃饭,感到有些奇怪,便问白氏郎是蹚的河还是走得桥,白氏郎回答说是走得桥,白氏不信,担心儿子大冷天涉水过河落下毛病,然而他每天衣鞋又都是干干净净,这其中必有缘故,白氏决定偷偷跟在后边看个究竟。
少时来到河边,有一老者在河岸等候,白氏郎来到即俯到老者背上,老者背起白氏郎即涉水而过。白氏感到非常惊奇,但未吱声。
中午白氏郎回到家,白氏就问那老者是谁,白氏郎道:“我也不知,两个月前你有事不能送我,这老者便等在河边,对我说你不用犯愁,我每天在此接送你,但是记住,此事不要对任何人讲。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此人是谁。”白氏道:“饭后你再去上学时,问问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天天背你过河。”
饭后,那老者已在河边等候,白氏郎来到,老者俯下身子去背他,白氏郎道:“老伯,你是什么人,是谁让你天天来背我的?”老者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白氏郎道:“你不告诉我,从今天开始,你就不用背我了。”老者闻言慌忙道:“千万不可,我是奉了上天的旨意前来为你效力的。”“上天?上天是谁?”老者道:“也罢,我就给你透知一二,你本是未来一朝帝主,玉皇大帝让我前来伺候你的,将来还要有一百单八将下凡来辅助你。”白氏郎道:“那,你就是下凡的大神仙了?”老者道:“小神不敢称大神仙,小神是这一方土地。”白氏郎道:“原来如此。好吧,送我过河上学吧。”
傍晚放学回来,白氏郎将老者的话告诉了母亲白氏,白氏听罢顿时心花怒放,心说我儿子将来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太后,看谁还敢再瞧不起我!从此白氏在人前不再低头哈腰,和别人言语不投时,白氏道:“等着吧,将来让俺儿都不放过你们!”
有一天,邻居家的猪窜出圈跑到白氏家地里,将庄稼毁坏不少,白氏去找邻居评理,邻居仗着有五个儿,不但不赔礼,反而将白氏轰出门来,白氏又去找村里家族长评理,家族长说道:“你一个外乡人,好不容易在此安下身,就不要计较啦。”白氏见都不向着她,气冲冲的回到家,做饭时抬头看到墙上贴的灶王爷像,便用手中的烧火棍点着说道:“灶王灶王,快点保佑我儿子坐皇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要是一两次也就罢了,可白氏每天三次做饭时都要用烧火棍点着灶王的画像祷告,灶王爷实在受不了了,但也没办法,因为灶王是小神,一般见不到玉皇大帝,好歹熬到腊月二十三去天宫述职,玉皇大帝见灶王爷衣衫破烂,鼻青脸肿,而且还掉了两颗门牙,便问怎么回事,灶王就把白氏每天用烧火棍敲打祷告的事说了一遍,玉皇大帝闻言大怒道:“好个不知好歹的牡丹仙子,朕本想让她到人间享受一番富贵,没想到德行这等浅薄,若她儿子将来做了皇帝,还不得弄的血腥风雨,天下大乱,命令天神将白氏郎抽去龙骨龙筋。”在旁的张天师道:“启禀玉帝,如今辅助白氏郎的文武百官早已下凡尘世,该如何处置?”玉帝道:“让赵家再执掌一段时间吧,不过赵家已无圣德之人,可寻一草头王带领众文武啸聚山头泊地,乱一乱赵家江山,给他提个醒。”张天师领命而去。后来梁山将便出了个晁盖晁(草)天王,所以他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
却说这日白氏郎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土地神早早等候在河边,将白氏郎背过河去,中午又背回来,放下白氏郎,含着泪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背你了,今后你好自为之吧。”白氏郎道:“此话怎讲?”土地神道:“因为你母亲每日用烧火棍祷告,得罪灶王,将此事禀告玉皇大帝,玉帝今晚要派天兵天将来抽你的龙骨龙筋,我也因泄露天机受到连累。”白氏郎闻言吓得哭了,连忙哀求道:“请您救救我!”土地神和白氏郎相处数月,如今也感到有些不忍,便道:“好吧,挫骨扬灰我认了,不妨再帮你一把。今晚天神来抽你龙骨龙筋时,你只要咬紧牙关不吭声,就能保住一口金口玉言,以后说什么还能算什么,切记切记。”土地神说完洒泪而去。
白氏郎回到家将土地神的话告诉了母亲,白氏也吓呆了,但又盼望侥幸逃过。母子二人晚上也没吃饭,相拥在一起呆呆发愣。
刚过子时,天空忽然雷声隆隆,大雨瓢泼。白氏紧紧抱住白氏郎,就听喀嚓一声炸雷,白氏郎被凭空抓去,紧接着几个响雷过后,大雨瓢泼而下。白氏冒雨踏着泥泞去寻找白氏郎,悲呛的呼喊声在雨夜飘荡。大雨渐渐停住,白氏终于在村东一个土岭上找到了血迹斑斑的白氏郎,不由痛哭道:“孩子,都是娘害了你!”将白氏郎抱回家中,将养数月身体渐渐恢复,但从此白氏郎不再说话。
白氏见儿子整天默默不语,恐日久憋处病来,便道:“孩子,你和娘说说话,你就是说恨娘也不要紧。”白氏郎闻言说道:“都是你坏了我的大事,我恨死你了!”谁知白氏郎话刚说完,白氏“哎呀”一声,断气而亡。白氏郎吓坏了,连忙呼唤,可白氏再未醒来。白氏郎只好把母亲葬在村东土岭上,后来人们便把此土岭叫着白岭。
白氏郎埋葬了母亲,剩下自己孤苦伶仃,村里再无亲人,便决定去流浪。想找个盛水的东西,见门后有个葫芦,便上前摘了下来,抬头看到灶王爷像,不由心中大怒道:“都是你禀报玉帝,坏了我的大事,急了我把你装到葫芦里!”白氏郎话刚说完,就见一溜烟,灶王爷被装到葫芦里。白氏郎大喜,心说:“我这金口玉言还真管用,我当不上皇帝,也不能叫你们这些神仙安宁。”于是他逢仙装仙,遇神装神,三山五岳装完了,等装到泰山时不知装了多少神仙佛道。泰山碧霞祠的碧霞元君见白氏郎已装到泰山,心说:“这个小冤家,这么做也太过分了,若不制止他,说不定要装到我头上来呢!”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遂变成一老妪,左手挎饭篮,右手提水罐等在半山腰。
少时白氏郎爬到半山腰,累得口干舌燥,见前面有一老妪提着饭篮,便上前求口水喝,碧霞元君道:“我这是给我儿子送的水饭,我与你喝了我儿子就要渴着,你又不是我儿子,我为啥给你喝。”白氏郎道:“我又不给你喝光,你可以再给你儿子送去嘛。”碧霞元君道:“你喝一点,我儿子就得少喝一点,除非你认我为干娘,我才让你喝。”白氏郎口渴难耐,连忙口称“干娘在上,请受孩儿一拜”。碧霞元君让他喝过水,然后隐身离去。
白氏郎手持葫芦一路装到山顶,来到碧霞祠,他对着碧霞元君塑像,还是按照原来说的话说道:“你这老奶奶,为啥不帮我当上皇帝,你给我……”白氏郎话未说完,忽听有人喝道:“好个胆大白氏郎,竟敢上山装你娘!”白氏郎定睛一看:“哎呀,这上面坐的不是刚才认得干娘嘛!”他这一害怕,浑身一哆嗦,手中的葫芦“啪”地掉到地上,葫芦里装的众神仙纷纷找泰山的洞穴躲藏,所以天下众山以泰山神仙最多。
当下碧霞元君对白氏郎道:“你已认我为干娘,我不能再撒手不管,让你任意胡为,后山有一山洞,你就在里面修道吧。”白氏郎答应,后来修道成仙,人们称此洞为白氏郎洞。白岭村白氏郎所住过的宅基千百年来无人居住,而且寸草不生,有一口数丈深的水井,四季不干,以石投入,发出嗡嗡响声,神奇异常。因村东土岭子上葬着白氏,人们习惯称为白家岭子,或简称为白岭,后来渐代为村名,并沿用至今。
阳谷民间故事篇二
在阳谷县城西南方向约五十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斗虎店。(今金斗营乡斗虎店村)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条东西大道从这里经过,商人,游客来往不断。有户姓王的父子俩,在村头开了个小店,生意兴隆,买卖可观。
可是有一天,小店西边十多里处的丘岭地带来了一只猛虎,时常拦路伤人,闹得路断人稀,村民晚上都不敢出门。从此,王家的生意也就萧条下来。王家的独生儿子叫王俊马,看到猛虎如此伤害行人,便下决心为民除害。这天,他问爹爹:“什么能斗得过猛虎?”爹爹说:“老虎是兽中之王,谁能斗得过它!” 王俊马又问:“那么马能斗过吗?马会踢弹扒咬。”爹爹道:“也可能行。” 王俊马听了,想道:“我如果是匹马该多好啊!准能斗败老虎,为百姓除害。”夜里,王俊马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是想斗虎的事,朦胧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头推门进来了,他站在床边,手捋银须,对王俊马说:“孩子,你真想变成一匹马去为民除害吗?” 王俊马说:“老爷爷,我真想变成一匹马去斗猛虎,您就帮我的忙吧!”老人说:“要帮你,也不难,可有一条,你如变成马,就不能变回来了,你后悔吗?” 王俊马说:“只要能斗败老虎,我绝不后悔!”老人笑着点了点头说:“勇敢的孩子,这我就放心了。”说着,他从袖筒里取出一颗血红的珠子,对王俊马说:“你把珠子吞下去,就能变了。” 王俊马接过珠子,老头儿就不见了。他一口把珠子吞下去,只觉得浑身热乎乎地,便又睡着了。
第二天,王老汉见儿子没起来吃饭,便走过去推开门一看,儿子不见了,却看见一匹大红马,“咴咴”地朝他叫。王老汉心想:儿子从小爱马,不知把谁的马给牵来了。他见马一没有坐鞍,二没有笼头,怕丢失了。便拿来根绳子准备把马拴上。那马极通人性,不踢不咬,却不让拴。“咴咴”地叫了两声跑出门去。老汉忙去追赶,把马捉住,让它在院子里撒欢。老汉又弄来好草精料,让马吃饱。一直到天黑,儿子也没回来。
深夜,王老汉起来给马添草加料,却见马不知什么时候跑了。他找了半夜也没到。第二天一早,王老汉又去找马,只见红马浑身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进院,便扑腾卧倒,就再也起不来了。直到天黑,马才起来吃了点草料。
半夜里,马又跑出了村子,飞快地朝西奔去。王老汉在后面一直追了十多里路。这时,听到老虎的吼声和马的嘶叫声,他借着月光望去,只见丘岭下那马正和老虎斗得难分难解。老虎蹿来扑去,要咬马的脖子,那马掉头闪开,回身一蹄正中老虎的前腰。老虎痛得怪叫,转身又扑过来,红马慌忙闪开,又回一蹄。王老汉看得清楚,老虎和大红马斗了一整夜,不分胜败,天一亮,只好各自回去。老汉知道了底细,等马回到店里,就赶紧给马擦汗刷身,喂汤加料。
第二天夜里,马又与老虎拼搏起来,它看得清,瞧得准,等老虎扑过来咬它的脖颈时,它把头一扬,来了个泰山压顶,没等老虎缓过劲来,就把老虎的头皮咬住了。它用前蹄狠命地朝老虎身上猛抓,只抓得老虎皮破毛脱,鲜血淋淋,没了力气。它把口一松,转过身来,猛地朝老虎的耳门踢去,那老虎惨叫一声断了气。大红马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瘫卧下来。王老汉见老虎已死,急忙喊人把马抬回店中。大红马歇了一会,挣扎着站起,眼含热泪跪在王老汉面前。王老汉和在场的人们都不知是咋回事。马好像很着急,泪水顺着面颊流下来,它向前爬了两步,把头伸到王老汉怀里。王老汉抚摸马头,发现马的耳朵后有个黑痣,忽然想起儿子说过的话,顿时醒悟。他一把搂住红马,喊道:“儿啊,我的乖孩子!”
时隔不久,大红马死了,王老汉和乡亲们非常悲痛,为了感激它为民除害的功绩,人们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入葬那天,方圆几十里远的群众和过往游客,都流着眼泪,参加了送殡的行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大红马,就把这个庄名改为“斗虎店”。
阳谷民间故事篇三
某年一天下午,一白色面包车行至县八一神经研究所门诊楼前停下,上面坐着七八个面红耳赤的男人,其中有一个醉汉闯进门诊大楼,几个护士见了个个神情紧张,纷纷到后院躲避。
古大夫是这里的负责人,无法逃避,便端做在诊桌前,让他坐到近前。当时古大夫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如果他要袭击如何防范,但尽量说服教导不发生冲突。醉汉摇摇晃晃着走到诊桌前坐下,把手一摔说道:“给我把把脉!”古大夫若无其事地给他把脉,少顷,说道:“你今天喝酒多啦,肝火有点旺!”他闻言抬起头,翻愣了两眼冒出一句:“我想离婚哩!这病咋治?”这分明是挑衅,古大夫闻言,轻轻一笑说道:“这病治也不难,我给你开个方子,回家后照方服药,保证药到病除。”“开方”醉汉说。
古大夫取出处方笺,拿起钢笔龙飞凤舞写道:
良心一棵,爱心一片,理智为引。
处方开好递给这醉汉,醉汉醉眼迷离地看了一眼,说道:“你们大夫写的字我看不懂,你给我解释一下。”古大夫道:“好。你媳妇在家照顾老人,看顾小的,省出时间让你去喝酒,离婚良心何在,缺少良心给你补补良心。别看现在日头正毒,说不定你媳妇可能还在田里冒着酷暑,在庄稼地里打药除草哩,你出来喝的醉醺醺的,到家再打小的骂老的,你这是缺乏爱心,所以还得补补爱心。至于这离婚嘛是因为你今天酒喝多了,失去了理智,所以还得用理智为药引,回去以后喝点水,睡一觉,醒以后,理智了再想想这婚事该离还是不该离。”
古大夫紧接着又说道:“像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比你难缠的有的是。”古大夫说完这些话,这醉鬼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是军医?”当时古大夫穿着一身军装,便反问道:“你看呢?”醉汉说:“像”。古大夫说:“你看像那就是!”
经过一番较量,这人好像酒已醒了大半,忙说:“咱走,咱走。”说着上车走了。
阳谷民间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