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
高校的会计人才发展一直受到实务操作水平较低的限制,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就必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下的会计实习基地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篇一
会计紧密型实习基地建设与完善
在大众化教育时期,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地方高校要完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经管类专业中会计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更是决定了该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多年来也采取了校内、校外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校内利用专业公司开发的会计实习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仿真内容与实际变化多端的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校外实习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但会计专业校外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因会计信息保密性等原因学生落实实习单位难,即使落实了实习单位,但每个单位能接收学生数量很少[1],使同一届学生实习点非常分散,不便于管理;在实习内容上有时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面对当前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困境,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正成为高校破解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困局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来看,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校企合作不断加深,实践基地效应日趋凸显。但仍然存在结合不紧密、管理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如何完善会计专业紧密型校外基地的建设值得进一步探讨。
1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与松散型实习基地差异分析
校外实习基地从广义上讲就是能接收学生实习的机构和组织。从狭义上可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基地。松散型基地接收学生是被动行为,并与实习学生的学校没有契约关系。紧密型基地接收学生是主动性行为,与学校有契约关系。因此,两类基地在接收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上存在差异。
1.1接收学生的途径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接收的学生一般是学生自己或家人通过与接收单位的良好人际关系安排进入单位实习。或者是学校教师介绍学生去实习,这往往是辅助方式,当学生自身难以找到实习单位时,学校利用一些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介绍学生去实习。紧密型实习基地与学校有培养学生的合约,往往实习基地会事先设计并提供学生的实习岗位,学校通过动员和组织学生安排进入基地实习。
1.2管理方式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因每个点学生实习人数少,且分散,管理困难,基本采用的是粗放管理。紧密型实习基地在建立时,就考虑了管理的要求,从选择基地而言,比如浙江万里学院会计系在确定实习点时,不会选择大企业,其原因是虽然它们财务岗位设置多,能够容纳相对多的实习生,但不符合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不直接选择中小企业,其原因是它们会计岗位设置少,容纳实习生有限,学生实习将会很分散,不便管理。从管理和人才就业方向的要求,该校通过分析和调研认为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比较合适。一方面它们业务范围广,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开展的代理记账、纳税筹划、公司理财咨询等业务,这些正是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生面向当地中小企业就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它们能够接收较多的实习生,这样相对集中的实习便于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
1.3实习效果不同
松散型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是比较随意性。学生实习与否、实习成效如何?不仅取决学生对实习的态度,而且主要取决于实习单位领导和直接指导老师的态度和帮助程度。紧密型实习基地其实习内容事先有约定,基地导师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内容。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有可能被基地留用,使校外实习基地可成为企业挑选人才和学生就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实习反馈,学校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就业指导,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见,建立紧密型实践教学基地能大大改善学生校外实习环境和提高实习效果。学校利用基地的实践条件,不仅能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还能促进教师走出校园,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落到实处,实现高校理论优势与基地实践优势的有机结合,在积极帮助基地解决实践难题中,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达到双赢之目的。
2会计专业建立紧密型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
2.1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在建立紧密型实习基地过程中,本着双方“互利互赢”的原则,在合约规定中既有对实习基地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实习基地对学校的要求。但在实施中更多体现了学校对基地的诉求,如每年要求基地按照专业实习的要求接收学生,并能提供实习所需的资料、师资及其他条件,以此确保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基地对学校在理论培训、疑难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几乎没有,因为这些都是软任务,导致企业无法从中获得自身的利益,甚至还增加了企业人力、物力的支出,从而挫伤了基地参与学校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导致校企合作难以稳固。
2.2监督和考核乏力,且忽略了对基地的激励
在合约中规定了如何对学生实习状况进行跟踪和考核。但在实践中仍然面对监督、考核任务重的问题。尽管紧密型实习基地比松散型实习基地设点少,但考虑实习学生住宿、交通以及各基地接收学生数量限制等因素,只能采用“大分散、小集中”原则设点。浙江万里学院根据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浙江省的特点,采用按地区设点,分别在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设置1-2个实习基地,不免还使管理任务繁重。学校因教学任务重,不能投入更多地人力和财力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导致一方面对学生实习成效缺乏深入了解,使实习成绩评定不确切,另一方面也不能正确评价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使优秀实习基地难以得到应有的奖励。
2.3建设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不足
在紧密型基地建设中经费投入缺乏也是实习基地稳固性的最大障碍之一。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本紧张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2]。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反映在经费分配上,实习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在紧密型基地建设中对资金投入甚少,对基地在学生接待、安全、食宿等方面的补助不足或根本不体现,而且也缺乏对实习基地导师的补助。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不对其付出进行一定的补偿,必然导致基地对参与学校实习教学渐渐失去兴趣。
3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3.1重视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落实“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高校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不仅发挥好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作用;而且学校应主动了解基地对高校资源的需求,积极开展对基地的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解决实习企业利益弱化问题,笔者认为不仅要提升企业对高校资源利用的意识,而且合作高校要帮助企业挖掘其利益诉求,制定鼓励教师深入基地的政策导向,在教师走进企业中积极探寻科学研究和企业人才质量提升的内容,积极解决实践中财会方面的难点和困惑,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将目前存在的高校对企业单方面的需求,转化为双方的互惠互利,在双赢的合作机制下使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健康稳固地发展。
3.2建立资金投入补偿机制要保证学校与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建设资金投入的保证。学校对实习基地建设资金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渠道筹措:一是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费比例。按一定的标准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实习基地建设、成本补偿以及导师指导津贴;二是争取政府支持。高校学生实习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应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或补贴政策,然后按实习基地所属行业、规模、接受实习生人数等条件享受相关的优惠或补贴。在经费保障下才能真正调动基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3完善实习的监督、考核、奖励机制对教学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和考核是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强化监督和考核可以约束学生和基地认真对待实习,才能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激励的重要依据。校外实习是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理论教学管理一致,对实习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管理比较薄弱,实习效果不佳与此也有重要关系。为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很有必要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量表,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和基地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进行学生总结汇报及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基地抽查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基地实习安排情况和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及实习效果。将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3]。定期开展基地之间的评比工作,给予优秀基地表彰和奖励,调动基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实践教学效果“3+1”(即1学年实习活动)培养模式是强化实践能力的高校培养模式之一,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比较普遍。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目前主要是“3.5+0.5”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相对集中的校外实习时间比较短,再加之学生还要写毕业论文,使专心实习的时间更短。通过我们对实习基地的调查,他们认为会计专业的实习需要一定时间保证,最少在1年左右,有利于学生对会计一个年度周期的实践活动的了解;也有利于实习基地采用顶岗实习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时间短,学生对企业的会计实践活动了解不能深入,往往实习基地也只能提供简单的实践操作,不可能采用顶岗实习,实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看,采用“3+1”培养模式比较合适。而且能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会计人才,使学生毕业后上岗快,适应能力强。推崇“3+1”模式也是有其可能性的,一方面目前一般本科院校有采用该模式的;另一方面从浙江万里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看,主要专业课程在前三年已经完成,第四年第一学期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一些专业拓展课程,经过适当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根据专业特点科学确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基地效用的最大化和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前提。
4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场所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巩固,不仅是硬件建设问题,还要有相应的软件与之配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之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好基地人才培养的效果。在建立会计专业紧密型实习基地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纽带促其良性发展,让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可替代的教学资源。
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篇二
会计专业校外实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1.指导老师工作繁忙,指导走过场。一方面,学校专业教师人数少、时间不充裕。实习单位数量多且分散,专业教师人数少且要在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再去指导校外实习的学生,时间不充裕,精力也有限;二是到一两家企业,与企业的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具体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指导老师缺乏积极性。会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学生校外实习面临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经济业务,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为新手不能独立承担会计业务,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担任指导老师。但企业会计人员毕竟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要指导一个学生得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对指导学生也没有积极性。
2.实习考核成绩随意性大。我院目前校外实习成绩评定主要是结合企业指导老师的评语,由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给出评语,并进行最终的成绩评定,这样成绩评定的随意性比较大,客观性不高。由于是学生利用自己的关系找到实习企业,因此无论去实习与否、实习时间长短、实习效果如何,企业指导老师均会给予很好的评价。学校指导老师由于指导实习时间极少,只能根据其记录的实习内容和心得来评定成绩,因此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形成的会计资料涉及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意让外部人员接触会计资料,造成企业不太愿意接收会计专业学生实际上岗操作,即使接收,数量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浙江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一般都很小,会计部门所设置的会计岗位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而且办公地点狭小,一次只能接受2~5名学生实习。所以每次参加校外实习的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不同企业。
2.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前几年像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我院对于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比较积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在于硬件,建设效果不如校内实训基地那样成效显著。目前我院开始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但是更多的是关注数量和形式,不注重实质,导致这些实习基地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均不太满意,没有取得满意的顶岗实习效果。
3.成绩评定未量化,标准不统一。校外实习成绩考核没有对企业指导老师明确包括哪些指标,所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实习效果。学校指导老师对实习考核内容基本明确,但是各项考核指标没有量化,在成绩评定时也缺乏客观,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三、解决校外实习存在问题的建议
1.政府应给予支持。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参与力度较弱,需要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发挥统筹、协调等作用,如通过职业教育法规,制定强化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政策,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实质性建设。在教师数量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校外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任务,就应当尽可能将学生的实习地点集中,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容纳相当学生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我院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探索:一是大中型生产企业。学校应该积极寻找规模较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一个企业可以接受更多学生实习,便于指导管理。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在时间上存在不均衡、审计业务繁忙时,事务所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审计业务进行校外实习。另外,可聘请事务所的指导老师为学生上课、讲座及岗前培训,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三是代理记账公司。将学生分成2~4人的工作小组,教师承担指导工作,负责一个企业的记账业务,达到校外实习的目的。
3.实习考核指标量化。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指标分为五项内容,各项指标所占分值如表所示。通过量化的指标考核改变以往考核中主观干扰因素过多、随意性过大、成绩不合理等弊端,也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章可依,目标明确,按评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而扎实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从而使实习管理及实习成绩评定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篇三
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的革新思路
一、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升企事业单位利益,实行机构改革,减员定编。在会计部门内部之前的一人一岗和一岗多人的情况逐画渐转化成了一人多岗的形态,汇集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己经是基本要求,企事业单位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开始工作就可以独立处理会计实务。但是,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毕业之前也没有全面系统的进行会计实训实践,对账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够了解;这样就会在开始工作过之后出现个人实践能力偏低的状况。因为经费不足,实习单位知道力量不足,不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校外实习知识表面完成实习任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甚至还有一些,在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之后,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化成了双向选择,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会计专业的人才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重点联系工作,应对考试,对毕业前的实习不够重视,会计实践部分就比较薄弱。
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
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实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应该施行上半年在校内强化训练,后半年顶刚实习的方式开展,这样可以提升实习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力,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声誉。
1、校外实习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并且掌握各种经纪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同时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二是研究各种经济管理制度,分析不同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完善方案,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个人能力。现在能开展的比较好的校外实习的都是“传、帮、带”的师傅示范。但是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较低,起不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
第一,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积极性不高。首先,财务工作人员虽然数量多,但是精英少。从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事业单位制度构建开始,很多企事业单位实行改革措施,所以需要更多的财务人员。这样就会出现财务工作人数多,但是质量不高的现象,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其次,很多财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单一,不能做到全面多角度的开展业务。因为客观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致使其只关注并精通一个岗位的业务,知识范围小,技能单一。能够掌握丰富的经验,熟悉整体业务,具备综合判断能力的财务人员并不多。再次,不能坚持原则,监督不严。有些财务人员有较大私心,自身业务素质又不高,对财务管理制度不熟悉,政策认识也不够,这样在发现违纪现象的时候不加监督,不去管制。最后,有法不依,管理放松。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不能严格依照《会计法》履行自身的工作责任,有法不依,管理放松,这样会使得财务工作毫无秩序,整个管理混乱不堪。
第二,领导重视度地,不能提升积极性。在企事业单位经营中,财务工作会涉及到很多政策,影响多方面的利益,是比较主要的岗位之一。在现代化的经营体制之下,财务工作要详细认真,细致计算,同时要遵守并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是削弱了其领导地位,所以很多应该要财务参加的会议并没有通知会计,有的甚至会有小金库出现。财务人员考虑到自身的工作环境,害怕遭到打击报复,不能安心工作。
第三,工作环境较为孤立,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不注重监督财务工作,也不注重财务人员的工作;另外企事业单位内一些员工不能够理解会计严格制度,对会计人员有偏见,这样财会人员就会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环境中感到孤立,久而久之就形成应付了事的习惯。
第四,管理职能落实不良,积极性发挥不出。很多领导仅仅在口头和文件中强调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曲解了会计的形象,很多财会人员被看成是比较吝音的个体。所以,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确定比较重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决定的时候都没有让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让财务部门监督进行。财务人员对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经营决策不了解,有的经济合同不交由财务部门备案,就会使得财务人员感到自身能力无处发挥,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流失。
第五,财务人员薪资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的薪资要比生产和技术人员的低,因为财务工作人员接触的人员多,工作性质容易得罪人,在评比先进,升职的时候会受到群众意见的影响。财务人员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工资晋级慢,奖金少,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六,不良因素影响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这多指企事业单位外部的环境影响,分配不公平,送礼宴请的不良风气,还有政策规定和实际实施的差距,形成不公平思想,财务人员工作消极。再有一方面实习经费不足,实际工作单位的财务部门的工作环境也有一定的显著,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和实践性特点,都会对校外实习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效率,校外实习宜在阶段实习采用,挑选会计工作的典范单位,开展示范性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今后从事岗位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校内模拟实验实习
第一,会计模拟实验的定义。将企事业单位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实际经济事项和这些内容出现的形成和产生的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的程序和会计凭证等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当作试验模拟对象,依照会计制度,采用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始和记账凭证,以及会计账簿和报表,开始实施会计业务的模拟实习,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直观细致的了解企事业单位的整个会计工作的才做流程。
第二,会计模拟实践的优势。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技能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的创新和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这种会计模拟实验和校外专业实习也有不同,它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实习形式,有其自由的特点和优势。会计模拟试验是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重要方法,实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模拟业务设计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比较强,实习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少,并且房展模拟的效果和实际工作也很阶级。在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效果和目的,在室内会计模拟实验中都可以实现。
三、结论
通过对目前市场环境下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有分析,探究目前高职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总结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单位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发展学习的难题。确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要,分析现在企事业单位环境对实习生的不良影响,总结出适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实习模式的创新形式和优势。
有关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推荐:
1.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会计实习论文范文
3.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4.大学生会计实习心得
5.关于大学生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6.毕业生会计实习心得
大学专科会计实习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