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祝福》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6-06 09:24

《祝福》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读篇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祝福》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祝福》读后感篇1

《祝福》这篇小说在文学界和教育界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祥林嫂的形象,依然成为那个时代一类人的代名词。

特定的身份:在小说《祝福》中,鲁迅把悲剧的原因定位在祥林嫂的身份—寡妇。正由于她的这个身份,使得她最后精神受到了刺激,丧失了劳动力,被鲁家开除,致使其穷死。按封建礼教成规,寡妇要守节。丈夫死了,妻子就要扮演等死的角色,这就是封建礼教的夫权。妻子是从属于丈夫的,即使丈夫死了。可是在这篇小说中,祥林嫂是誓死不改嫁,但是她的婆婆却卖了她,这就涉及到封建礼教的又一权—族权。“儿子是属于父母的,儿子死了,属于儿子的媳妇就自动转账到了婆婆名下”。这里夫权和族权就产生了矛盾,而受害者却是祥林嫂。更荒谬的是文章中柳嫂的一段话“你倒好,头打破了,留下了一个疤,可还是改嫁了,在人世留下了个耻辱的标记,这个问题还不大,但你死了以后,到了阎王老爷那里怎么办?两个丈夫争夺你,阎王是公平的,就把你一劈两半,一人一半。”这里又涉及到了封建礼教中的神权。鲁迅通过祥林嫂寡妇的身份揭示了三个荒谬:“夫权是不讲理的,族权是不讲理的,神权是不讲理的。”

耐人寻味的名字:祥林嫂的名字也颇耐人寻味,“用名字来解释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秘密,是鲁迅常用的手法”。祥林嫂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叫祥林嫂,因为丈夫叫祥林,在鲁镇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wwW.330011.Com但是后来,祥林嫂被迫改嫁的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文中却出现一句单独出现的话—“大家仍叫她祥林嫂”。这看似多余的一笔却再一次强调了就礼教的荒谬,在我们的封建礼教传统之下,没有把她称为祥林老六嫂,因为人们只承认一个丈夫的绝对合法性,这是封建礼教从一而终偏见的根深蒂固。

意义深刻的死:对于祥林嫂的死,鲁迅则凸显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之前那些旧封建思想,不仅被统治阶级广泛接受,连被侮辱的祥林嫂也有。当柳妈告诉她死后会被劈两半的时候,祥林嫂没有反驳,也没有不屑,而有的是对“生而不能做一个平等敬神的人,死而不能做一个完整的鬼”的恐怖。她非常虔诚的去“捐门槛”,然而鲁家的人却仍然觉得她不洁,这使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记忆力衰退,体力也衰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有幸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这样严重的精神崩溃程度无疑导致了她最终的死亡。鲁迅为祥林嫂安排这样的死亡,一方面是对她苦难遭遇的“哀其不幸”,另一方面则是对她自我折磨、自我摧残的“怒其不争”。

高中语文《祝福》读后感篇2

今天,我们读了鲁迅的《祝福》,其中祥林嫂的一生引出了我无数的感慨。鲁四老爷说:"祥林嫂是穷死的,在我看来,用来形容一个在被封建思想统治的社会中死去的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第一,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她当时已经嫁人并且丧偶,是受不了婆婆的严格管制才逃出来做工的。更不幸的是雇主--鲁四老爷夫妇是一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初到鲁镇的时候,鲁四老爷就因为嫌弃(读后感www.duhougan.com)她是一个寡妇而不喜欢她,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宵地做着男人才会做的重活,但她面对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居然没有反抗,而是逆来顺受。只是为了能摆脱婆婆的管制而已,后来还是逃不过,被迫再次嫁人,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她的丈夫儿女相继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鲁镇做工,然而这次别人对她的眼光都变了,都认为她是残花败柳而处处排挤她,从禁止她参加常人的祭祀活动就看得出来,最终,她被这种精神折磨给活活逼死。然而,造成这种悲剧她自己要负最大的责任,因为她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干净,所以才会有将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门槛的举动,如果她敢于反抗,及时离开鲁镇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第二,鲁四老爷这样的衣冠禽兽是直接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因为他们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首先,婚姻应该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顾其的想法,强行将其再嫁给他人。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当她再回鲁镇之时,鲁镇的人面对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以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断她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并且剥夺了她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做人的基本权利,然而,最后一击却是在柳妈身上,她以封建思想认为祥林嫂不该活着,更认为她死后会受到惩罚,这一番话击垮了她最后一点做人的希望与权利,因此,鲁镇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刽子手

第三,这是封建思想下的必然产物,祥林嫂只是千千万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中的一个缩影罢了。有更多不知名的妇女也经受着像她一样的苦难,因此作为一个穷苦妇女的她自然也无法摆脱厄运。所谓的"穷"死的,实际上就是被封建思想剥夺了生存的权利,走投无路而死。

在20世纪20年代,正处于新旧文化的交替时期,虽然封建帝制早已荡然无存,但封建礼教却仍然根深蒂固。因此,作者想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来呼吁人们解放思想,推翻封建礼教,腐朽的事物总是要灭亡的,20年后,封建思想终于被伟大的马列主义所取代,由封建思想组成的监牢也永远的随之崩塌,这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状,对如今生活在没有思想压迫的法制社会当中的我们,是有深远意义的,它告诉我们要更加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

高中语文《祝福》读后感篇3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读书笔记www.duhougan.com)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高中语文课文《祝福》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