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2017-02-13 12:51

市场信息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案例分析是取得市场信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营销学经典案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营销学经典案例一:

疯狂动物城:疯狂背后的营销心计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尴尬季节,一部于今年3月4日北美、大陆同期上映的迪士尼动画巨作《疯狂动物城》可谓“逆天”而降!

北美上映首周揽金7506万美元(3天内累计票房),挤下《死侍》登顶北美票房冠军,超越《冰雪奇缘》开创迪士尼动画片首映新高,并刷新北美影史3月最高首映的票房纪录;同步上映的中国市场首周亦取得1.5亿元的漂亮成绩,领先《超能陆战队》成功跻身迪士尼动画在华最高首映票房。

《纽约邮报》、《西雅图日报》、《芝加哥太阳报》等多家媒体也纷纷打出满分——“至今为止的年度最佳影片”;“不论是大方向还是小细节,《疯狂动物城》都是如此让人喜悦”;“几乎每一帧都值得我们反复观赏和体会,影片主题足以让大人和小孩都陷入沉思”……

究竟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动画片何以这般疯狂?作为已去贡献过5场票房成绩的笔者,今天就说道说道这部《疯狂动物城》为何这么疯狂。

疯狂背后的匠心制作

《疯狂动物城》的主创阵容简直强大到“跪”——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闪电狗》导演拜恩·霍华德,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无敌破坏王》导演瑞奇·摩尔,编剧菲尔·约翰斯东,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主席安德鲁·米尔斯泰因以及动画部总监Renato dos Anjos等。

筹备初期,主创团队先是花了18个月的时间研究超过了60个种类的动物天性,在此之后,更是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精心构思故事。

在动物城的设计上,主创人员从香港、北京、日本、巴塞罗那、巴黎、纽约等国家和城市地区汲取城市风格灵感,最终创造了一个由撒哈拉广场、冻土城、雨林区等6个区域组成的全新的国际城市,有不同物种和体型的动物在各种奇特的建筑里共同生活。

整个设计团队的成员不仅有那些从非洲草原回来的动画师们,还有生态学专家、城市规划学专业甚至是研究残疾人法案的专家学者。像电影中出现的那些大小运输系统——相互套叠交错的管道、闸道和升降梯构成的复杂交通网络,甚至是一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出入口,无不出自严格的建筑图纸规划。

据统计,主创团队一共经过了18个月的动物深度研究和一年的故事设计,整部电影由500人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倾心制作,全程共耗时5年才最终奉上这部“超标”水准的《疯狂动物城》!

利用社交媒体整合营销

2014年11月,迪士尼宣布其最新动画长片《疯狂动物城》定档2016年,凭借其2013年《冰雪奇缘》和2014年《超能陆战队》的超强人气和爆好口碑,迪士尼借势打响了《疯狂动物城》的定档首炮。

2015年3月,距《疯狂动物城》上映前整整一年,迪士尼首先在官方推特上曝光了一张该影片的概念图,揭开了这个动物大都市的神秘面纱;同年6月,片方在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放出了一段在电影中出现的树懒“闪电”和兔朱迪、狐尼克在动物城车管所的爆笑片花,并正式曝光了《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原班人马的制作团队背景,成功激发舆论关注热点,一举在国内外各大社交媒体网站引起转发热潮,并发布首支预告片,时光网亦同步发布其中文预告“你从未见过的动物世界”,自此《疯狂动物城》开始国内外的大规模预热。

2015年下半年,迪士尼陆续放出多张概念图与电影海报,动物世界的城市风光一览无余,并曝光了各类动物生活在虚构大都会里的种种细节,影迷期待指数进一步飙升。

在临近2016年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迪士尼联合各大门户网站及微博、微信发布了定档中文海报以及新春海报,并以动物们的第一视角用谐音给国内的观众送上祝福,引爆了社交媒体用户一轮又一轮自发性的转发狂潮,传播效应逐渐蔓延。

2016年奥斯卡前的一段时间,片方又放出各种致敬彩蛋,制作了一系列成熟而富有创意的“奥狮卡”海报,并在《疯狂动物城》中文官方微博上为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多部电影制作了各种“动物城”版海报,宣传热度持续升温。

口碑效应下的“自来水”传播

创新且成熟的社交媒体宣传成功地为电影做足了高频的吸粉传播,然而,口碑传播的成功,才是《疯狂动物城》叱咤票房、大肆疯狂的最重要因素。

电影正式上映前,专业人士观影后的烂番茄评分高得蹿上了天,从而带动了第一批迪士尼粉以及动画电影爱好者的观影体验。

电影正式上映后,首周内依赖于第一批观众的“自来水”、有增无减持续给力的媒体宣传和闪瞎眼的北美票房成绩,动物城的疯狂势头愈来愈强劲;随后,在微博、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台上的案例和宣传,以及各类专业分析文章的出现、影视工业网的剧作与知乎的动画技术分析、影片内的彩蛋、致敬情怀等,最终成功营造了如此一个“现象级电影”的舆论趋势。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自来水”才真正是电影推广宣传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

不过这样就够了吗?Of course not!电影上映后,片方顺势在社交媒体上又出了电影幕后工作和各种彩蛋的揭秘,并迎合观众推出了兔朱迪和狐尼克的官方CP……

所以,只要有着精彩和丰富的内容做支撑,电影的宣传点甚至都不用刻意提出来就能引爆首页。但说到底,《疯狂动物城》的疯狂也还是属于火眼金睛的观众们对于电影本身的认可和主创团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幕后制作,而非像部分中国电影,不管电影本身质量好坏,宣传工作先做“壕”了再说,而结果却只能是上映头两天票房爆炸,之后便逐步式微、越来越弱,渐渐在舆论的“差评”下“消失殆尽”。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部好电影到处都是宣传点,完全不用刻意把某个点单独提炼出来广播,宣传点互相影响的道理一点儿都不假。

至于一部“疯狂”的《疯狂动物城》能否让国产动画片乃至国产电影学到些什么,我还不敢自以为是地诳语一二,毕竟一部动画片仅仅是“构思+设计”都花了好几年时间的决心和定力也不是任何人和团队能说到就做到的,或许人们最容易看到或者最愿意速成的,往往都是“术”,而非“道”。

营销学经典案例二:

“巧妙”还是“坑人”?我看到的星巴克策略

星享卡的“升级”体系

在全球咖啡厅做生意,最好的有两家,星巴克和COSTA,店铺或者对面,或者相邻。某天,星巴克发现最近生意不太好,而COSTA却一直稳步提升。于是派人打探,原来COSTA采用了新营销策略——会员打折卡。

一张会员打折卡,能有什么威力?我们周边很多会员卡,好像都没什么用……但COSTA的玩法不同。

当你走进COSTA咖啡点了一杯36元拿铁并准备付款时,服务员告诉你“先生你这边价格36元的咖啡,今天可以免费得到。” “怎么得到?” “很简单,你办理一张88元的打折卡,这杯咖啡今天就是免费的。并且这张卡全国通用,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到COSTA咖啡消费,都享受到9折优惠哦。”

结果数据表明,有70%左右的客户都会购买这张打折卡。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一箭双雕之计,有多么巧妙?

① 扩充消费者第一次消费客单价。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每天有100个用户,每人消费36元,销售额就是3600元,如果每杯咖啡的成本是4元,利润就是:3200元。

那么推出打折卡之后呢?如果向100个人介绍,有70个人购买了打折卡,就是(36元×30人)+(88元×70人)=7240元,如果每张卡的制作成本是2元,那么利润就是:6700元。客户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加了一倍。

关键是,用户还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对于用户来说,咖啡的价值是36元,所以办一张打折卡88元,送一杯咖啡,88-36=53元,然后这张卡以后还可以持续打折,很好。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其实就是多花了53元,什么都没有买到。打折是建立在你消费的基础上,你不消费,这张卡对你没有半毛钱用,就算你消费,也是给咖啡店持续贡献利润。

② 锁住消费者。当你响应了COSTA咖啡的主张后,获得了一张打折卡。就在你拿卡的一瞬间,其实他们已经锁定了你的消费。COSTA咖啡与星巴克定价接近,当你下一次喝咖啡的时候,因为打折卡,所以基本不会考虑星巴克。

于是,星巴克的应对策略就是,推出“星享卡”。虽然形式上与COSTA打折卡不同,但营销策略接近,也是在你消费的时候,告知咖啡免费,然后售卡给你,但是这张卡不能打折,可以积分,还有一些优秀的设计,例如:

亲友邀请券:是指你一次性购买两杯时,只需要付一杯的钱 (含三张);

早餐咖啡邀请券:是指你早上11点之前购买任意中(tall)杯饮品,免费;

升杯邀请券:是指你购买大杯饮品,只需要付中杯分量的钱。

这些设计可以让你邀请小伙伴一起喝咖啡,其实就是让用户帮他们“抓潜”,后面两张劵的设计,主要是让用户感觉票价值得,并且有了种莫名其妙的“身份”存在感。“星享卡”的奇妙之处,在于设计了“升级”体系,因为人们天性就喜欢升级。

集齐5颗星时,就会升到玉星级啦,玉星级又有各种优惠,而玉星级之后又会有金星级! 1积分=1块钱,50积分=1颗星,也就是说,你够“250积分=5颗星”时,可以升为玉星,大概8杯咖啡左右。

你有没有遇到“价格陷阱”

看到星巴克的点餐牌,能从中发现什么?不错,不管是什么产品,中杯、大杯、特大杯之间的价格差都只有3元。这是为了让客户在对比中自动前进,选择大于等于“大杯”。对于一杯30元咖啡来说,选择大杯的客户高达营销学经典案例。而当你决心购买大杯的时候,兴奋地发现特大杯只要36元……

就这样,客户自己在内心已将价格锚点一步步拔高,然后说“服务员,我要大杯”。注意,服务员没有引导你的消费,是你自己的决定。这是由大脑本来的运作机制决定的。

①人们经常会放大自己的需求。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不然。当我们选择“杯型”的时候,几乎会忘记自己能否喝下这么多,只会盲目考虑买哪个更划算。

② 人们对产品的价格没有认知,只会在可见的空间内对比。

美国《经济学家》杂志做过一次实验。以前他们的卖杂志都是卖两个版本,一个是实物版本,100美元;另一个是电子版本,内容一样,60美元。通常80%的人会选择电子版本,20%的人会选择实物版本。

这样的销售额为:(60美元×80人)+(100美元×20人)=6800美元。他们的预订量遇到了瓶颈,也就是说如果订购人数不增加,要增加销售额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增加客单价。

后来,有人为其选择了这样的营销策略: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那两个同样的版本,同样的杂志内容,但是成交主张不一样。销售额瞬间发生变化。方案如下:实物版100美元,电子版60美元,实物加电子版105美元。

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结果是,80%的人选择了“实体加电子版”,10%的人选择了实体版,10%的人选择了电子版。这样在没有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销售额增长到了10000美元。

不难发现,其实人们对价值的判断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原本《经济学家》杂志的客户在60美元和100美元之间做选择,后来加入了“实体加电子版”这个选项之后,人们就在105美元和160美元之间做比较了。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只要展示不同等级,人们就会自动对其进行比对,然后选择那个看似最佳的,以免自己吃亏。

其实《经济学家》杂志后来又调整了一次策略,实体版:100美元,电子版:60美元,实体加电子版:100美元。结果如何?大部分人以为他们搞错了,疯狂下单。

你真能分清“大杯”与“特大杯”么?

这个设计虽然巧妙,但我不提倡。如果你了解“罗永浩”,那么你一定知道这点,就是“对不起先生,这个是大杯,这个才是中杯”,来自于网络电影“小马”的片段。看看星巴克的展示杯架。

请问哪个是大杯?我问过10个人,10个人都认为最上面那个是大杯,但是你认真看看杯子下面的文字,竟然写着“特大杯”……

当你点咖啡的时候,服务员会问你:“先生是要中杯还是大杯?”显然,你认为大杯就是最上面那个,并且只比中杯多3元,于是回答“大杯”。

这就是人大脑意识中的“高中低”“大中小”,只要是三个东西放在一起,大、中、小就会自动打上标签,不管下面写的是什么。

出于好奇你可能会问“那小杯呢?”不错,是有小杯的,在抽屉里。如果你说要小杯,店员会拿出来给你看,但当你看到那个杯型的时候,我确保你一定郁闷了,不信去试试?

营销学经典案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