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理小说推荐《谎言之王》
关于推理小说推荐《谎言之王》是四十岁才出道的美国悬疑推理作家约翰·哈特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位活在大律师父亲暴戾专横阴影下的“大男孩”沃尔克,从父亲被谋杀的多重阴影下奋力挣扎,最终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生活的故事。虽是小试牛刀之作,讲故事的水准却已相当娴熟精湛,不只获得《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奖,还同时入围在欧美悬疑小说界极具分量的爱伦·坡奖、安东尼奖、巴瑞奖和麦卡维提奖,一时间风头无两。
约翰·哈特至今已出版四部小说,其中三部有中文版,除《谎言之王》外,尚有《顺流而下》与《最后的孩子》,后两部均获颁爱伦·坡奖,中文版也因此得以在2010年面市,反而《谎言之王》这部处女作,在时隔近三年后才正式出版。有趣的是,笔者通读过哈特先生四部作品的中英文版本之后,反而觉得《谎言之王》其实才是他截至目前最优秀的作品。
与导演或工匠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创作大不相同,作家的处女作,很可能是动笔之前漫长岁月的一次集中总结。很多作家,甚至是在一次写作中就耗尽了一世的才情和灵感,之后作品再不能复现昔日荣光,成为所谓“一本作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约翰·哈特本人是法国文学专业出身,之后为了谋生,又转读会计和法律专业,并取得相应学位,旋即入行从事银行职员、股票经纪、刑事律师等工作。在他的前半生中,或许是因为始终怀有文学梦的缘故,对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屡屡感到不满,职业转换相当频繁,也由此积累了大量社会经验。《谎言之王》的成书,正是基于他作为刑事律师的经历:书中主角沃尔克即是一名常接法院指派案件的事务所律师。对于司法、诉讼流程及警察调查、审讯权力,约翰·哈特给出了细节翔实、真实可信的描写,并处处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来构思情节,可谓将法律条文诡计“玩出了新境界”。笔者读毕全书已有多时,至今仍历历在目的相关精彩段落,有三处:
关于推理小说推荐《谎言之王》
其一,是开篇处主角利用自己的律师身份,说服地区检察官道格拉斯,请其带他这个“涉案人”前往尚未完全取证结束的犯罪现场,“看一眼”死去十八个月之久、已经变成白骨的父亲遗骸。实际上,主角的这一行为,早已进入“律师思维”的算计之中,其中奥妙,直到临近结束才揭晓,让人不觉感叹作者谋篇布局心思之细密。
其二,主角在审讯中与米尔斯警官斗智的段落,活用了被诉人的“沉默权”。相信很多读者都熟知美国影片中警察逮捕犯人时,必须说出口的那段“你可以保持沉默,但……”的事务性台词。不少人也明白,在律师到来之前,不该说的话不应多说,必要时可行使沉默权。有趣的是,除非身为律师,很少人明白美国沉默权的“附加条款”。而沃尔克,正是利用自己在“沉默权”上的专业知识,通过张力十足的对话博弈,从急欲从他口中套出线索的警官口中,反戈一击,反而取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一番绝不拖泥带水的唇枪舌剑,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
其三,法庭辩论一段,以表现老法官宽容为基准,不只辩明了作为警方的控方与法院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的关系,还在之后一连串令人惊异的条款活用中,让读者见识了律师自辩的戏剧化场面。约翰·哈特为了写好这场辩论,使尽浑身解数,屡出奇招,不仅让主角放弃调查流程而加快保释过程,避免控方外调法官,最后还祭出一招封堵警方后路,同时最大化满足己方需要的绝杀。读到这里,想必任何读者心中都会升起一个相似的判断:
“他可真是位了不起的律师,说超过他父亲也不为过了。”
关于推理小说推荐《谎言之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