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
导语:青春期的青少年,思想上处于半成熟阶段,有一定的自己的处事原则,希望得到尊重;有一定的自己的思想,希望能够实践;他们不再接受一味的指挥和控制,有一定的能力反抗,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着反抗的尝试。
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
一、具体化分析现象状态
对所谓的“叛逆”要分析是观念上的(心理认知)?还是行为上的?亦或情绪表现上的?是观念上的叛逆,要具体分析有哪些方面的观念,比如生活观念?社会政治、道德化观念?分析现状,是找到具体干预行为的基本过程,是为了“就事论事”而不“推论旁及”,避免出现因一言一行一事而“全盘否定”孩子个性。
二、细微化分析个案心身原因
在具体化梳理归纳分析孩子“叛逆”现象状态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核心问题是,细微分析孩子心身原因。从现象上看,叛逆,就是一种“对着干”、一种“反叛”,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是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独立性自我表达主张的一种欲求,是心智、心身发展向独立、成熟迈进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而且,这种“反叛和对着干”,或许是孩子对自己所处“境遇”的理解出现不合理、不周全的原因;或许是对**世界“陈规陋**”、“潜规则”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舒服感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大人的应酬,为了体验社交礼仪,总想带个案一起参与,而针对大人的“社交礼仪”,新生代的心智和生活阅历及其知识经验复合作用的理解,就存在不能理解或无法理解的现象,于是就出现阻抗或“反叛”。
因为“叛逆”的表现是孩子自我(内心)对其身处的“境况”的不舒服的反抗,不把握住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心底的原因,任何教导都是乏力的,甚至适得其反,强化叛逆。
三、合理化用“损益法”
首先,具体化分析表现、细微化分析原因,都是为了找到合适于化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孩子的叛逆处理不当,带来的问题通常是对孩子人格发展上造成障碍或人格变异;其次,孩子会因为在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上的情绪化而出现人际关系冲突;最终,导致孩子生活、学**目标任务完成的效果效率不好,等等。
那么,“损益法”有三个关键词:合理化关注、需要、损益。
合理化关注,就是用信任法。合理化关注是一种保持信任的态度下的控制行为。在对待叛逆问题上,往往是教育干预者,处于**,怕自损,而过多的阻扰叛逆行为,甚至也与孩子“对着干”;有的是难以接受孩子对家长老师权威的冒犯和顶撞,所谓的尊严受损而用威权控制,从而导致关系冲突愈演愈烈;一方面缺乏信任之心,自身安全感不足,一方面对孩子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缺乏关注能力,导致最终放弃合理关注,任其由性而然,于是出现破罐子破摔局面,愈管愈判,愈控愈逆。孩子叛逆,反映了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的表达,需要是什么?是自我自主主张表达的需要;是表达自我全能感的需要。
损”和“益”是《周易》里的两个卦名,“损”和“益”二卦的卦辞意义也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象。损,“损上益下”;益,“损下益上”。叛逆,通常是孩子对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反叛”,在叛逆的关系中,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为“上”,孩子自身为“下”,“损上益下”即为“上”者,要接受孩子认知、行为、情绪的自主自我的表达,如此而“益下”发展,疏导孩子的对抗行为。其次,从孩子的心身角度,认知为上,行为、情绪表现为下。“损下而益上”,即:叛逆行为在可控情况下,任其信马由缰表达,那么必然会出现碰壁、阻碍,这种被阻碍和碰壁,谓之被“损”,在这样的被“损”的情势下,会促进自我自主的主张(认知)的反思和调整,“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辞),从而促进合理化认知的形成,即为“益”上(认知的合理化)。
四、多样化丰富生活交往内容
现代社会生活,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加剧了个案生活视野的封闭性,尤其是独生子女人口结构环境以及儿童少年“留守”等现实家庭型态,导致的孩子缺乏业余生活的同伴互动、亲子互动,形成的心理现实空间的孤寂,都更容易导致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个案在认知、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上的“偏执 ”。要积极营造和创设丰富的生活环境、生活交往氛围、社会实践体验机会,从而丰富其经验,拓展其思维能力,感受多样化情境,达到引导、疏导情绪,矫正“叛逆”性认知、行为和管理情绪情感表达的目的。
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
一、孩子青春期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对待
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充满刺激和喜乐,也充满忧虑、惶惑和烦恼,学生最需要扶植,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叛逆期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家长的困扰。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二、家长既要信任学校,也要及时观察自己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环境,基本上这么几个,通俗来讲:家庭、社会、学校。所以家校之间的合作,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曾经也是家长,作为家长我觉得第一点要对学校充分信任。学校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教育机构,老师是专职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作为家长来讲首先从心理上应该非常的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当然不能因为相信学校了就不管孩子了,我们也得及时得观察自己的孩子,毕竟学校是一个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组织,无法保证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
三、如何放手,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1)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2)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3)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
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
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
但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第四,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的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成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如果孩子不会叛逆,很乖,说明孩子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长大后会影响孩子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
第六,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由于父母过分的控制,孩子不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认为怎么反抗都无效,慢慢会习得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都无所谓,都不反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变成孤独、冷漠,抑郁的性格。
如何对待青春期叛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