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
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的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篇一:差强人意的故事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从此以后,吴汉帮刘秀打了许多次胜仗,立下不少功劳。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故事里的吴汉心态特别好,我们也要向他学习,这样对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很容易用错,之所以有人将“差强人意”理解成“使人感到差劲”是将“差”字作“不好”、“差劲”解(音chà)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用错了噢~
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篇二:苟延残喘的故事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着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吗?现在赵简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先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心一软,就把狼藏进了书袋。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这时,狼突然目露凶光,狡猾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过我现在饿极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把你吃了吧。”说完就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正在这危急时刻,正好来了一个猎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故事里的狼不报恩也就算了,还打算吃掉自己的大恩人,小朋友们可不能学狼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心地善良,如果别人需要帮助,你要伸出救援的手,但是你也要懂得去分辨好坏,千万不要被表象欺骗,这点安全意识还是必须要有的哟~
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篇三:悔过自新的故事
西汉时期,医学家中以淳于意较为有名。他从小就热爱医术,喜欢摆弄银针、药品。后来,淳于意拜着名医生公乘阳庆为师,学到了黄帝、扁鹊流传下来的医术,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因为医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长安去行刑。
淳于意没有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膝前行孝。他临走时,对女儿们说:“如今父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谁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她听到父亲的话后,非常伤心,更为自己的束手无策而自责。于是,她与父亲一起去了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言辞凄切的信。信上是这样写的:“我父亲担任政府官职时,老百姓都说他廉洁无私,值得崇敬。现在他由于一时不慎而触犯国法,理应受到惩罚。可是我却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受了肉刑之后,手脚断裂了也无法再长出来,那时就是想悔过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一片爱父之情所感动,于是传下一道圣旨,将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汉文帝法外施恩后,觉得肉刑太过于残酷,就索性将肉刑废除了。
故事里的肉刑是十分残忍的,正如缇萦说的人死不能复生,可是好好的一个人要是受了肉刑,就等于是废人了。一个人做错事情了,只要有悔改之心,能够重新做人,我们也该宽容些。悔过自新,从中吸取教训,为以后做对事做好铺垫。
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篇四:闭门思过的故事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得最好的一个郡县。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今陕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几年,他从不到地方巡视。
有一次,有一个部下劝他到下面走一走,视察一下各地县官的政绩。韩延寿说:“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督邮也能明辨善恶,我下去巡视恐怕用处不大反而增加麻烦。”
部下说:“现在正值春忙时节,下去也好看看农民的耕种之事。”韩延寿只好出行。
他刚走到高陵县(今陕西高陵),就有兄弟俩因争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状。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难过,他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却不能救化百姓,结果导致民众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辱,责任全都在我身上,我还是自己退职让贤吧。”
第二天,他就推辞称病,闭门思过。地方官员见他这样,也都深感自己失职。
韩延寿的举动也深深感化了争田地的那兄弟俩,他们两人由互争变为互让,并且主动前来请罪。韩延寿非常高兴,亲自接见,并以酒肉热情地款待,勉励他们知错能改。
这件事让当地老百姓和官员都对韩延寿更加敬重。
从此,在冯翊再也没有争讼之事发生,韩延寿颇受吏民爱戴。可惜,树大招风。
身居要职的韩延寿在朝中受到了御史大夫萧望之的嫉妒与陷害,被盖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遭斩首的刑法。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几千人送到刑场,扶老携幼,攀住囚车,进奉酒肉,痛哭流涕。由此足见他的名望和声誉。
故事里的韩延寿推行礼义,注意礼教感化。他择善行施、公正清廉。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将“治民犯错”归结到“治者”之过而闭门反省,那些推过揽功的官吏应汗颜。也许,他是吹起“问责之风”的第一人。当班干部的小朋友可要多向他学习学习哟~
古代寓言故事及说明的道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