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书泼茶的典故

发布时间:2017-05-26 23:17

赌书泼茶是形容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鸣和、相敬如宾,赌书泼茶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赌书泼茶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赌书泼茶的典故

赌书泼茶的意思

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鸣和、相敬如宾

赌书泼茶的典故

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 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试想,读书本已是雅事,而相知相惜的二人更是在日常中用"赌书"增添生活情趣,即使不慎将茶泼了,仍然兴致不减,余下满身清香,可以看出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之间美满的爱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赌书泼茶的引申理解

三毛曾说过:"一个房间,书多了就会好看起来,这是很主观的看法,我认定书是非常优雅美丽的东西,用它来装饰房间,再合适不过。"同为爱书人的我深感赞同。鲜花虽然娇艳,但易于枯萎,金玉器虽然华贵,但不免艳俗,古玩虽然精致,但过于脆弱。唯有书本,端庄而不失雅致,纤巧而不落充实。

轻推书室的雕花木门,浩如烟海的斑斓映入眼帘,清新独特的纸墨香携同历史智慧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独自站在一片草原,草浪翻滚。张开双臂,让人有一种驰骋通脱的快意。暖风拂过,轻掀书页一角,微露泛黄的纸页,发出"哗哗"声。阳光斜射进书室的角落,在地面上投射出亮亮的影子。沉溺于这样一种静谧安详,随手翻看一本。清茶小茗,掩卷小憩,始有古意。读书是这样静好,爱书的人是娴静的人。

爱默生提倡一种新的读书理念,即读书即读自己。随着书中剧情心情豁然,嘴角含笑,或是愁云密布,低声饮泣,或是因为某一句精辟的话拍案叫绝,顿生一种觅得知音之感,叹一声:"这正是我心里想说的话!"谁说不是在书中看到了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人的影子呢?为书中人物感慨也是为自己感慨,诚如席慕容那一句诗:"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阅历丰富的人对书的理解力更深。他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纸面上的文字,一只眼睛穿透纸背,见过太多的人,看过太多的事,便更能看到书中深藏的那一份深意与沧桑。

很不喜欢那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听便是封建老学究穷酸式的教诲。将读书披上功利的外衣,将书本作为攀上官场的垫脚石,没的辱没了这样一件脱俗的物品。抛开了世俗的杂念,读书更如鱼得水,"游于艺"便是最高境界。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涉猎一番,自由海阔天空的眼界。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一次生命,一种人生,但书本却打开了通向不同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看遍世情冷暖,在别人的心灵里做一回旁观者,或是穿越重重时空见证神秘多彩的历史,或是足不出户饱览名山大川。从书中猛醒回到现实,倒有"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触。正是信步所至世各异,天南地北任我行。岂不快哉!

每个人因为环境与知识构成的差异,所形成的思想认识也便有了差距。那么读一本好书就仿佛与一位智者谈话。荀子说得好:"吾尝终日而思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生命短暂如同白驹过隙,每个人在茫茫人世投下匆匆一瞥。有的人肉身已毁,精神不灭,那些智者把自己留在了书本里,文字便让他们不朽。当你翻开一本,便会看到一位慈眉老者已沏好了一杯清茶坐等你的到来。这样精神上的交流,穿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重重阻隔,书便是一座无形的桥梁。

人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确是让人心明眼亮,但阅读只是提供了一种感性材料,只有思考才能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读书越思考便越觉读书的趣味,同时又会油然而生一种渺小感。伏尔泰有一句名言生动的描述了这种心情:"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且多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这种高山仰止的心情就像置身苍茫大漠,眼见得一片苍凉的壮阔。前人的思想精粹如星河闪烁,让人不禁发出河伯之叹,却也带着一些欣喜的惆怅。如果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普通的尘世之乐,那么"赌书消得泼茶香"便是读书人专属的情趣了。花开蝉鸣,落叶飘雪,星移斗转,换了流年。但不变的仍是那一份爱书的心。孤星寒月,一簇灯火,摊开的书本发出古远的幽香。我独爱这一份宁静。

赌书泼茶的典故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