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2-21 15:13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理解文中体现出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体会课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人称他的这幅作品是“天下第一行书”,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我们今天要接触的这位文学大家苏东坡他一样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今天我们就要回溯到千年之前,回溯到黄州赤壁的那一个月夜,去走近这位宋代的大文豪。

二、“赋”的知识。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他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这个赋就是最早的“骚体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汉代也是“赋”这一问题最兴盛的时期,这时的赋多用于歌功颂德,排比铺张因此被称为“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由于这种歌功颂德的作品出现久了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就出现了抒情小赋如三国是曹植的《洛神赋》。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骈赋、律赋,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并且讲究声律、江淹的《别赋》、向秀《思旧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赋发展到唐代,在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于是“文赋”出现了。

文赋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运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一篇文赋。

三、作者了解。

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明确了要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应该结合作者的生命体验。

那么关于苏东坡的生平大家都知道哪些?

明确: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學傳統,祖父蘇序好讀書,善作詩。父親蘇洵是古文名家,曾對蘇軾和其弟蘇轍悉心指導。母親程氏有知識且深明大義,曾爲幼年的蘇軾講述《後漢書·范滂傳》,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勵兒子砥礪名節。當蘇軾21歲出蜀進京時,他的學識修養已經相當成熟了。

蘇軾學識淵博,思想通達,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圍中如魚得水。蘇軾不僅對儒、道、釋三種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認爲它們本來就是相通的。這種以儒學體系爲根本而浸染釋、道的思想是蘇軾人生觀的哲學基礎。

蘇軾22歲中進士,26歲又中制科優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後奮厲有用世之志。他爲人坦蕩,講究風節,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進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實際效果,他在王安石厲行新法時持反對態度,當司馬光廢除新法時又持不同意見,結果多次受到排斥打擊。他在外任時勤于政事,盡力爲地方上多做實事。他先後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滅蝗救災,抗洪築堤,政績卓著。甚至在貶到惠州後,他還捐助修橋二座。衹要環境允許,蘇軾總是盡力有所作爲。然而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幹。他44歲時遭遇“烏臺詩案”(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七月,蘇軾在湖州任上以詩文訕謗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至汴京後關在御史獄中,至十二月底方結案出獄貶往黃州。因漢代的御史府樹上多烏鴉,御史府又稱“烏臺”,故人們把蘇軾的這場文字獄稱爲“烏臺詩案”。)險遭不測。晚年更被一貶再貶,直到荒遠的海南,食芋飲水,與黎族人民一起過著艱苦的生活。蘇軾對苦難幷非麻木不仁,對加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度來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做到了蔑視醜惡,消解痛苦這種執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蘊含著堅定、沉著、樂觀、曠達的精神,因而蘇軾在逆境中照樣能保持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

蘇軾平生受到兩次嚴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歲那年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至黃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歲時被貶往惠州,62歲時貶至儋州,到65歲才遇赦北歸,前後在貶所六年。蘇軾去世前自題畫像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就其政治事業而言,這話當然是自嘲。但對文學家的蘇軾來說,他的蓋世功業確實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的。雖說蘇軾早就名震文壇,貶至黃州後且因畏禍而不敢多寫詩文,但黃州時期仍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高峰。散文如前、後《赤壁賦》,詩如《寒食雨二首》,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都創作于此時。蘇軾被貶至惠州、儋州時,已是飽經憂患的垂暮之人,但創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藝術上進入了精深華妙的新境界。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瀾。在宋代就有人認爲貶至海南幷不是蘇軾的不幸,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成。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赤壁赋》便创作于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这一段时间里。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这个赤壁很显然也不是孙刘大败曹操的地方,叫赤壁的地方全国有很多,我们福州永泰也有一个。而文中的赤壁是黄州的一处名胜,只是苏轼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了。

“情景理”相交融是苏东坡文章的一大特点。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文一共五段,哪些是写景?哪些是抒情?哪些是阐明道理的呢?

明确:第一段抒情,二、三段抒情,第四段明理,第五段也是抒情。

因为出游,因此在山水之间感叹到人的渺小,也因此发现在时间面前,人又是多么的无力,于是发出了天地间万物“变”与“不变”的感叹,这便是《赤壁赋》行文的脉络。

2、课文分析。

诵读第一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一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景美人喜,飘然欲仙。

提问:应该说赋的特点在这一段中最能够得以表现,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说明一下。

明确:对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押韵“an”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芙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展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诵读第二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二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主人与客人触景生情,放歌吹箫,由乐转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

学生齐读《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吟诗,欣赏朦胧而美丽的夜景,并由此抒发了心灵的快感:羽化而登仙。正当苏轼快乐的敲着船舷哼着歌的时候,犹可人吹箫应和,箫声的悲凉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文章的气氛陡然从欢快转向悲凉。

二、课文分析。

诵读第三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提问:为什么客人的箫声如此悲凉?苏轼正襟危坐的问客人,何为其然也?客人有没有正面的回答?

明确:没有。

提问:客人对这个问题从何说起?

明确:曹操。

客人用了两个反问句,①曹孟德之诗(带过《短歌行》中心);②曹操受困之地(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接着客人继续描述了战场得胜的曹操,他气势如虹(“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风采照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气势之大,风貌之胜,把曹操不可一世的骄纵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之后,最后说了一句“而今安在哉?”不论是作为文学家的曹操,还是驰骋疆场的军事家,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如今却还是灰飞烟灭了,一样被“大浪淘尽”。枭雄尚且如此,而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明确:“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小人物就更加卑微了。

于是客人就悲哀起自己人生的短暂,羡慕起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于是,客人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客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讲到这里,大家就知道箫声之所以悲凉的原因了。

讨论:客人为什么会在游览中突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沉重,生命的短暂?

明确:1、生命是一道无解的命题,从来就没有人知道自己生前如何,死后又如何,所以在生命面前,无论伟人还是平民都是一样的平等、一样的无知。所以,在一个人类穷尽数百代人的时间仍无法解答的一个关乎自身的命题面前,人们通常会感到自己的无力,于是陷入悲哀。2、自然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人类出于自然,最后也将归于自然,在出而未归的这一段时间里,自然就成为人们寄托心灵、放松心情的所在。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人们看到屹立千年不动的高山,看到奔流千年不息的河流,在这种广阔深邃的景象面前,不自觉地就会进行自身与自然的对比,就想大家在海边看海的感受一样,一比之下,悬殊立现。一个人怎么比得过自然呢?于是就有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感慨。

诵读第四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对于客人的“一哀一羡”苏子是怎样表态的?苏轼有没有一上来就表态呢?

明确:没有。

苏轼和客人一样,用问句来回答——“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他问客人了解水和月吗?

提问:苏东坡对水和月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明确:“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苏子借眼前的水和月发端,然后从水的奔流、月的盈虚中看出:从变的方面来看,世界何曾有一分一秒的静止?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来看,江水依然、明月犹在。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变的只是现象,本质是不变的。于是,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苏东坡借山水为喻,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就个人生命现象而言,生老病死,固然有限;但就大我生命本体而言,可以借子子孙孙永无尽期。而立功立德,犹可使生命永垂不朽。这样看来,犹有什么好羡慕长江的无穷的呢?

在接下来,从这种变与不变的哲理中,苏轼从人生转向自然。

天地万物都有主宰,假如不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我们也拿不走。指出了真正的豁达之士,对于世俗的一切要有全舍全弃的容量。

提问: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我们的呢?

明确:“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才是我们赏心悦目,颐养性情的无穷宝藏。

这就是苏东坡对客人回答“一哀一羡”的看法。在苏东坡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就会明白,客人人生渺小的思想其实也是苏轼思想中一直盘桓不去的阴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于封建社会中的文人们来说,当他们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人生短暂的苦闷与迷惘。在“乌台诗案”中的苏轼也一样。这最后的说理,一方面替客人排解忧愁,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豁达的宇宙观与人生观。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一贬再贬,仕途坎坷,却还能佳作倍出成为有宋一代最光辉的文学家的原因了。

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重新把酒言欢,在小船中睡着了。全文一气呵成,“情”“景”“理”和谐交融。

三、总结。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以后历代翻刻不绝。苏轼还以和蔼或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