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毛概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5 08:22

早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这一战略任务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提出来的。同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毛概论文篇一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文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构建和谐文化。

关键词:文化 和谐 社会主义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对新疆文化发展提出,坚持现代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弘扬新疆精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等几点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个概念,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一、和谐文化概述。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术界的讨论至今仍众说纷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文化有层次和类型之分。有的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三大类型。有的则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文化怎么界定,学者的观点也有差异。我认为,所谓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致相当于中文化。中文化再分,又包括语言文字文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以及制度体系文化等不同的类型。至于小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它的范围就更小一些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表现,是反作用于经济的,对经济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主流是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的,和谐思想就成了我们文化的主旋律。但是市场经济又存在着竞争、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从我们的社会现实出发,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认识到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另外,和谐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在坚持以中为主的前提下,同时吸纳国外的很多先进东西,博采众长,把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我国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并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提出构建和谐文化的方案和实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充分运用文化的形式、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融合,具有多元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结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也要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又要兼顾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可性。所以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原则。这里的“人”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民群众是这个社会的中心,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坚持人是目的的基本判断,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关注对人的基本价值的肯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必须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精神文化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表现人的尊严,弘扬人文精神。反对蔑视人、奴役人的错误观念与风气。文化的实质和目的就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2.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充满浓郁的科学精神的文化,科学性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灵魂,也正是精神文化的科学性,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来进行。同时要真实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结合起来,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3.贯彻和谐第一的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利益冲突和矛盾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下,坚持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汲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进行宣传,营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人际和谐的氛围,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贵的共识,确立以和为贵的道德评判体系,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原则。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等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育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毛概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毛概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