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常见的疾病
在养殖泥鳅的时候,疾病是影响泥鳅生长的重要因素,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泥鳅养殖常见的疾病,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泥鳅赤皮病的防治方法
姜堰市梁徐镇曹加凤来电话反映,他家养殖的泥鳅日前出现胸鳍发红继而全身发红的症状,病鳅浮在水面上,不久死亡,每天约死亡250克左右。他问,泥鳅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
从曹加凤反映的情况看,泥鳅可能得了赤皮病。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治疗泥鳅赤皮病,可采用外用消毒药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
外用消毒药:⑴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加水全池泼洒。⑵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加水全池泼洒。⑶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氯异氰脲酸钠加水全池泼洒。⑷每立方米水体用0.2-0.5毫升双链季铵盐加水全池泼洒。内服抗菌药;每公斤泥鳅体重用50-100毫克磺胺类药物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预防泥鳅赤皮病,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碰伤鳅体,苗种下塘前用5-8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或2-5毫克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
泥鳅敌害的防治
泥鳅的敌害很多,如蛙类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鸟类以及肉食性鱼类(如鲶鱼、鳜鱼、鲈鱼)等。另外,农药及公害物等也危害泥鳅。防治方法如下:①池边除尽杂草,并设防护网,以防蛙类侵入,如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捞掉。②入水口须加尼龙网,防止野杂鱼侵入。③在距池水面1米高处设网目较粗的网,防止鸟类侵入。④防止污染水或公害物流入池内。
泥鳅苗种培育期间,主要敌害动物是水蜈蚣,它严重影响泥鳅的成活率。消灭敌害时可将泥鳅移池,用0.02毫升/升鱼虫灵对水全池泼洒。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
一、赤鳍病
1.症状 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肛门发红,接着在腹部和体侧出现红斑,并逐渐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进而在皮肤溃疡部位寄生水霉,引发水霉病。病鱼在水池注水部或近池边水面悬垂,不摄食。
2.防治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水溶液,全池泼洒。或用每+毫升含10毫克~15毫克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的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每天浸洗1次,1天~2天即可见效,4天~5天痊愈。
二、出血病
1.症状 此病是近年来出现的,具体是由哪种细菌引起感染还有待证实。早春至10月易发。病鳅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出血,内脏也有出血,呈败血症症状。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或二氯异腈尿酸钠全池泼洒,或每公斤泥鳅用10毫克~15毫克土霉素拌料投喂。
三、肠炎病
1.症状及病因 水温20℃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膨大,有红斑,体色变黑,肛门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漂白粉或口服呋喃唑酮。
四、烂鳃病
1.症状及病因 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水温15℃以上时鳅体感染柱状屈挠杆菌,引起鳃组织腐烂所致。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粘液,严重者会“开天窗”。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泼洒消毒或口服氟哌酸。
泥鳅养殖常见的疾病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