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期末复习试题
掌握了语文答题技巧后,会让你在语文考试中如鱼得水。在每一份语文试题卷中,你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呢?让我们来做一下这套试题卷吧!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苏教版初一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期末复习试题!
苏教版初一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期末复习试题
现代文阅读
课内语段阅读(20分)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小题1】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4分)
(1)分层:① ② ③ ④ ⑤
(2)层意:
【小题2】选段中几个加点的词语分别指代的是什么。(4分)
(1)“他们”是指:
(2)“此”是指:
(3)“它”是指:
(4)“这些”是指:
【小题3】第①自然段两个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2分)
答:
【小题5】“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任何”等词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小题6】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对不对?为什么?(3分)
【小题7】你对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人了解的有多少?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说他的情况。(3分)
课外拓展阅读(18分)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 ;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 去占领它。
【小题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4分)
(1)满腹经纶:
(2)惊愕:
【小题2】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不超过4个字,4分)
(1) (2)
【小题3】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弟子们的回答让哲学家满意了吗?为什么?(2分)
【小题4】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2分)
【小题5】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2分)
【小题6】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2分)
【小题7】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2分)
语言表达
根据具体的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6分)
【小题1】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小题2】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小题3】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把你了解的有关作者罗迦·费·因格的情况写在下面。(4分)
问题探究。(18分)
【小题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6分)
【小题2】你知道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吗?(6分)
【小题3】本文除了中心论点外,还有哪些主要观点?请概括出来。(6分)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0分)
【小题1】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5分)
【小题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5分)
【小题3】本文第4自然段、第9自然段和末段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分)
【小题4】概括本文的主旨。(5分)
课文问题探究:(12分)
【小题1】“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中“恭喜”一词感情色彩如何?(3分)
【小题2】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3分)
【小题3】课文中论述“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3分)
【小题4】本文作者要论述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顺序?(3分)
改正下面的病句。(4分)
【小题1】国家公务员和在职教师应接受普通话水平考试。
【小题2】艺术团道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问题探究。(16分)
【小题1】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小题2】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什么呢?(4分)
【小题3】为什么说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4分)
【小题4】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你能再补充几个事例吗?(至少两个)(4分)
初一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期末复习试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