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论文范文外科护理

发布时间:2017-02-18 15:12

外科护理作为临床医学护理的主要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一:外科护理实验微课教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字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4年度7月咸宁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的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水平,以及对教学效果个人评价的差异。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授课,观察组护生的各项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护生对教学课程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护理操作水平,并且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更高,值得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课;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一、引言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作为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指导学生对基本操作熟悉以及掌握的关键环节。常规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往往难以实现单向操作的熟练掌握,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引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升[1]。为进一步探究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的应用价值,选取咸宁职业教育学校的70名同年级护生进行研究,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在咸宁职业教育学校进行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技术操作学习的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5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29名,年龄在20-23岁,平均年龄21.4±1.1岁。观察组35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30名,年龄在19-23岁,平均年龄21.6±1.9岁。对照组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每组均配置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可比性。第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安排由教师讲解示范,并在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即在教材中副带讲解相应知识的视频,并提供常见操作问题示范事例的视频录像演示,以及各项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以及细节处理的关键。同时构建校园网络课程,观察组护生在课余时间均可登录此平台进行相应视频的观看,并进行教学点评和意见反馈。授课教师适时在平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释学生的困惑,学生也可将教学视频通过下载至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随时观看[2]。第三,观察指标。其一,根据学生在各项实验考核中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基础操作考试包括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心肺复苏四项。其二,根据两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授课的满意度反馈性评价结果,以教学方式是否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以及促进学习效率并结合课程学习的个人评价的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第四,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第一,通过对两组护生的最终实验操作课程考核,可以发现观察组经微课学习后在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以及心肺复苏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通过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可以发现,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

微课教学观念最初是由美国提出,并逐渐推广到全球高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线以及移动学习,实现实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3]。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小而精的特点,在较短的视频中简明扼要的抓住教学的关键点,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关键的操作步骤,同时因其可在移动终端播放,越来越受到现代的学生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对于一些性格较为腼腆的学生而言,不敢上课提问,以及发表个人看法,往往容易错失老师指导的机会,不利于后续学习。通过构建人性化的网络平台,微课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师生互动渠道,有利于师生间学术的交流,促进学术的交流[4]。本次研究通过从不同实验教学模式在学生外科护理的教学效果观察,可以发现从实验基础操作考核中,观察组经微课辅助教学的导尿术、肌肉注射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77.14%)也显著优于于对照组(62.86%),学生认同度较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辅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现操作考核成绩,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同时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2.

[2]罗文平,赵惠,刘海波,等.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616-617.

[3]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134-135.

[4]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33-36.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二:脊柱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患者安全不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医院管理者极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脊柱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总负责,组员为全科护士,人人参与风险管理,及时发现每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立即纠正,做到每天有检查、每周有汇总、每月有分析。对本月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

②护理风险识别和评估。脊柱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风险来自患者自身、护理人员和环境方面。患者自身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心理状态、健康状态和遵医行为;护理人员风险因素包括风险意识不强、专科知识学习不充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验不足、疏忽细节问题、应急能力差等;环境方面风险因素包括病区环境、护理设施、抢救物品性能等。

③患者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风险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患者就诊2h内责任护士正确及时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重点观察,重点防护,做到心中有数,床头插醒目标志牌(如防坠床、防跌倒、防压疮等)。每班进行评估,做好班班交接,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风险教育,鼓励患者为自己的安全把关,共同杜绝各种医疗差错的发生。入院时告知患者和家属双向查对的意义和要求,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查对环节,积极配合执行规章制度。

④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对护士进行持续有效的风险教育,如分析护理风险案例、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同时实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督促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行弹性排班,增加薄弱时段的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牢固的职业责任,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增加培训的力度,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每日晨会后,护士长到重点患者床前进行护理安全评估,指导管床护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并监督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⑤环境风险管理。完善病区的基础设施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根据脊柱外科患者的特点及需求在病区的走廊墙壁上安装扶手,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做好防滑措施。病床加上防护栏,呼叫器置于患者床头。卫生间加防滑垫、安装扶手、呼叫器。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定制海绵、脚圈、翻身枕等护理用具;高危药品使用红色标识并与普通药品分开放置,麻醉药品加双锁保管,严格交接班并记录,急救物品实行五定管理,确保抢救物品的正常使用。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小结

患者安全不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医院管理者极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任何不规范护理行为都有风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风险要有预见性,只有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术中高频电刀电外科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宋烽,张金凤,蔡小光中华护理杂志2003-08-05

2、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胡德英;刘义兰;代艺;周文娟;喻姣花;鲁才红;护理学杂志2010-09-25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外科护理相关文章:

1.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2.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3.外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4.外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关于外科护理论文

护理本科论文范文外科护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