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
传统杨式太极拳在门派传承中一向认为,太极拳创自张真人(三丰),其源流如《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所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其术本于自然,而为形不离太极,为式十三”。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
民国年间,唐豪先生提出“太极拳之祖,予断为陈王廷者”。加上《自序》中说,“余幼时,见先大父露禅公”以及对“陈长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的解释,于是从二十世纪60年代起,杨式太极拳对其源流的描述即称约1850年左右,第一位陈家沟陈氏拳械的外姓传人杨福魁(字露禅,1799-1872),辞别其师陈长兴,返回故乡永年设教。随即又被荐至北京,出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者的体质,扩大传习范围,适应保健需要,删改陈氏老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编成一套架式宽舒、动作圆润的‘绵拳’套路”(《太极拳发展概略》)。这种源流说包含着一个逻辑推论,即陈式太极拳——陈沟陈王廷创——陈沟世传陈长兴是陈沟人,故必练陈式太极拳——杨露禅学拳于陈长兴,故必学陈式太极拳——故杨式太极拳源于陈式太极拳。很明显,陈长兴宗师只能练陈式太极,亦只能以此传授杨露禅宗师,存在逻辑缺陷。
从唐豪先生的《少林武当考》发表之日算起,太极拳源流之争至今已近百年。目前主要有三类源流说,第一类是唐豪、顾留馨先生的“陈王廷为我国太极拳最早的创始人”说;第二类是李师融先生等人的太极拳北派说(包括博爱千载寺、唐村李氏传承说);第三类则是唐代许宣平说、陈卜创拳说,和通臂拳同源说等等,不一而足。上述各类太极拳源流说的依据主要是文献资料(包括传说与访谈等等)。但因前人的记录也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加上挖掘传统文化(如申遗等)对繁荣地区社会经济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有些地方便在有意无意之间纵容文献作假(最为恶劣的是“真中掺假”)。因此,仅凭单一的文献史料对源流进行分析,势必存在明显的欠妥当之处。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拳术基因”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是否同源。所谓“拳术基因”,就是拳术的“击”之技。由于中国拳术的套路特色及太极拳的自身特点,“拳术基因”体现在套路架构和运行及推手方式与发劲技术三个方面。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一、拳架套路
由于我国从明朝中叶起即形成了武术套路传承的独特模式,使套路成为拳术的物质载体。陈式太极拳起初有多个套路,后演化为一路二路,至陈有本宗师时又分为大架、小架,后来大架又分为老架与新架。新架由陈发科先生兴起,陈照奎先生最终定型。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架构是“弓马步”。“弓马步”源于大枪的四平枪步。陈王廷宗师作为文武双全的前明军人,结合军队训练的枪术及拳法,创编陈式太极拳顺理成章,故“当年披坚执锐,年老《黄庭》相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应是事实。陈式太极拳套路即保留着大枪的许多运行痕迹。直到今天,套路动作一旦想不明白时,只要想象手中有一杆大枪运行,其动作必合于传统规范。形意拳也有化枪为拳的说法。窃以为,枪术是中国武术内劲的重要渊源之一(另一个是中国古剑术)。传说中的“观鹰蛇相斗悟太极,见白猿跳跃得通臂”的仿生说只是后人附会,仿生只对身形有所借鉴,益于健体养生,而搏击术只产生于生死喋血之中。枪为百兵之王,中国冷兵器的巅峰。枪技可分为骑战之枪与步战之枪,步战又分为“步斗之枪”与“战阵之枪”。战阵之枪就是吴殳《手臂录》中所说的“兵枪”,而“步斗之枪”则是“枪本为战阵而设,自为高人极深研几(细微)”(《伦法微言》),在游场较艺、江湖搏杀中使用的独斗之枪,其身法、招式及发劲等都有变化。而陈式太极拳仍保留着“战阵之枪”的核心劲力,在徒手拳架中演变为缠丝劲。现在的陈氏太极枪(梨花枪夹白猿棍),实为“步斗之枪”,乃外传而非原创。
至于陈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以枪为喻就是中平枪与低平枪的区别,通常以大圈、小圈相区别。小架圈小,容易得劲,灵活性好,细微处是胯的开法不同。大架架低难合劲,故得劲时间长。无论大圈收小,还是小圈收紧,最终功夫取决于内劲聚合度,故大架、小架无本质区别。新架比老架更低,手法更加细腻,缠丝劲更难练。现在有许多新架习练者一味追求架低飘逸,却未合住劲,实为空架子。新架缠丝劲一旦全身通透,则必为“名手”,诚如陈照奎先生所说:“练就一身弹抖劲,试看天下谁能敌”。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架构是“川字步”。杨露禅宗师初到北京教拳时,套路按“层次阶进”分为几套,后来逐步形成了动作名称相同,动作要求不一样的一个套路,这就是“练架”与“用架”(杨式小架)。杨澄甫先生定型大架后,太极拳分为“养法”、“打法”二种侧重点不同且互补的练法。养法通过盘架子(套路练习),使修炼者性命双修,功夫深者可练就虚无气势与灵性,有助于技击。而打法则通过功法训练获得“劲力”,在推手与散手的对抗实践中进行锤炼。早期杨式大架的“川字步”明显,身体略微前倾(参见杨守中先生影像),后期套路动作开展,身法中正,运行内敛含蓄,定型时多呈弓步(参见傅钟文先生影像)。由于传承时期的不同,杨澄甫先生的弟子所传套路风格各有不同:权且以四川为例,主要是李雅轩先生所传的115式,动作舒展大方,气势磅礴,可算大架定型中期。就我个人体会而言,演练115式时,其意气变化与暗劲转换的来龙去脉很清楚,初学者极易找到感应。
拳术套路的运行,通常从手、眼、身法、步说起。关于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运行特点,已有许多文章予以说明,诸如“圆裆与吊裆,泛臀与敛臀,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以指领劲与以意领劲”等等,在此不再赘述。在下认为,由于套路的基本架构不同,和运行方式的不同,故产生的劲力也不同。陈式太极拳套路要求缠丝上身,不断炼化缠丝劲,因而领劲动作明显并以此发劲定型。目前,杨式太极拳套路以大架为主,劲力演变为以意为引导的暗劲(此为专指。而形意拳论中的明、暗、化三劲则是指境界),与实战发劲有所区别,故运行要求空虚灵意,贵柔守静。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二、 推手方式
陈式太极拳跟杨式太极拳的推手方式是不同的,首先是搭手姿势的差别,实际体现了“弓马步”与“川字步”的不同。以四正推手为例,杨式是正身方式,以川字步搭手站立;陈式是侧身方式,以弓马步搭手(便于管脚)。由于搭手站姿的不同,推手过程中的挤按发劲方式也有区别。曾有文章说:“观看杨澄甫先生的大捋图像,马步下塌裆劲作得极好,与陈式并无两样,这也体现了太极拳的共性规律”。其实,杨式大捋又称四隅推手,其靠法之外形似“弓马步”,但不是圆裆发力。圆裆“靠”防效果好,但主动攻击作用差。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三、 发劲技术
陈式太极拳保留着古朴的行拳风格,实战发劲与套路发劲是一致的。而杨式太极拳,特别是大架套路只保留了发劲痕迹。杨式太极拳发劲侧重找点,陈式太极拳则不局限于点,而是横扫一片。就发劲方式而言,杨式太极拳有长劲、短劲、断劲之分,还有定步、活步之说。定步发劲多用于推手,一般“听住劲”以长劲发放;为避免伤害,短劲透发一般留有余地。而在比手(散手)中多用活步发劲。下面仅就二式发劲技术进行分析。
1、定步发劲。选择陈式掩手肱捶与杨式搬拦捶两个典型动作进行比较,为方便理解,特以“弹抖劲”进行说明,陈式掩手肱捶“如两根钢条拧裹,丹田内转,弹抖而出”;杨式搬拦捶“如球体压缩,丹田沉聚,惊炸而出”。
2、活步发劲。杨式太极拳活步发劲威力惊人,追求一击定乾坤的效果。无论单拳、双掌,肘击、肩撞,只要“得机得势”,就可一击致命。陈式太极拳保留着许多蹿蹦跳跃动作,有连珠炮之类跟步发劲动作,但与杨式活步发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四、补充说明
1、关于缠丝劲。众所周知,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内劲,传统杨式太极拳只讲“运劲如抽丝”。本人在1994年曾问林墨根先生:“杨式太极拳是否讲缠丝劲?”老师听了一笑,说:在上世纪60年代(大约《陈式太极拳》出版之后),他问过李雅轩先生同样的问题,当时师爷说了句“拾嘛缠丝劲”予以否定。老师是地道四川人,只会讲川普(成都戏称“椒盐普通话”),但老师学来却是纯正的河北腔,这至少说明在杨澄甫先生授拳时期,杨式太极拳没有缠丝劲的说法。
2、套路动作名称。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名称有很大不同,却与戚继光《拳经捷要》中的二十多式相同。武禹襄宗师学拳于陈清平宗师,所传套路名称及顺序与陈式小架多有不同,却与杨式太极拳基本一致。古人都讲尊师重道,即便杨露禅、武禹襄二位宗师是同乡好友,也不会共同将师门所学改得面目全非吧!
3、传统理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中,《十三势论》(亦称《张三丰太极拳论》)是杨式太极拳的理论之根,重要性超过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论》文辞优美,意境隽永,但通常把它作为推手指导理论。杨式门派弟子授业后,老师往往要单独讲解《十三势论》,以此点化弟子,其重要性如同《心经》在大乘典籍中的地位。而《十三势论》在陈式太极拳中不曾提及,陈式太极拳理论方面主要是陈鑫先生的《太极图说》,其余如《太极拳十大要论》,经考证是后人借别派理论托名于陈长兴宗师。《太极图说》是一部鸿篇巨制,但成书时间较晚。另外,从武技的角度来看,《太极图说》的有些论述似有简单问题复杂化、玄秘化之倾向。
从上述分析可知,虽然杨露禅宗师学拳于陈长兴宗师,但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拳术基因”极不相同,故杨式太极拳不是陈式太极拳的衍生转化,而是另有传承。事实上,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都是中华优秀拳种,同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修炼者,也可学习陈式太极拳,了解缠丝劲,体会另一种风格的内劲。陈式太极拳套路符合现代武术体、美、用三原则,有一种阳刚之美。而真正的杨式太极拳也不是只讲阴柔松软。以“大松大软”为例,其实是李雅轩先生晚年提出的一种境界,是一种站在山巅上的明悟。现在,许多杨式太极拳习练者不了解李雅轩先生当年练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一味讲“大松大软”,不愿流汗受累练功,这就背离了太极拳作为武技存在的宗旨。只讲玄虚(四川话“摆玄龙门阵”则如无根之萍,经不起实践考验。
本文从“拳术基因”的角度论证了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源流不同,其实还引申出了究竟什么是太极拳这样一个问题。“太极拳”这个名称,通常被认为系由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标题”而首先被提出来的。现在也有人认为,其“标题”为蒋发宗师所定,太极拳在杨露禅宗师初到京城授拳时叫“绵拳”,直至翁同和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之后,太极拳的名称才广传于天下。现代人对太极拳的定义则称“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太极本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世间万物莫不遵循太极之理,中国传统拳术几乎都结合阴阳五行变化,都要求动静、虚实、刚柔变换,若以“故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为定义,换句话说就是以“运用太极理论为指导的拳术就叫太极拳”,这是不恰当的。吴文翰先生在《太极拳定义的三个方面》一文中提出,定义太极拳,第一个是它的基本原理要按照这“十三势”来编排;第二个是它的形式,包括训练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以舒缓、柔和、文雅的形式展现;第三是社会效应。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完整的训练方法,演练方式老少咸宜。吴先生的定义是目前最完善的一种。但有一点,不能过于严格强化“十三势”编排。因为一“严格”,就会使太极拳的人选范围缩小,并制约太极拳技术的发展(太极八法不能涵盖所有太极拳技法)。敝人认为,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愿意,别人承认”。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拳术要有内劲发放技术,能体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之技术特色,有完整的表演、培训、推广体系。这个体系还应包含哲理、武技、养生三要素。
综上所述,我相信,在浩若辰星的华夏历史上,曾存在过不止一种的古太极拳;我相信,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会产生多种新流派的太极拳。当然,更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中华太极拳能以统一的面貌走向世界,让这颗古老的传统文化之硕果,绽放出更加璀燦的光华!
传统杨式太极拳源流新解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