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刹车技巧
尽管现在车辆基本都配置了ABS系统,车轮抱死等现象得到极大改善。建议在雨天行驶注意控制车速的同时,谨慎使用紧急刹车的动作。下面是jy135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手上路刹车技巧,欢迎阅读。
新手上路刹车技巧
1、刹车技巧之长距离轻刹车
高超的刹车技巧是不给乘车人有冲击的感觉,其前提条件是正确把握前方的道路及交通状况。首先是松开油门踏板,然后根据距离、车速等进行刹车操作。
2、刹车技巧之紧急刹车时要用力踩刹车踏板
20年前的车辆多数没有ABS装置,因此不建议一次全力踩刹车,而是分开2次踩刹车,防止车轮抱死后发生甩尾及方向锁死。但是现在ABS系统已经是车辆的标准配置,因此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全力踩下刹车踏板。
3、刹车技巧之雨天行驶时谨慎使用紧急刹车
尽管现在车辆基本都配置了ABS系统,车轮抱死等现象得到极大改善。建议在雨天行驶注意控制车速的同时,谨慎使用紧急刹车的动作。
4、刹车技巧之转弯时注意刹车的操作方法
打着方向踩刹车时,车辆容易失去重心,因此在进入弯道前应该通过刹车充分地减低车速。但如果来不及减速的话,可根据情况短暂使用刹车。湿滑弯道路面紧急刹车的话容易发生甩尾,可以通过降低波箱档位,利用发动机制动进行减速。
5、刹车技巧之车辆完全停止前松一次刹车
如果我们踩刹车的目的是停止车辆行驶的话,一直踩着刹车直至车辆停止行驶前瞬间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其技巧是在车辆完全停止前松开一次刹车,然后再轻点刹车直至车辆停止行驶。
6、刹车技巧之土路或浮砂路面刹车仍然有危险
不仅是乡村道路,即使是城市的柏油路面,由于城市建设等在道路两旁会堆积一些浮土或沙粒,这时候一定要谨慎使用紧急刹车的操作。
7、刹车技巧之长下坡路段行驶同时使用发动机制动
长时间使用刹车的话,刹车系统会因为发热而影响刹车性能。所以,可以根据路况将变速器的挡位选择在3挡、2挡、L挡(自动波)或3挡、2挡、1挡(手波),不踩油门踏板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
8、刹车技巧之“排骨路”行驶注意凹凸情况
“排骨路”(搓板路)或沙土路的路面有许多的凹凸,车辆通过时车轮会瞬间悬空,这时的刹车不仅容易产生短暂抱死,且容易发生抢方向的情况,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发动机制动吧。
手刹和脚刹一起使用会发生什么
表面上看,脚刹和手刹同时上,是两个制动系统同时工作,能提供更大的制动力。但实际上,这样做只会造成制动距离更长!更容易让车子失控!
这主要是因为手刹制动系统先天不足造成的,由于手刹是纯机械刹车系统,如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拉起手刹(特别是在车速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么,后轮就容易出现抱死的情况!车轮抱死的结果是什么?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只要车轮出现抱死,车子就容易发生甩尾和失控。即使是直线行驶的汽车,也很难避免。车轮抱死时,就等于丧失了横向作用力,说白了就是车轮要往那跑?很难通过方向盘来控制。车子就像疯了一样失控,比如原地转个360度。
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刹车
在紧急情况下,第一动作永远是用力踩下刹车!车子在最短距离内停下来永远是最重要的事!绝对不能同时拉手刹,至于“老司机”说得点刹,也不需要!现在的轿车,基本都带ABS,点刹交给电脑就行。虽然ABS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绝对的不失控(包括车身稳定系统ESP),但你可以放心,ABS的能力肯定比人脚高好几个档次。
当刹车踩到底时,第二个动作就是看后视镜(如果你反应足够迅速的话),目的是观察左右两边、后方有没有大型车辆,比如大型货车。
最后一个动作是如何转向避险?这里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远离大型车辆,怎么样离它们远就怎么开!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不是避免车辆发生碰撞,而是怎么开才能避开大型车辆,比如,左后方有部货车,这情况情愿直接追尾,也不要往左边车道变线!
所以,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同学应该得到了答案,就是手刹和脚刹决不能同时上,在紧急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用力踩下刹车。这才是最安全最正确的选择。
车轮处于什么状态下时制动效果是最好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刹车距离,这也是很多人对刹车认识的误区,以为把车轮刹死(抱死),制动效果是最好的,制动距离也是最短的。这是绝对错误的认识根据简单的物理常识: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而车轮刹死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就是动摩擦。这意味着车轮刹死时,摩擦力并非最大,刹车距离并非最短。
那么问题来了,车轮处于什么状态下时制动效果是最好的?答案是临抱死状态!意思是当车轮处于马上就要抱死,但又还没有抱死这个临界点时,制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而ABS就是为了让车轮实现这个状态而发明出来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的老司机总是会教导我们:急刹的时候不要一脚踩到底!要点刹!只要在踩下刹车时感觉到车轮要抱死,就要稍微松一点点刹车,然后再往下踩,如此来回反复刹。其实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是为了避免车子失控外,刹车距离也会更短。这也是ABS的控制原理,只是车轮是不是要发生抱死和是不是要减少或增加制动力等动作,都由电脑自动识别和控制。
新手上路刹车技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