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如何治疗感冒

发布时间:2017-06-01 14:09

民间有很多治疗感冒的偏方,你知道治感冒的偏方有哪些吗?治感冒我们应该怎么做好?治感冒的偏方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治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如何治疗感冒

治感冒的偏方

偏方一

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偏方二

准备紫苏叶5克,陈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荆芥秦究、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三片。可发汗解表。此方主要治疗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杆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偏方三

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所有材料洗净,同放入茶壶内,用沸水泡10分钟即可。代茶随时饮用。桑叶味甘、性寒。本方疏散风热,可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偏方四

板蓝根、鲜芦根各30克,葛根15克,生甘草5克,鲜姜数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热饮,每日分2次服用。适用于流感高烧、咳嗽。

偏方五

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偏方六

取5片生姜、适量白萝卜片、少许红糖一同煎汤饮服,服后即睡,可治感冒引起的头痛。

偏方七

西瓜去皮及子,用开水烫泡番茄并去皮。分别用纱布绞汁,然后将两种汁液调和,随意饮用,可治夏季感冒发热。

偏方八

鸡蛋1个,冰糖30克,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偏方九

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水煎服。解表散风、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偏方十

葱白250克,大蒜120克。将葱白洗净沥干水,切成小段,大蒜洗净沥干水后,剥去薄膜切片,将二者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每天饮用3次,每次100~150毫升,连服2~3天。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期。

偏方十一

荆芥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解表散风、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感冒喝什么饮料好

1、热柠檬水

柠檬汁中加入砂糖或蜂蜜,再加入温开水即成。柠檬富含维生素C,有抗菌、提升免疫力的功效,有效对抗感冒病毒,尤其是感冒初期最适合饮用热柠檬水治疗。另外,热柠檬水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也适用于风热的感冒患者。

2、梅粉西红柿汁

西红柿汁中加入新鲜的梅粉即成。西红柿汁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C,新鲜的梅粉也富含维生素C,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酸梅可收敛生津,治久咳久泻很有效,可以有效治疗感冒问题。但梅粉西红柿汁不宜多食,因多食损齿、生痰助热,尤其女性经期的时候不能饮用梅粉西红柿汁。

3、热水果茶

杨桃或柳丁、苹果等水果切丁,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30分钟,趁热饮用。热水果茶富含维生素C,可以快速治愈感冒问题。而且,杨桃清热生津,可治风热咳嗽、口疮龈肿、烦渴等。苹果则能生津止渴、润肺、解暑。柳丁果肉滋润健胃,果皮化痰止咳、健脾胃,具消肿止痛功效,有效治疗感冒。

感冒喉咙痛怎么办.

1、全麦面条

吃软面条有利于治疗嗓子痛。全麦面条还富含纤维素、铁、锌、维生素B1、B2、B3和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全麦面包等全谷食物中所含的锌对免疫系统十分关键。“全麦面条+番茄酱”或“糙米饭+蔬菜”都是不错的健康搭配。

2、水

在你生病或咽喉不舒服、发炎红肿的时候,你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来保证尿液呈浅黄色或无色。这样才能保持粘膜的湿润,让它更好地与“细菌和过敏原”抗争,同时也能让身体战胜感冒带来的其他症状。水永远都是首选!你也可以用稍甜的饮品代替,比如:用水稀释的果汁;也可以尝试咸味的,比如:鸡汤。

3、橄榄

橄榄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明代药物学家在《本草纲目》中称其有“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疼”等功效。因此在中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治咽喉肿痛。冬季气候干燥,嚼食鲜橄榄可以润喉、清热、止渴、生津,好处多多。每日嚼食2~3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

4、蘑菇汤

喉咙痛要多吃滋润咽喉的食物,蘑菇汤就是其中的一种。蘑菇中富含的微量元素硒有助白细胞产生细胞活素清除病毒。蘑菇中的葡聚糖是一种可对抗感染的抗菌型糖类。

5、香蕉

香蕉所含的丰富维生素B6有助于抗击炎症,提高免疫力。香蕉与燕麦片等全谷食物一起食用,是抗感冒病毒的“双保险”。同时,香蕉是一种非酸性柔软水果,容易吞咽,不刺激嗓子。如果怕香蕉寒,腹泻的话,可以把香蕉蒸着吃。

治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如何治疗感冒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