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激烈变化、社会思潮急剧变迁,林则徐在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紧要关头,领导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同时又带头了解西方和学习西方。成为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林则徐,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论文林则徐范文一: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1959年,郑君里、岑范执导的电影《林则徐》被搬上了银幕。
林则徐1785年生。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当时鸦片问题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 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禁烟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此后林则徐开始了大量的收缴鸦片的工作,至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如此巨大的数字,要是这些鸦片都被国人吸食,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后果。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道光帝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并将其革职。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如此重要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了多少爱国之士。如今我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只能说句:林则徐爷爷,您安息吧!您的壮举让我们的祖国从软弱无能变得坚强如钢;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挺起脊梁!
近代史论文林则徐范文二:中国近代史大纲读后感
蒋廷黻先生一生留学十年,执教十二年,从政三十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是一位近代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担任过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作为近代史研究的鼻祖,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师从于他,这才有《中国剑桥晚清史》这本著作的问世。他主张兼重中外历史,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近代中外关系变化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看法。
这本书是蒋廷黻先生关于近代史研究的代表作,内容从鸦片战争写至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书中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历史材料的堆砌,甚至没有多少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这小小的,才五万余字的一本书,都是蒋先生思虑贯通后所得的精粹,对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审视和省思,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作一梳理,探究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蒋廷黻先生对人物评价客观而全面,与教科书上的评价更是不同。对于清末海军名将刘步蟾的评价,他是带有贬义的,这与各种官方的说法不同。在黄海大战时中国的北洋舰队本强于日本海军,却败于战略战术上。这是因为刘步蟾非常胆怯,在海战中下令倒置了原先的“人”字阵势,让自己坐镇的“定远”舰居后以图自保,如此一来阵线混乱,船员慌惧,这才导致了全线的溃败。我也认同蒋先生对他的评价。
而对于曾国藩的评价,蒋先生在他的守旧和革新之间的权衡中分析的面面俱到。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这就说明他是一个忠君之人,所以他才会率领湘军屡败屡战,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在同治年间清朝出现一股中兴的气象,他觉得清政府尚有药可治,所以他决定要革新,学习西方文化,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开始。他的这种改革具有局限性,但也为之后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因此更多的有识之士才能在探索西方的道路中不断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对于李鸿章,蒋先生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蒋先生认为李鸿章是“中国19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李鸿章的眼界确实要比平常人高很多,他领导洋务运动求西学以图存;他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初年就看清了日本日后必成中国大敌;他改革前清的科举制度,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他主张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于沿海的国防及腹地各省的开发以保国家大势。李鸿章是治世之能人,但无奈他是站在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的立场上,所以他为清政府所作的一切无非是这个没落的王朝的垂死挣扎,面对这样的政府,他也没有能力让这个政府变得强大,不再懦弱。
蒋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正因为中国人的自大,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不觉得有联络外邦的必要,并且认为外国是蛮夷之邦,布置礼仪廉耻,与他们往来没有好处。因此只采取“一口通商制度”。这种自大的思想,导致了闭关锁国,中国人沉迷于自己的理想乡中。当西方国家开始运用机械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当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国家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以及拥有一定的科学思想,而我们的祖先还在那里作八股文,讲阴阳五行,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当中国人沉迷于康乾盛世的美好生活,而西方国家已经迈向机械化的工业革命。也许是因为18世纪以前的中国太强盛了,进而导致了中国人的自大,不屑于与他国进行外交来往,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外界交流,因而当国外的机械化工业革命欣欣向荣时,中国依旧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活。当时的中国好比是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无知而又自满。当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的坚船利炮开向中国时,自大的中国终于在梦中惊醒过来,才了解到国外的现状,才能深深地了解到自大所带来的是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了解到当时我们的自大所带来的后果。如果当时清政府没有采取闭关锁国,没有这种自大的思想,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外国侵略,也就不会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不过这种想法没有半点实际意义。
而在书中的开篇蒋先生总结了三个落伍的导致中华民族近代一系列难关的原因,更是进一步提出中华民族的根本性问题:
1.“中国人能近代化吗?2.能赶上西洋人吗?3.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4.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并且蒋先生还列举日本、俄国和土耳其三国都通过接受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而复兴富强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能接受近代文化的国家必致富强的观点,从而得出了要研究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要研究每个时期内民族如何抵抗帝国主义的压迫的方法。只有分析抵抗的成败程度和原因,在吸收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才能为往后的建国之路作出指引。难道蒋先生说的不对吗?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去做的吗?这也说明了蒋先生的眼界与常人不同。而蒋先生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事件、人物心理分析透彻,把握得当。
在蒋先生的眼里,鸦片战争只不过是一次意外的战争。英国在一开始只是想与中国通商而已,它并没有别的意思。然而清政府却多次把英国拒之门外,而之所以拒绝则是因为清政府受其封闭固守的旧思想影响太深了。近代邦交也因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大机会。可是,清政府却偏要把这个大机会视为大困难,而且要一次次地将其恶化,最终才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可气愤的是,这一仗并没有打醒这个清政府,落后与挨打的原因在事实的包围中越来越清晰了,清政府在战后二十多年才觉悟、肯接受现实。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大多数的英国人都扮演着友好商人的角色,可在清政府的眼中他们就是侵略者。有的时候是清政府想得太多,所以才苦了自己,也苦了国家。林则徐虽然是爱国之士,目光看得远,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对于改革的事也不肯公开提倡;琦善也看出改革的必要性,但是他提出了改革却没有一个人来支持,改革之事也就不了了之。所以当时缺乏的就是坚定自信的改革者,这也阻碍了我国改革的进程。
二、思维清晰,由简到繁。
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外患、内忧以及两者结合的复杂局面。外患多了,人民苦了,也就开始运动了。然而不断的运动都只是走着循环的模式:建立封建帝制。于是再探求另一出发点:有外患就要自强,于是就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曾国藩就是这一个时期的关键人物。可是他与其他改革者的改革都是不彻底的,时代也不允许他们彻底。再后来,士大夫们的轻举妄动是当时的局面变得更加的复杂。中外之间也产生更多的摩擦,从而导致战事不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甲午战争。而正是这一战,才开始让清政府和老百姓们清醒了。
三、重人事,轻过程。
整本书虽然清晰地罗列了中国的近代史大纲,但是较多地是注重分析事件与人物,而对其过程则只是轻描淡写。因为开篇时蒋先生就提到要分析抵抗方案的成败原因。如李鸿章领导的自强运动的失败在于仅限于物质方面,并不彻底;康有为的变法运动的失败在于顽固势力的雄厚,义和拳运动是最失败的在于它反对西洋化、近代化;而孙中山的救国方案之所以成功,对近代化有深刻认识并且思想新颖。
大体来说,在蒋先生的近代史论述中,他比较推崇的是中肯的务实者,他们在外交中权衡利害,能委屈求保存,在实际中推行过洋务、维新,经历过实践的波折,眼光清醒,随机应变。相反,蒋先生对于士大夫阶层抱批评态度,其中有抱残守缺、不通时务、徒逞尊严、反对新政的迂腐士大夫,有对形式的危险估计不足、对于革新缄口不提的清流精英。
虽然蒋先生对近代史这段时期的评论与许多人不同,但他书中讲的很多都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也是值得我们所肯定的。从这段历史当中,我们从巨大伤痛中吸取了教训,并努力获得了今日的一切,使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希望我国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要再次被教训与物质所迷惑,对于所有的一切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道。
近代史论文 林则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