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政策
我国钢铁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6年钢铁行业运行数据
运行数据
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37万吨,同比增长1.2%,上年为下降2.3%;钢材产量113801万吨,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焦炭产量44912万吨,增长0.6%,上年为下降6.5%。铁合金产量3559万吨,下降2.8%,降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10843万吨,下降3.5%;进口1321万吨,增长3.4%。铁矿砂进口102412万吨,增长7.5%。焦炭出口1012万吨,增长4.9%。
钢材价格继续回升。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9.48点,比上月提高11.23点,同比提高44.13点。6.5mm高线、20mm中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424元/吨、3630元/吨和4731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342元/吨、408元/吨和453元/吨,同比上涨62.9%、89.7%和89.8%。
行业展望
从行业供需的角度来看,供给方面,随着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严格执行,以及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的推进,预计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将进一步下降。需求方面,受2016年9月以来的政策调控措施影响,预计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幅走低,将明显削弱2017年的用钢需求;国内钢材产量也将有所下降。
受国内铁矿石需求下降以及主流矿山扩产影响,外矿价格持续上涨的概率较低;但受人民币贬值,以及海运成本波动影响,国内钢铁企业铁矿石采购成本将有所波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亦将导致煤炭(焦煤)价格大幅上涨,且短期内煤炭价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7年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上升趋势将对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形成挤压。
分区域来看,布局在沿海(河)港口,铁路干线或矿山(铁矿、煤矿)附近的钢铁企业运输成本较低,具有运输成本优势的钢铁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经济发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区域用钢需求旺盛,主要下游市场布局于这些区域的钢铁企业销售情况良好,整体信用风险较小。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丰富的产品结构钢铁企业抵御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相对强,信用风险较低。热轧产品的毛利率高于同类型冷轧产品,且热轧工艺毛利率相对稳定,因此以热轧产品为主的钢铁企业具备较高的信用质量,而以建材用钢以及中厚板产品为主导的钢铁企业信用质量较弱。
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看,2016年以来,受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下游需求超预期增长的影响,国内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多数企业偿债能力大幅提高,现金流量和收益质量均出现一定程度好转;但在供给侧改革及兼并重组的影响下,未来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分化将日益明显。
去产能进一步推进
坚定去产能基调不动摇,态度依旧坚决。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表态,2017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明确的“地条钢”整治期限,将清除“地条钢”上升到“政治任务”高度。目前,12个督查组已经赴各地就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打击清理“地条钢”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早在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也明确要求:2016年全面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符合《铸造生铁用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铸造高炉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钢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专项行动中,要求依法严肃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包括采用中频炉、工频炉进行炼钢的企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依法采取断电、停水、停止贷款等措施,坚决予以取缔。
由于是不合规产能,“地条钢”的生产极为隐蔽,且利益链条复杂,难以有准确数据明确统计。Mysteel曾调研了全国70家中频炉钢厂,估算2015年全国中频炉钢厂的粗钢产能约1.1-1.2亿吨。
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推进,2016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相关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梳理核查,对存在“违规新增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已退出产能复产”的三类情形企业,要提供详细的名单,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处置方式、整改时间等处理意见报送有关部门。旋即全国各地刮起“地条钢”整治风暴,江苏、山东、四川、河北、安徽、辽宁、湖北、甘肃等多个省份展开彻查“地条钢”的行动。粗略估算,合并涉及中频炉产能近亿吨。
对钢铁行业来说,清除“地条钢”意义重大。取缔“地条钢”等落后产能,清除市场违规行为,为正规钢铁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不过从产量规模来看,“地条钢”的产量在全国钢铁产量中的占比并不高。据Mysteel的测算,中频炉实际产量波动很大,2016年2月初,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艺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了去年下半年,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钢材价格居高不下,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预计2016年中频炉钢厂的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不足全国钢铁产量5%。从这个角度来说,“地条钢”的排查行动对钢铁行业实际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一方面,中频炉实际产量占比并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中频炉生产的也并非“地条钢”,不会被彻底拆除。因此,我们认为,清除“地条钢”并不会对钢铁价格带来上升压力,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供需失衡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逆转。
2017年钢铁去产能工作将逐步进入“深水区”。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从化解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种质量等5方面提出了引导性的调整升级目标。特别地,“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要在2015年11.3亿吨的基础上压减1-1.5亿吨,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力争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5年34%提高到60%。
2016年下半年钢铁去产能进程明显提速,2016年10月底已经提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展望2017年,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表示,2017年压减产能不少于2016年,将是钢企去产能攻坚克难的阶段。从前期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2016年钢铁去产能主要去除的是无效产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出清的过剩产能中有效产能的占比将逐步提升,产能压缩对产量压缩的传导效应将越来越显著,钢铁行业去产能进入“深水区”。
钢铁行业未来基本面情况
从产业链角度看,钢铁行业属于中游行业,上游成本主要为铁矿石、煤炭、动力(电力)等,钢铁的下游应用广泛,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几乎所有行业中被大规模使用。
成本端
钢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焦炭、动力(电力)等。其中铁矿石约占钢铁整个行业成本的一半。以鞍钢集团为例,铁矿石约占钢铁生产成本的46.2%,煤炭、焦炭约占钢铁生产成本的25.1%,动力(含电力)约占钢铁生产成本的8.9%,合金等其他原材料占钢铁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小。从构成来看,铁矿石和煤炭是钢铁企业最大的生产成本,因此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波动会对钢铁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
近一年来,作为钢铁产品主要成本的焦炭、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涨幅甚至远超钢铁成品价格涨幅,严重蚕食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2016年全年,柳林4号焦煤车板价从600元/吨上涨至1630元/吨,涨幅达172%;铁矿石价格指数从161上涨至280,涨幅达74%。钢铁成品方面,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年初58上涨至年末100,涨幅达71%;螺纹钢价格指数从年初58上涨至年末94,涨幅达63%。
煤炭价格方面,我们在前期报告《改革元年:煤炭债回顾与展望》中对2017年煤价的走势进行了一定的预判,我们认为,政策层面存在一个心理价,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的波动由市场自发调节,而超过该区间的,则由行政政策加以束缚。在未来下游需求大概率维持稳定的背景下,我们预计2017年供给端政策会采用相继决策的策略,即区别对待,符合相关要求的先进产能煤矿放开330天生产,而安全设施未达标的矿井严格执行276天限产政策。如果政策符合预期,煤炭价格会从前期高点有所回落,但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明确表示,要把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稳定在550-600元/吨左右。
铁矿石价格方面,高品位矿在结构性紧缺、大矿山寡头垄断、汇率贬值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矿价走势相对复杂。大矿山寡头垄断格局使得矿山在产业链中定价话语权相对较大,在钢价不跌的情况下,矿价很难出现单边下跌行情。
需求端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基建、地产、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是钢铁行业主要的下游需求端,占整个钢铁行业需求的约85%左右。其中基建和地产需求最大,两者合计占比超过钢铁总需求的一半;其次为机械行业,占比在20%左右;汽车和家电行业的用钢需求也较大。在金融危机之前,造船行业也是钢铁的需求大户,但是金融危机之后,造船行业迅速萎缩,其对钢铁的需求亦随之大幅减少。
2016年在国家“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情况良好。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四季度增长6.8%。同时受益于较为宽松的货币及财政政策,2016年房地产、基建、汽车等领域投资呈现回暖态势。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02,58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90%,房屋新开工面积166,9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0%。同期,基建投资完成额152,011亿元,同比增长15.80%,增长速度较快。整体而言,2016年受益于下游房地产、基建投资的增长,钢铁需求出现好转,钢材价格大幅回升。
展望2017年,钢材的下游需求又会有什么变化?作为钢材最大的需求端之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规模持续扩张,但自2013年之后,基建投资增速呈现整体下行。2016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由2016年6月的20.33%大幅下滑至2016年12月的15.80%,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基建仍是政府“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但同时考虑到当前基建投资规模基数较大、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行,以及PPP项目的持续推进,基建投资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但出现超预期增长的概率较低。
作为钢材另一重要需求端的房地产行业在2017年的投资增速也将面临放缓。2016年下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明显放缓,4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达21.40%,为全年增速最高点,而到2016年末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下降至8.10%。如果后续没有有力的刺激政策推出,2017年地产投资增速较2016年大概率将有所下降。
从政策面来看,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也有收紧的态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提示我国经济或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L型走势,且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去年9月30日至10月5日,短短六天时间内,南京、厦门、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北京、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佛山共计14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2016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2017年中国楼市的发展方向,未来政府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房地产大起大落。在决策层希望楼市回归“居住”本质的背景下,政府大规模刺激地产投资的可能性较小。
机械行业对钢铁需求的带动预计不会太大,家电的发展也将保持平稳。汽车产销量增速在2015年9月触底后,近两年开始迅速反弹,截至2016年12月产量累计同比增速达13.10%,销量累计同比增速达13.65%,实现较快增长,未来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点,有望拉动钢铁需求,不过受限于行业整体钢铁需求有限,带动能力也存在一定上限。
进出口方面,我国一直是钢材的净出口国。根据最新数据,2016全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0,849万吨,累计进口钢材1,321万吨,净出口9,528万吨。但是从单月数据来看,我国钢材出口量从8月份开始,同比一直处于下滑趋势,12月单月出口量同比下滑26.8%。随着加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中国钢材出口面临一定挑战。
整体来看,预计2017年“稳增长”的目标实现大概率会由基建发力来带动,而房地产投资将有所放缓,需求较2016年或将有所回调。但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在L型经济的底部,未来经济大幅下滑可能性也不大。
2017年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任务
一、2017年去产能任务仍然很重
参加上述大会前不久,辛仁周刚刚参加了关于去产能的大督查,他表示,去年的45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给出最终数据。辛仁周表示,钢铁行业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去除1.5亿吨产能的目标,原计划将在头三年完成大部分的去产能任务,今年将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任务仍然很重。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年前也曾表示,2017年去产能的要求会更高,压力也会更大,发改委正在编制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方案。
从目前已公布去产能目标的十余省份来看,2017年去产能的任务仍然很大。比如,河北明确要求:“去”字为先、钢铁为重,决不违规新增一吨钢铁,年内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完成4家“僵尸企业”出清,同时压减煤炭产能742万吨、水泥110万吨、平板玻璃500万重量箱。
根据山西省去产能目标,2017年将实施减量置换、减量重组、提高单产、减人增效,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退出钢铁产能170万吨。此外,根据国资委的部署,2017年中央企业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展去产能工作。还将完成300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完成500户特困企业专项治理。
二、彻底出清“地条钢”
辛仁周在上述会议上表示,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重点是出清“地条钢”、对违法违规产能严格执法、处置僵尸企业三个方面。作为无牌照、无资质的违规产能,地条钢是指使用劣质废钢铁,经过感应炉等熔化、没有连铸连轧,浇铸在地面成型的炼钢产能,这种产能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隐患。
关于“地条钢”的产能总量,官方尚未给出具体数目。全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主席赵喜子此前表示,目前“地条钢”产能在8000万吨左右,2016年“地条钢”产量大概在5000万吨,2017年将有望“消灭”这5000万吨“地条钢”产能。
辛仁周参加了去年底国务院派出的对河北地区“地条钢”的调查组,根据他的观察,“地条钢”首先要解决的是各地的认识问题。辛仁周介绍,从去年9月份开始,去产能部级联席会议就要求中钢协等部门到江苏等地去摸底“地条钢”的数量。“由于有些方面不配合,一直难以摸清,查一次一个数,再查就又冒出来一些企业。”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对‘地条钢’问题的认识严重不到位,没有国家整体利益的大局意识,只要能为地方带来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就纵容甚至保护‘地条钢’。‘地条钢’查了很多年,发了很多文,一直难以彻底打掉,甚至越打越多。”他说。辛仁周表示,今年6月底前将彻底出清这数千万吨产能。
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2月17日也重申要在今年6月30日以前,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
三、“执法要严”
辛仁周表示,钢铁去产能的第二个重点是,综合运用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标准,严格执法。“目前已经有了多项规定和标准,最重要的是执法要严,今年不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强制性标准前面一律平等,只要有不合规范标准的,必须停下来改造,停改后仍不达标者,则予以关停。”他说。
他透露,工信部联合十几个部门制定的《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会签中,完成后将印发各地。其大体内容也是要求各个相关的执法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切实使不达标的产能退出。
根据此前工信部公布的该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将以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通过完善综合标准体系,加严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推动建立法治化、市场化产能退出机制,争取到2020年再退出一批产能。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的规范管理正在向“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方向转变。
自2012年启动开展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以来,工信部共分三批公布了304家规范企业,约占全国粗钢总产能的90%。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这一名单将是区分钢铁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不过此前这一名单一直是“只进不出”的状态。
然而,2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拟撤销规范公告的35家钢铁企业名单。据悉,结合去产能工作,规范企业的动态调整将形成三类名单,包括撤销规范公告企业名单、需整改企业名单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其中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国家明令淘汰装备,将列入去产能任务整体退出,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执法监管中责令停业关闭及以上处罚,停产超过1年以上等情形的企业,予以撤销规范公告。对存在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执法监管中责令整改等的企业,列入整改企业名单。对列入整改名单的企业,如果下一年度再出现需整改类情形,直接撤销规范公告。
辛仁周表示,第三个重点是处置僵尸企业。根据其调查,很多企业处于停产或是偶尔生产的状态,其产能仍在,但企业连年亏损,负债率非常高,其维持不死的主要输血来源是地方财政和银行信贷。
“这需要各个相关方的极大配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让这些企业退出,地方政府不愿意,银行不愿意,投资者股东不愿意,企业经营者不愿意,企业职工也不愿意。今年将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些僵尸企业的问题。”他说。
2017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政策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