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发布时间:2017-06-21 22:29

导语:什么是事故赔偿?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交强险赔偿的损失,由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对于标的车及标的车上人,标的车驾驶员的赔偿由车损险,车上人员和驾驶员座位险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17年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如下

1、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计算方法

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 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 死亡赔偿金采纳了系“继承丧失说”,并非精神抚慰金,其计算公式为:

(1) 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 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 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2、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

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第二等,农村居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 普遍的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在同一个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标准来赔偿,应该说有问题,但这是规定。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没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

3、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赔偿原则

第 30条规定的就是特殊情形下的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标准。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不一致的计算方法,受害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如果低的可以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赔偿,尽可能的给受害人多赔偿一些。

4、实际赔偿的金额的确定以及一次性赔偿原则

第31条规定的是实际赔偿的金额的确定以及一次性赔偿原则。 这条说什么呢?就说第19条至第29条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赔偿项目,对于这些人身损害赔偿项目都要实行过失相抵,就是司法解释第2条当中提到的,按照《民法通则》第131条以及本解释第2条的规定,实行过失相抵。凡是赔偿权利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都应当实行过失相抵,分担损失。

5、选定受诉法院

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地的标准计算,因此受诉法院地的选择与死亡赔偿金的数额有密切联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法院管辖规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当事人在起诉前可查阅当地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选择标准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辖更为有利,在选择受诉法院时同时需考虑诉讼的成本,如路途远近、赔偿标准的差异比例、在当地诉讼是否方便、地方性保护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6、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及分配

由于交通事故致人的非正常死亡,不但造成该公民生命的丧失,同时也给死者亲属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表现在物质上的极大损失,而且精神上的创伤及痛苦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一个人的生命是无论用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对死者亲属的精神伤害和物质损失又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法律在处理交通事故中规定了死亡赔偿金,还是考虑到上述因素,从实际出发,对死者亲属精神上受到的痛苦以金钱补偿的形式进行安慰。这不仅是一种抚慰,而且在道义上也是对肇事者不法行为的谴责。它反映了法律对生命权的保护得到了加强,也是对生命权予以重视的表现。同时,有的死者生前或以后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其死亡造成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下降也是客观存在的,给予一定的死亡补偿费,也兼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性质。 由于死亡赔偿金兼有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的双重性质,对于该款项的分配,应当依照立法上设立该款项的目的,并结合我国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领受人的范围和分割原则。领受人应确定在死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的范围之内,因为他们所受到的精神创伤及物质损失是最大的,同时由于死者的非正常死亡,造成了家庭的残缺,对于生活、工作等方面影响最大的,也是死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至于具体的分配比例,只能确定一个原则,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按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应以安定死者家属的生活为主,精神补偿为辅。死者的配偶及与死者死亡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应当多得,与死者死亡时没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即可。

7、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举证

如果交通事故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其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案例分析一】:

机动车被盗后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案号】(2011)洛民终字第2196号

【来源】《道路交通事故索赔指南与赔偿计算标准》

【基本案情】

2009年1月24日19时20分,豫C17628号现代轿车沿S238省道洛龙区路段由北向南行使至113KM+905.70M处时,与赵某驾驶的豫CH5727号车前部迎面相撞,造成两车受损、赵某某及车上乘客赵一某李某三人受伤的交通事故。经查,豫C17628号车驾驶人负主要责任,驾驶人逃逸,该车系被盗车辆,车主为宜阳县某某管理局。偷车案尚在侦查中;赵某某负次要责任。

【裁判要旨】

宜阳县某某管理局所有的机动车在参加完交强险和商业保险后丢失,后发生交通事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宜阳县某某管理局不存在任何过错,所以对此次交通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车辆被盗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免责事由,保险公司不能就机动车被盗而主张免责,仍应该在保险额度内履行赔偿责任,事后可向责任人追偿。

【案例分析二】:

酒驾案件中部分侵权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如何认定?

【案号】(2018)一中民终字第3753号

【来源】《道路交通事故索赔指南与赔偿计算标准》

【基本案情】

2006年3月29日21时40分许,被告程某酒后驾驶其所有的“飞度”牌小型客车由西向东行使至大件路桥梁厂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相撞事故,造成在被告车内副驾驶座位上的韩某当场死亡,被告车辆损坏,对方机动车当场逃逸。经查,韩某在此次交通事故中无责任。

【裁判要旨】

由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其车内乘车人死亡,若交通是个相对一方当事人逃逸,并未查获时,法院会基于被告具有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这一明显违背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根据其过错程度,判处其对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该案例中,被告程某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车内乘车人韩某颅脑损伤死亡,鉴于此次交通事故的相对一方当事人逃逸,至今未被查获,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尚未对被告作出明确的责任认定。但是,被告程某具有酒后驾驶机动车这一明显的违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因此对韩某车祸致死损害后果发生负有过错,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韩某死亡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告应予适当赔偿。韩某在明知被告酒后驾车的情况下仍然乘坐该车对损害的发生亦有过错,故可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