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相关话题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复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羸弱(léi) 悲怆(chuàng) 妄下断语(wǎng)
B. 吞噬(shí) 疮痍(chuāng) 面面相觑(qù)
C. 遒劲(jìng) 剽悍(biāo) 浑身解数(xiè)
D. 脑髓(suǐ) 枉然(wǎng) 锲而不舍(qiè)
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 不前。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 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 改造 B. 改善 C. 改进 D. 改动
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 为量词。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
A. 一张白纸 B. 一床棉被 C. 一块抹布 D. 一把椅子
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A. 他 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鲁迅——《呐喊》 B. 《伤仲永》——王安 石——北宋
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9. 默写(7分)
(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2)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木兰诗》)
1 0. 名著阅读(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 》。
三、语文运用(4分)
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 。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2分)
(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数刀毙 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
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 ,前后两次交代了 ,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9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
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