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进补
进补指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份进行补充的一种方法。(通过进食来补益身体)。那么,冬季如何进补?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由于季节原因,立冬过后,自然界的阳气会有所不足,所以在起居调养方面,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因此,立冬后的起居调养要以“养藏”为主。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俗语常讲:“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话点明了冬季养生饮食中的一大要点,那就是“冬补”。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此时受寒冷气候影响,会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在补冬的同时,需要注意不要盲目进补,应以温补为原则。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冬季进补养生三大禁忌
进补不能盲目
不少市民对养生的认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随意进补膏方、阿胶等保健品,或者盲目补肾,专吃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之所以会有这些误区,原因在于市民不了解医学的基本原理,不了解自身状况,也不了解药物的药效、毒性等。
现在人营养过剩的比较多,真正需要进补的并不多,加上是药三分毒,市民在冬季养生时,一定要掌握一些中医学基本知识,辨清自己的身体症状,然后对症选择进补及养生方式。
进补先分症状
按照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人生病时有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多种症状。其中寒证、热证不需要进补,虚证需要进补,实证不能补。即便是需要进补的虚证,也分阳虚和阴虚两种,进补的方法也不一样。
阴虚体质外在表现为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不耐春夏、舌红少苔、少眠,在养生上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远离肥腻食物;阳虚体质外在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冷,四肢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胖,可以通过食用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等食物来调理。
补肾也要分型
补肾要分清自己需要的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或者是阴阳互补。如果是补肾阴,可以选择玉竹、石斛、肉苁蓉、山茱萸、枸杞等药物;补肾阳可以选择鹿茸、肉桂、附子、肉苁蓉等药物。阴阳互补最好是用龟鹿二仙胶。
最后,他提醒市民不要迷信名贵药材,因为药分寒凉温热四气和甘酸辛咸苦五味,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不能随便食用。比如冬虫夏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儿童、孕妇、感冒发烧及脑出血的人就不能用;阿胶可以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但它有碍消化,有让人不思饮食、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的副作用。
不少市民选购一些中药材煎服、泡茶、浸酒或研粉来补益身体。中药质检部门由此提醒消费者,街头无证药贩兜售的中药材有的是以假充真的伪品,当心上当受骗。
冬季进补注意四大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
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1、是气虚症,常见症候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此症可选用人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西洋参、黄芪、党参、山药等。
2、是血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此症可选用补血露、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当归、阿胶、龙眼肉等。
3、是阴虚症,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此症可选用大补阴丸、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药物。
4、是阳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此症常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鹿茸口服液、龟龄膏、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服用补药还须注意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虚弱、胃纳呆滞、胸脘满闷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类,以健脾助运。
另外,若患者有表邪(如感冒)在身,一般宜先清后补,以免助邪或留邪为害。
冬季如何进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