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1 23:52

物流金融是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它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业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合作能达到“共赢”的效果。它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与对策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与对策全文如下:

1引言

现代物流金融的主要职能表现在融资、集中结算和物流保险三个方面。物流金融中的融资业务操作方式可通过银行贷款、票据或证券融资、实物融资、技术融资以及设立各种物流基金等,主要有存货仓单质押、保兑仓、融通仓和物流授信四种形式。集中结算是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替客户收付款,包括汇款、托收、票据、汇款、信用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所提供的服务。结算业务包括国内和国际业务。国内包括木票、支票、汇票与汇款;国际包括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形式。

2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2.1发达与不发达国家的物流金融

世界上最规范的物流金融体系是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美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基于个别物流职能活动的存货信用阶段到基于物流产业链的物流金融阶段到现在的基于整个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阶段,物流金融也从最初的点解决方案发展到注重跨供应链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面整合方案。

在欧洲荷兰,物流金融的发展不但方便了客户,而且节约了时间和成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及金融行业运营效率。物流金融涵盖主要金融业务,如合同支付、担保、发票服务和电子单数字化等。德国DHL作为世界级的物流供应商,成立DHL商业银行,为欧洲和世界范围提供网上购物、资金结算等金融业务。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物流金融业务体系和制度不是很完善,开展业务的时间也较晚。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外汇管制与利率限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显著的成木损失。发展中国家要消除金融抑制需要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合理、有效的金融深化实践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会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2.2中国的物流金融模式

国外物流金融服务主要的推动者是政府或金融机构等,而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起更多的物流金融推动者角色。物流金融服务总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业务外,有的可能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一些金融服务,运作更加复杂。

2.3物流金融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物流金融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物流金融当前的发展现状,笔者对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第一,从流通型需求向生产型需求发展。最初对物流金融业务有大量需求的主要是流通型企业客户,足够的固定资产使他们很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随着物流金融可操作性增强和便利性提高,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也开始分享和参与物流金融业务。

第二,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物流金融的参与者正在从三方物流向四方物流发展,即从融通商、保兑商与物流相结合的形式向银行、供应商、贸易商、监管方四方合作形式发展,而且参与者有增多的趋势。

3北京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探索

北京聚集了不同规模、数量众多的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如何继续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集聚的优势?这些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该以何种方式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以及怎样扭转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不利的局面,尝试探索物流金融的发展路径。

3.1中小银行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从物流金融具体业务内容来看,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交又性综合服务,在物流领域涉及采购、运输、仓储、货物生产加工、配送等多种服务;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趋于同资产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合作。大型银行同大中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在物流基础设施、技术、管理、金融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小银行与中小型物流企业怎样通过自身的灵活性,寻求差异化合作,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

3.2大型银行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北京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同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大型商业银行通过统一授信业务,向大中型物流企业让渡部分融资的决策权、自主权,让物流企、有更多的主动性。

由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其传统的信贷业务,难以投入大量资源在某一行业深入业务细节,因此与行业建立战略性合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方向定位是其主要合作模式。从合作效率来讲,大型物流企业承接商业银行的部分融资业务,可以增强其在融资业务获取更多的增值利润,扩大参与度、积累业务经验。实际上,融资企业也更倾向于这种业务模式,通过商业银行让渡的权利,缩短了融资企业同商业银行间的协调时间,缩短流程、简化办理手续,降低了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木,使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极大提高。

3.3大型物流企业的综合运营模式

北京市的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模式是动态演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不同的战略模式,各参与主体应当依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战略。大型物流企业借助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力量,以充分利用大型物流企业总部集聚的资源优势。在北京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中小型银行借助其专业化的服务,即使在某一行业的物流金融产品上只占相对比较优势,都能通过定制式的业务合作,获得大型物流企业的融资,从而成功抢占融资市场的机会。

4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对策研究

4.1完善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借鉴国内外金融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北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建设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一是直接贷款。对北京市重点发展的物流项目,可由北京财政等部门贴息向物流企业提供贷款。

二是担保贷款。政府设立专门的物流融资担保机构,以财政预算、税收补贴等多种方式整合担保资金,在北京全市范围内规范、健全担保品登记系统,以降低物流金融业务交易成木、控制风险。

三是建立“物流银行”之类的可行性融资机构,将银行金融机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流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对货主企业或物流企业提供融资业务,调节物流产业链中企业的整个资金流,互通有无,为北京物流企业提供创新的融资渠道。

4.2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物流金融创新

在商业银行物流金融创新方面,北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由于物流企业代收货款业务现金流量特别大,针对物流公司的此项业务特点,与商业银行共同开发“物流一卡通”用于现金结算业务。 银行可根据物流企业的收入、信用等级、有无抵押物及抵押价值多少、在行业所处的地位、财务情况等综合评价指标给物流企业金融授信,以及在满足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对物流支票、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融资形式进行创新,保证融资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和银行开展物流金融合作业务,甚至可以为某一个具体的物流业务进行融资,若可行可在整个行业推广。

任何创新都有风险,创新的同时还应规范融资程序,加大市场监管,提高银行和物流企业的综合管理和风控能力。

4.3大力建设物流金融信息系统

要实现物流与金融资木的高效、合理配置,必须加大力度建立集成的物流金融信息系统。

一是构建以政府主导、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物流金融信息平台,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和市场反馈体系。对物流服务过程和技术进行全面剖析,明确物流各个环节的资金成木,对物流企业资金进行科学分类和管理。银行系统通过市场的信息反馈,及时监督和审批物流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了解物流资金的流动属性,减少盲目投入,降低银行风险,创造更多收益。

二是建立物流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成立专门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对物流企业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金融机构利用这些信用评级信息,对物流企业进行有效融资,避免资金风险。

【浅析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与对策】相关文章:

1.金融研究论文

2.金融证券论文

3.浅析行政许可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4.浅析如何实现现代流通渠道的五大转变论文

5.中国文化发展浅析论文

6.交通运输论文

浅析北京市发展物流金融的路径与对策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