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
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一
浅析中小学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摘要
摘要: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国民美术教育,是培养公民必备素质能力的教育。换言之,它不是以培养几个画家为目的的教育,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潜能,真正地使每位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想得越多越好,最大限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内容
关键词:美术评价;兴趣;创新;教育理念
前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新课程的改革、美术课与其他课的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了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美术评价体系相对滞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品评价容易走入误区。接下来我会从自己多年的学习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于儿童美术作品不能用“对不对”作为评价的标准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充满奇思妙想和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和现实生活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和科学错误,比如“太阳和月亮手拉手”“小朋友在天空像鸟一样自由飞翔”等等。对于学生这样的作品,有些家长回去看过后,就说:“这是什么啊?你看你画的画,一点不符合生活实际啊,哪有人长出了动物的脑袋?山为什么是紫色的?”这一些成年人认为非常科学的论断,结果往往就限制了学生头脑中自由想象的空间,思维模式日益僵化。如果作为教师自作聪明地给孩子解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美术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科技重视准确性而绘画可以用夸张和变形、想象等手法将自己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二、不能以喜不喜欢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这个误区涉及到个性的问题,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怎样处理好这对矛盾。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审美观,但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以自己的审美观作为参照,要学生都向自己看齐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都有对于美的事物的见解和主张,不能简单地成为老师的复制品。美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比较模糊,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充分地肯定优点,提出不足。等级不要分得太清楚,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向更高的艺术殿堂发展。
三、美术教育要重视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对美术技能、技法的掌握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用传统的“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情况或完成一件作品的好坏”来决定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没有促进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本着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和综合能力为目的,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一切能用的方法和手段,这样评价过程才不会出轨,它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落实。教师要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创造宽松的氛围,运用恰当的方法,创造有效的途径,引导中小学生通过美术形式表现眼中所见、表达心中所想,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让中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一)激情引趣,放飞学生美术学习的梦想
1.多维了解学生爱好。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和事物认知的懵懂时期,针对学生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呵护其稚嫩的创作热情,激发创新灵感,如此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催生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引导学生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美术学习。在美术活动中,不断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创设能激发学生好奇和兴趣的环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
3.创设宽松教学环境。创设学生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为孩子们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学中,通过选择一些儿童美术作品,组织孩子们进行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美、发现美中找出美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激发想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提供学生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指对事物的联想能力,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放飞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是一张白纸,想象力往往会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更创新,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利用,合理地引导。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求新知,体会成长是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在生活和学习中,大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长,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三)、激励施教,提高学生美术教学的成效
1.形式多样灵活施教。学生是美术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并进行有益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2.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经验。在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学生作画时,老师要因人而导、因材施教、因需而导,让孩子们丰富画面,提高技能。
3.合理利用激励评价。让学生在信任的目光中、赞许的言语中创作,合理利用激励评价是对学生进行美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总喜欢得到别人表扬赞许,他们就会感到成就感,就会把兴趣拓展到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美术教学论教学要贯彻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美术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获得人生发展的动力。美术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习活动的方法、技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美术作为中小学校的一门教学学科,是中小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学校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它协同其他学科和其他教育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未来的高素质的国民和时代需要的有用人才。培养称职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让美术教学论教学成为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课程中画龙点睛之笔,高师美术教师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文献
[1]施卫红.当代小书画家.解放――美术学期评价初探,2004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北京:光明月报出版社,1987
[4][日]长坂光彦.幼儿造型指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5]王冰.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济南出版社,1997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二
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摘要
摘 要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性质是以提高国民美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美术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学校的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诸多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本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内容
关键词 中小学 美术教育 现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其美术学科教育必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为宗旨,这也是对美术教育诸多功能的主要的价值取向。
1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1高中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局限于升学率。开设的美术课程只是基本的素描、色彩和速写的培训,美术教育注重技能的训练和对艺术生的单一培养。对于国家要求的美术鉴赏课只为应付上面的检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
(2)学校考核体制不健全。学校对美术特长班的文化课与普通文化班的学生实行统一成绩排名,且专业课成绩并不记入总分成绩。学校没有考虑艺术生文化课基础相对弱和专业的学习时间,导致很多艺术生排名一般靠后,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消极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对副科和艺术生的旧有观念的影响。美术学科一直被作为副科来看待,很少被重视。在人们的观念里艺术生就是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容易考学,甚至有学不好文化课的学生才会学艺术的观念。这种普遍的认识使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学习持消极和轻视的态度。客观上影响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价值取向,阻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1.2相应的解决措施
(1)美术鉴赏与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认识和鉴赏,在描述、分析作品时使用美术术语,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有所借鉴的吸收,来解决自己作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开发技能培训中美术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建立单独的美术教育评价机制。由于学生很在乎分数和成绩排名,为此我认为要建立单独的美术教育评价机制,实行普通文化班与美术特长班分开管理。对于艺术生的文化课应根据大纲要求有所侧重的选择讲解,对于难度大又不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舍去一些章节。同时,应该有专门针对艺术生的文化课老师来担任,对教案的设计、辅导教材的选用都要适合艺术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帮助艺术生提高文化课的学习。
(3)坚持学科价值平等原则,改变对艺术生的偏见。美术学科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的学科价值,应予以平等的重视。此外,我认为艺术教育应该是从小的教育,学校、老师、家长都要从小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不能强化学生正、副科的意识,避免教育的功利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其从小树立成为艺术家的远大理想,学校和社会也要为艺术生健康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环境。
2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1初中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师职能的外流。在学校艺术教师的工作一般被认为是最清闲的,学校的要求也不高,学生也不重视,美术课一般为自习课。为此,有些美术老师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参与县城的文化建设。例如为公路两旁画墙画,刻石版画,搞设计等等。还有老师花更多时间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追求获奖和评职称,完全忽略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职能的外流导致美术教育质量的长期滞后,使得学生的美术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2)设施不全,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美术课不提供专门的多媒体的教室,美术课本内容不能直观展示。对于课本中需要的器材不可能人手具备,美术工具材料也不齐全,学校根本不愿意投入资金购置,甚至有时美术课本都是学生轮流使用。美术教师想要设计教学活动只能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携带,但学生和家长又不愿意加大对这方面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各方面的环境、条件的不支持、人员的不配合导致美术教师失去了教学的热情,产生随大流应付的心态。
2.2相应的解决措施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新鲜感,充满激情和活力。本着要使别人重视自己的工作,自己就必须作出成绩的态度。美术教师要坚守自己的教学岗位,以提高国民的美术素质为根本宗旨,以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为美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美术教师要自主开发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美术书籍实行资源共享,自制教学工具。尽量使学生以最小的花销实现同样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3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3.1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配合程度低,认为美术课不重要,浪费时间,大多完成其他作业。经常面对这种情形,使得教师也无心再继续钻研教学技法、按照课标要求提高教学水平,美术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下降,只对一些喜欢美术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培养。
(2)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没有为孩子美术兴趣的培养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也没有为孩子的长远美术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家长会上老师主要向家长反映学生的主科成绩,班主任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情况;家长之间也以孩子的主科考试成绩作比较,无形中使得学生放弃了兴趣爱好。 3.2相应的解决措施
(1)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美术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就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问题、话题、主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才能使学生自觉参与美术教学当中。另一方面,美术教师不能够自我放弃,要本着教师职业道和和对自己学科的尊重努力开创美术教育新局面。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2)改变教育观念,提高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水平。美术教育的智育、创造力等的功能在小学阶段是最适合激发和培养的。家长应及早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个性潜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因为老师片面的考试评价就盲目指责、要求孩子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寻找知识和能力的平衡点。
4总结
4.1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无法推广的现状
其一,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过于理想化,课程标准过高,与升学率需求相脱节。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对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总体趋向是为升学做准备。学校的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单一。
其二,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管理的考核标准注重升学率;家长也只关注孩子考试的名次,没有从小引导孩子美术兴趣的长远发展;社会普遍有重文轻艺的观念。
其三,教师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当前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艺术教师走向工作岗位的很多不是专门从事美术课程教学,而是为升学做准备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渐转向为升学培训技能的狭隘领域,教师的职业价值观逐渐趋向功利化。美术教师一部分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一部分流入当地城市的美化建设。美术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能力逐渐退化。
4.2提高该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措施
其一,推行新课程标准的本地化,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教育。教育的永恒价值在于对人更好生存的引导。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贯穿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育,锻炼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的思考,对人生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融入社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真正价值。
其二,改革美术教育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发展。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协调发展。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课堂目标,家长要为孩子的长远多样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教育的评价机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选择,鼓励每个人自主发展。
其三,美术教师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的统一。美术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最大可能地发挥本学科的教育价值。学校也要满足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美术教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总而言之,当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总体趋向于为升学做准备的专业教育。美术教育混同于艺术生培养。针对此现状,我认为当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首要工作是要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本地化。为此,在提高升学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要寻找共同的教育主题,即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要融入终身化的价值观的引导。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的认识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建立美术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对于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发挥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鼓励美术教师从单纯的技巧的传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的统一。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文献
[1]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6-140.
[2]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6-58.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上海: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34-35.
[4]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48.
[5] 常锐伦.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几个根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10年第2期
[7] 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
有关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推荐:
1.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2.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3.美术教育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4.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5.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探索论文
6.关于美术教育论文
7.关于小学美术的论文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