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有名的国学大师

发布时间:2017-05-27 13:51

"'国学大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从学问和品德即文品与人品相融合为一的标准看,'国学大师'应该是道德文章者流中的佼佼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当代十大国学大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代十大国学大师

1、梁启超(1873~1929年)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著名思想家、活动家、国学大家。"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早年师从康有为,一起发动"公车上书"运动,与黄遵宪合办《时务报》,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制造舆论,成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失败后流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他表示支持并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君主立宪;尔后"政闻社"受查禁而被迫解散。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想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后袁称帝野心暴露,便与蔡锷策划武力讨袁;袁死后依附段祺瑞,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段内阁被迫下台,他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他赴欧考察西方社会,发现弊端,回国之后宣扬西方文明已破产,主张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随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及著述。

梁启超被公认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敢于创新,推动了"史学革命",并在革新文章风格方面,一马当先。早在辛亥革命前,他就发明了一种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的新文体。不仅像"中华民族"这样的称谓始自他的口中,而且像"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词汇,皆始于他的笔下。

梁启超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不乏真知灼见。其著述在1936年版的《饮冰室合集》中,分《饮冰室文集》16册(45卷)和《饮冰室专集》24册(104卷),共109卷,1000万字。该书之中华书局1989年版,是1936年版的影印版本,装订成12册,共11094页。1-5册是《饮冰室文集》,6-12册是《饮冰室专集》。

通过《饮冰室合集》篇名详目可以清楚看到,就其著述的范围而言,从时评、政论、变法、维新,到中国学术文化即"国学"的诸多领域,几乎都涉及到了,而且在哲学、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等方面均有作品行世,以散文影响最大)、史学、经学、法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书法艺术等领域,均有建树,尤以在史学研究领域为最。

而从人品与文品相统一的角度来看,梁启超虽然经历曲折,思想行为一生变化巨大,但他敢于自我批判,敢于随着形势的变化,依据事实和实践的检验而自省,不断地认错、改错,并自称"流质"之人。他那严于律己,近于残酷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精神,恰恰更昭示出他不同凡响的中华学人的良心和良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

因此,从学术建树与人格、人品相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梁启超堪称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国学大师"。

2、章太炎(1869~1936年)

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要讲授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先后出版《国学概论》《国故论衡》;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

章太炎在国学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他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他堪称首推"国学"之第一人,其国学著作主要有《国故论衡》《国学概论》(曹聚仁记录整理)等,另著有《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儒术新论》《订孔》等。

3、马一浮(1883.4.2-1967.6.2)

马一浮,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应竺可桢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抗战期间在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马一浮是中国现代国学大师,也是一位隐士,他一生致力于读书、教学,几乎没有参与其他社会工作。他 受聘于大学时,条件是不以教学纲要所定的正式课程为限,而自由宣讲;他创办复兴书院,所实行的是孔子设坛与学生漫谈式的教学法。他虽然过的是隐士的生活,名声却远扬四方,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人均曾宴请他,并与之深谈;李叔同以他为友,丰子恺以他为师,梁漱溟称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录自陈星《隐士儒宗·内容提要》)

其人少鲁迅二秋,与鲁迅、周作人同应乡试,高中榜首。彼时国将不国,马氏乃流学日、美诸邦,得书便读。中国第一部《资本论》,亦由马氏流入中土。马氏归国,知西方学说不足以指本心,拯膏肓,退而治经,尽读《四库全书》。后日寇入侵,乃避地蜀、桂,创办"复性书院",后专事刻书,思保存圣贤血脉。近代新儒学,以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为三圣,而私意圣之一字,唯马一浮足以当之。马氏之学,身体力行,盖中国最后之理学家也。其人少丧丧母,旋又失怙,二十丧妻,遂终身不娶,亦笃于情者也。或劝其续弦,乃曰:"孔子子孙是濂洛关闽,非衍圣公。"无嗣。李叔同谓丰子恺曰:"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书之厚薄),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之多。"(录自矫庵主人与何白通信)

4、陈寅恪(1890~1969年)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被誉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说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因其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而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著名诗人陈三立,因而被誉为"公子之公子";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是唯一同时兼任跨越两个学科即中文和历史(一说兼任中文、历史和哲学三个系)的教授,所以,又被誉为"教授之教授"(一说因为当时许多教授也常去听他的课,因而被誉为"教授之教授")。(黄延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清华大学出版2000年版)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一说能背诵《十三经》);1902年随其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公学;而后留学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二十多年,掌握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更精,加上深厚的"国学"基础,使其得以沟通中西、融汇中外,从而在学术领域多有振聋发聩之见,为国内外学人所推崇(清华大学校史研究专家黄延复认为,陈寅恪通晓的文字有二、三十种之多,英、法、德、俄、日、匈、土等国文字自不必说,像蒙古文、满文、藏文、西夏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罗文、希腊文,以及许多中亚细亚现存的或已经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晓。)(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25年陈寅恪回国后,被刚不久改制的清华大学聘用。"国学研究院"成立后,该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称"吾必以寅恪为全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梁启超也向人介绍说:"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一起被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导师"。(同上)

1929年,陈寅恪应学生之请为王国维纪念碑撰文,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治学宗旨。1930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陈寅恪改任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之父陈三立义愤绝食而逝。治丧完毕,陈寅恪即随校南迁至长沙任教;南京沦陷后,又随校迁往云南,先到蒙自、后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首席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之职称(为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汉学教授),邀请其赴英就职兼治眼疾。他于是举家离昆明到香港,拟搭英轮转赴英国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得不返回昆明,仍被西南联大中文、历史两系合聘为教授。

1940年暑假后,他再次举家赴港以备择机赴英,出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香港沦陷,他"只好空坐家中",尽管生活十分困难,常将衣物换食物,但拒食日本宪兵队奉命送给的面粉;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也被他严词拒绝。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请他到已沦陷的上海授课,又被其拒绝而闭门治学,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5月,趁一暴风雨之夜,携家逃离香港抵桂林。"万国兵戈一叶舟,故丘归死不夷犹。袖间缩手嗟空老,纸上刳肝或少留。此日中原真一发,当时遗恨已千秋。"(《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将其故丘归死之壮烈,纸上刳肝之豪迈,不惜杀身成仁的凛然正气耀然于笔端。之后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当时桂林的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活动,劝他参加,被他拒绝,并在《癸未春日感赋》中,以"九鼎铭辞争颂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之诗句,以示嘲讽。

1943年,陈寅恪受聘为迁至成都的燕京大学教授,兼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并于当年举家从广西经重庆至成都,生活异常艰苦,到1945年春,终因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致使双目几全失明。这对于一个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学者而言,无疑是巨大创痛。"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表达了他的这种心境(《五十六岁生日三绝》,同上)。

1945年9月2日本签字投降,陈寅恪既为日寇投降而高兴,同时又为内战一触即发而忧心:"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国仇已雪南征耻,家祭难忘北定时。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同上)。

此时英国皇家学会再约他赴英治疗目疾,陈寅恪遂由成都搭航机至昆明,再经印度乘水上飞机至伦敦,经英医诊治开刀,不仅无效,目疾反而加剧,最后下了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到1946年4月,其双目全部失明,遂辞去牛津首席汉学教授之职,欲赴美就医,后得知美医亦无良策后,于绝望中回国,仍任教于清华园,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1948年平津战事吃紧,陈寅恪搭飞机南下,应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之邀,至该校任教;1950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陈寅恪于是移教于中山大学,直到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仅据业已出版的《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9年版)、《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年版)、《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和《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华书局2010年版),而其中的《寒柳堂集》,包括《论再生缘》《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韦庄秦妇吟校笺》等,另附有《寒柳堂纪梦未定稿》和《寒柳堂纪梦未定稿(补)》等;《金明馆丛稿初编》,包括《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论韩愈》《从史实论切韵》等;《金明馆丛稿二编》,包括《李栖筠自赵徙卫事》《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辩证》《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武瞾与佛教》《读洛阳伽蓝记书后》《大乘义章书后》《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敦煌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敦煌本心王投陀经及法句经跋尾》《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斯坦因Khara―Khoto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忏海火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缘曲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韦在秦妇吟校笺》《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等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包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诗集附唐筼诗存》《书信集》《读书札记一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等。

由此可见,其著述范围至少涉及"国学"之哲学、文学、史学和古代科学等诸多领域,至于其学术建树,陈寅恪被公认为是一位对中国20世纪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寅恪的最后20年》)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日记全编》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从陈寅恪的品德讲,其终生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各种强权和邪恶势力面前,慎重恪守中华学人的良心、良知,其铮铮铁骨真可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从学术贡献和人格、品德相统一的角度看,称陈寅恪为当代中国最为杰出的"国学大师"代表,名副其实。

5、钱穆(1895~1990)

钱穆,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9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8年,先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天,钱穆答应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1950年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辍,而办学有成,亦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赠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又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研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着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在钱穆一生的著作中,"国学"始终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如《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学生书局1975年版)、《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版)、《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版)、《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国历史精神》(1964年香港增附三版)、《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另有《论语文解》、《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周公》、《墨子》、《王守仁》、《刘向歆父子年谱》、《惠施、公孙龙》、《老子辨》、《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史导论》、《孟子研究》、《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中国社会演变》、《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历史精神》、《庄子纂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国史新论》、《四书释义》、《人生十论》、《黄帝》、《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庄老通辨》、《学龠》、《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湖上闲思录》、《民族与文化》、《中国历史研究法》、《孔子论语新编》、《中国文学讲演集》、《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中国文化丛谈》、《中国文化精神》、《朱子新学案》、《朱子学提纲》、《理学六家诗钞》、《孔子传》、《孔子与论语》、《孔子略传<论语>新编》、《灵魂与心》、《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历史与文化论丛》、《人生三步骤》、《双溪独语》、《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史地理论丛》、《中国文学论丛》、《宋明理学三书随札》、《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国史学发微》)、《新亚遗铎》,等等。单从这些书目来看,国学的主导地位就一目了然,称之为"国学大师",名副其实。

钱穆终生热爱祖国,正像他热爱国学一样,逝后,家人依照其遗愿,于1992年1月,归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

以上都是从其对于国学方面的学术贡献和人格、人品相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当然,4位之间,各有千秋,但总体来看,基本都符合标准。而无论在大学还是在网上所罗列的许多"国学大师",则够格的不多!希望网友和管理员严格把关,不要将"国学大师"的桂冠矮化、丑化,不要给什么人都佩戴这一耀眼的桂冠,特别要警惕那些江湖术士的自吹自擂!即使对于与卓有建树的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只要他的建树不涉及国学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品德不高,言行不一,不属于道德文章者流,就不宜冠之于"国学大师"!

6、王国维(1877~1927)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7、季羡林(1911~2009)

季羡林,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8、梅贻琦(1889~1962)

梅贻琦,字月涵,为梅曾臣长子。自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在清华大学任校长时,他为清华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一是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9、辜鸿铭(1857-1928)

辜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10、熊十力(1885-1968)

熊十力,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日(1885年2月18日)出生,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

11、吴宓(1894-1978)

吴宓,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12、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13、冯友兰(1895-1990)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国学大师产生背景

19世纪末,面对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日本学界从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识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并不无贬义地称中国文化为"支那学"。这就自然感染并刺激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

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但黄主张先作"国学史",使梁放弃了创办《国学报》的设想。而国粹派学者则趁机力倡"国学"。1904年,邓实在上海的《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次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发行《政艺通报》、《国粹学报》,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

史料记载"国学"一词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

在当时的境域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国医"即国家的医学,"国学"自然亦即国家的学术了。在还没有"西医"、"外学"、"西学"等概念的境域下,这本来是个很好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只是当"西医"、"外学"、"西学"出现后,才容易产生歧义而引起争论了。

但是,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

当代最有名的国学大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