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范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篇一
在物欲横流,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的今天,随着科技发展、知识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而传统的道德修养被冲淡了,所以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为人为事的一些基础规范。先从总序说起。总序“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整本书的总纲,取自《论语·学而篇》,可以说《弟子规》一书完全融入了儒家的精髓。总序的译文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的时候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去好好的学习。”圣人所训,即使在延续到几千后的今天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标准。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入则孝”。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父母,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且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长大,所谓“羊有跪乳恩”,为了孩子,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甚至于自己的一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知恩感恩。而知恩感恩要付诸于行动,从点滴做起,从小做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也就是说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父母差遣要立即去做,父母教诲,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批评,应当顺从的接受。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行为中遵守孝道的基本规范。
古代不乏有孝敬父母的例子,像黄香的扇枕温衾,王祥的卧冰求鲤,王猛的恣蚊饱血,庾黔娄的尝粪忧心等等,个个都是孝感天地的故事。而反观当今社会,有多少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却成了“孩子呼,孩子命”,家长惟命是从,孩子在家里是皇帝,父母一切行动听孩子,父母觉得这样对
孩子好,这样反而会把孩子惯坏。孩子从小就做不到孝敬父母,长大后往往会变本加厉,子女为了自己切身的利益,不愿意敬养父母,兄弟之间相互推扯,让父母居无定所,甚至流落街头,更甚至有的人为了利益与父母反目成仇,将父母告上法庭,这类事情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那为什么在现在高度文明的社会反而会出现这样寒心的事情呢,根源就是缺少道德的教育。所以道德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至于以后会成为什么的人要看从小是怎么教育的。我们现在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德”也是放在首位。所谓“百善孝为先“,而道德教育中,孝德应放到首位,并将这种孝德延伸到对长辈以及老师。
我们接着再来谈一谈“次谨信”,今天单讲这个“信”字,何为“信”,就是诚实无欺,遵守做人的本分。《弟子规》在“信”一章第一句话就是“凡出言,信为先”,也就是说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诈与妄,奚可焉”,欺骗和花言巧语是不可以的。孔子经常提到“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也认为:言不信者,行不果。百家争鸣时,虽然各个派别的观点不同,但都信守“诚信”二字,诚信蕴含在所有的社会伦理中,君臣之间,长幼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处处都需要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本分,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反观当今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延伸至商家与客户之间等社会各个角落,这一点又做的怎么样呢,还有多少城信存在?老板拖欠工人工资,下面员工舞弊营私;子女不尽孝道;夫妻动辄外遇婚变;兄弟间为争夺财产反目成仇;朋友间尔虞我诈,争名夺利;商家制售假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看看现在的社会还可不可以“夜不闭
户”,还有多少人能够“路不拾遗”,有多少人能够以助人为乐,又有谁还敢去助人为乐,看到路边摔伤的老人有几个人敢去扶?看到不道德或者违法的行为又有几人敢站出来去制止?不敢说现在的社会是道德沦丧,但也离得不远了,缺少了什么?就是“诚信”。大文学家大仲马说过: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同样,当整个社会群体失去信用的时候,那整个社会便失去了灵魂,距离它的消亡也就不远了。所以建议全社会的人,都好好读读《弟子规》,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而我们又需要怎样去做。
纵而观之,“德”与“信”是为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一个社会得以持续文明发展的基础保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德则必然无信,无信便是无德。而《弟子规》正好能够给现代世人好好的上一课。
因此,读完《弟子规》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会好好的对照自己,反醒自己,学好《弟子规》。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篇二
读了《父母规》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做好当代的教育事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事业于国富强、文明;于民自由、公正。古人比较强调对老师的要求,提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小辈要求遵行《弟子规》等。而当代教育最难、最关键、最重要的却是对家长的教育,《父母规》的横空出世,正是解决当代教育事业中的一大瓶颈。
《父母规》全六篇,共有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与《弟子规》的诞生相似,《父母规》来自《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离上巽下):“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弟子规》完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父母规》完成于当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的指路明灯。
通篇朗诵《父母规》,每读完一遍《父母规》体会就会更深一层,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父母规》中的“父母责”。十大“父母责”贯穿孩子从怀孕妊娠到婴幼哺乳;从蹒跚走路到咿呀学习;从孩子内在的气、神、意、智、德、格、心,外在的身、境、惑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为人父母的正确理念和具体行为准则。让我更深入地明白,成夫妻是一回事,为人父母是另一回事,这在我们以后的家长课堂中对家长的教育有了明确的标准。所谓的担当,所谓的父母的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父母规》中这“十责”。 “饮食者,适量好,深加工,多避绕。睡眠者,养规律,少睡害,多睡懒。”富有现代气息的养身之道,生活好习惯,在《父母规》中得到具体体现。生活好习惯就是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条件好了,孩子想吃什么,父母都有条件来满足。熟不知那些奸商,为了牟利,用各种鲜艳的化学物质、有害物质,把食品包装得花枝招展吸引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过多摄入这些食品,使孩子体内激素失衡,表现出提前发育、发胖、性别错位等各种现代病。作为父母,就是要对此类奸商宣战,引导孩子返璞归真,对加工食品自觉多避绕。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现,睡眠问题是人类的大问题。人类大脑能发出四个波段中有两个就是在睡眠时发出的。人类对大脑活动的研究比较多,对大脑的睡眠研究还只是知道冰山的一角。但《父母规》中“睡眠者,养规律,
少睡害,多睡懒”这一宏观指导却是顺应宇宙之运动规律。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养成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拥有固定时间的睡眠,养成高品质的睡眠习惯是孩子智商发育的关键!
《父母规》采众家之长、博大精深,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将国学中的精华部分,萃取出来,再与时俱进综合中西方家庭教育,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处世、婚恋、事业各个层面,是家庭教育、家长教育的最好教材。我们应该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讨论和实践。细细体会《父母规》中三字文的深刻含义,将学习心得和体会通过宣讲与广大父母分享,做《父母规》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篇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
清代后期《弟子规》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也是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和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到了社会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当代,《弟子规》慢慢被人们遗忘。
2011年1月份,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为此,要求中小学需要选择地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这则通知引起了争议。咱抛却争议不去讨论,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但就《弟子规》中所提倡的“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来说,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弟子规》总序中说道:“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在圣人眼里,“孝”是人要确立的第一品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之人真正去理解关爱别人,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的老师真正去关心呵护学生。“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首
先要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
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我们应对照自身是否做到。对照准则,看看身边的很多人,能做到“孝”得人多,做到“顺”的人少。很多人能给予父母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感觉自己是成人了,不愿意听父母唠叨、教导和责备,有时候答应父母得事情也是应付了事。我就曾答应父母戒烟酒,却屡戒屡犯,实在不应该。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过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说有的人买了新液晶电视,就把旧的台式机淘汰给了父母;买来新三开门大冰箱,就把又破又小又耗电的给了父母„„还到处说自己孝顺。试想,父母养育你的时候,是这样的吗?还不是把最好的给了你?这不叫孝顺!真正的孝顺是你把父母家的旧电视搬来自己看,给父母换台护眼液晶电视„„看完后我深受触动,想想自己已经安了热水器两年了,而骨质增生的老父亲还要哆哆嗦嗦到澡堂洗澡,虽然自己也提过要给二老安装,但是他们一反对我也就顺水推舟了。正如《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凊”于是年前直接到金鹰给买了,上门安装前才告诉他们,如今二老已经使用的得心应手了。记得有个同事说起过给父母安装空调问题,这是做到了“夏则凊”,很好。结果安了几年了,父母就是舍不得开,只有儿子孙子回家才开一次,感慨父母太会过言语里有些许揶揄。其实这位同事应该感恩父母,父母多么爱你,自己舍不得开空调,你和孩子一回家就舍得了,这舍不得的是高昂的电费,舍得的是浓浓的爱呀!读读《弟子规》,我觉得这位同事是孝顺的,但只做到了一半,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了解父母的苦心,他还可以把父母电费负担过来,让父母用起来少些后顾之忧。我有个同事赵老师,母亲不在身边,每天早晚赵老师一定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吃了吗,有事吗,顺便报个平安,其实每天都没事,每天都是这几句,但这就是“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一点值得很多同事学习!作为成年人,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对父母需求的忽视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而这种无条件的包容却不能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的理由。“爸,我加班,过两天再回去看你们吧!”“妈,我得带孩子去学舞蹈,改天再去你们那儿!”„„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
莫及。不要抱怨没时间,好几个星期没见父母了,从这一刻起,放下手中工作,给父母打个电话,从这个晚上或周末起,到父母家中坐坐?真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见见父母真的没有那么难,难就难在你以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和由此形成的惰性。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有几个人做到了: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没读到此句我就汗颜,我有什么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甚至生病,而“引起父母忧虑”?
一颗孝顺父母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就这一个“孝”字,仔细对照,身为教师的我竟然有那么多没做到,我又有何颜面要求自己的学生十全十美?
所以我要经常把《弟子规》拿出来读一读,“吾日三省吾身”。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所以学习《弟子规》并把她的理义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去,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父母读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