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有毒吗
鼻涕虫俗名“蜒蚰”,由蜗牛转变而来,现生种类广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和北非。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鼻涕虫是危害农作物、尤其是小麦幼苗的害虫,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那么,对于人体来说,鼻涕虫有毒吗?
很多人看到它很恶心的模样都会认为它是一种有毒的软体动物。其实鼻涕虫是没有毒的。
在南方湿润的地方很多时候都能看到这小家伙!它主要以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芹菜、豆类等农作物及杂草为食。
鼻涕虫不仅没毒,体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蜗牛酶、SOD等其中含有的蛋白质比甲鱼、猪肉、牛肉和鸡蛋高1个、10个、3个和6个百分点而脂肪含量也很少。
在医用价值上能够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以此鼻涕虫是没有毒的,除了吃蔬菜等食物来说属于害虫,它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哦!
鼻涕虫
鼻涕虫应用价值
功用主治
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主治
鼻涕虫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本经》
【异名】陵蠡(《本经》),土蜗、附蜗(《别录》),蜒蚰(《救急方》),托胎虫(《铁围山丛谈》),蛞蜗(《品汇精要》),鼻涕虫(《纲目》)。
【来源】为蛞蝓科动物蛞蝓的全体。
【动物形态】蛞蝓
雌雄同体。体长圆形,长约4.5厘米,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头部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一对较长,其顶端各有眼1个。触角能自由伸缩,如遇刺激,则立即缩入;其右侧附近有生殖孔的开口。头端腹侧有口。体前方的右侧,有一呼吸孔。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匍行经过处,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迹。感觉灵敏,触之立即蜷缩。
栖于阴湿处,多见于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匍行时,常舐食植物茎叶的表皮。
【采集】夏季捕捉.
【性味】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本经》:"主贼风歪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
《本草衍义》:"治蜈蚣、蝎毒。"
《纲目》:"治肿毒焮热,热疮肿痛。"
《本草汇言》:"善治一切风热火燥为眚,一切风热火痰为病。"
《本草崇原》:"主定惊清热,解毒输(舒)筋。治咽喉肿痛,风热喉痹,纳入喉中,令吞下。"
《得配本草》:"消痰核。"
《泉州本草》:"通经破瘀,解毒消肿,利小便。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
《吉林中草药》:"疏风,镇惊,固脱。治热疮肿痛,支气管炎,脱肛。"
【用法与用量】内服:焙干研末或研烂作丸。外用:研末或捣敷。
【宜忌】①《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鼻涕虫有毒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