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典故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请君入瓮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典故介绍
请君入瓮,中国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唐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唐秋官侍郎 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瓮”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西江之,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牀,请君入瓮。”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
历史故事来源
在唐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个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她称帝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于是她便采取极端的残酷的镇压政策,以维护自己统治权威。同时还发布命令,对于那些告密的人给予重赏。即使是诬告,对于告密者也不予以处置。这样一来,告密的人越来越多,全国上下到处都变得人人自危。
由于武则天采取如此残酷镇压政策,以至于出现了许多酷吏,他们有的捕风捉影,想尽办法诬陷政敌;有的则不断想出新的刑具严刑拷打人犯,逼迫其认罪。当时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武王手下极为得力和有名酷吏。
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周兴、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武则天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武则天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来俊臣也被处决了!
这便是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形容自己布置圈套,想害别人,最后才发现是害了自己,但已无法挽回,只好自投圈套。
请君入瓮的典故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