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浅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8 15:07

中国的美术教育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考验和审核,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学模式,都已经逐渐成熟完善,它是历史宝贵丰富的遗产,并且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美术教育浅析论文篇一

《现代美术教育浅析》

摘要:中国的美术教育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考验和审核,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学模式,都已经逐渐成熟完善,它是历史宝贵丰富的遗产,并且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但是随着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加,大量美院艺术生毕业后便面临失业的危机,人们对现代美术教育开始产生了疑问。就业困难的矛头被指向了现在正在施行的美术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应当立即被替换。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值得我们深思。当然,现代美术教育也并非没有一点瑕疵。尽管中国在美术教育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长处,但从整体与宏观上来看,我们面临的美术教育的现实不容乐观。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模式;改革

一、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形势

倘若追溯起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找到奴隶社会的春秋、西周时期。早在当时就呈现出了美术教育的影子,专门针对工艺美术的创造和发明、装饰,开设了各种工艺的劳动者培训,师傅对徒弟的传授为其中的主要教育模式。之后,经历过东汉、唐、宋、元、清以及中华民国,我国的美术教育经历了漫长时间洗礼,通过了历史的考验和检核。在教学制度以及模式上,都逐渐趋于全面。横面剖析中国文化的历程,无论是玉石、陶瓷工艺还是青铜器以及绘画、雕塑,它们都取得过无与伦比的非凡成就,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四九年建国之初,由于国内严峻的社会形势,国内的各类教育机构长时间处于荒废阶段,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但自从九六年国家教育总局制定“教育法”之后,据统计,九七年至零八年这十一年中,中国美术类高校对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越美国高校对美国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有着起步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的特点。

二、现代美术教育适应于现代化的要求

在今天,社会中涌现出许多对现行教育不满的声音,认为这是一种比较腐朽、老套的教学模式,每每谈及“现代教育”、“应试教育”就唏嘘不已。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压力的急剧增大,工作岗位的日渐饱和,现代美术教育更是广受指责。他们认为,现今的美术教育也同样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模式”,跟随不上时代的需求。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模式的的确确是不完美的,但是,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要客观全面的思索这个问题,不能片面的盲目否定。结合我国实际,我对中国现行美术教育基本是抱有支持和乐观态度的,现行美教模式仍是最符合中国现状的教育模式。

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其实早已对人均收益情况和就业压力进行了定论。改革开放期间,人民的生活状况普遍开始改善,国力逐渐变强,民众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关注的重点逐渐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医疗、教育、生活环境等问题上。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七八年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形成改革开放之风的同时,也使全国范围内重视艺术教育的大气候初步形成。美术教育作为改革教育的重要一环,逐渐开始走入良好的发展趋势,莘莘学子不断涌入神圣的艺术殿堂。然而就在学生争先步入艺术领域的同时,就业的困难便由此产生。职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求职人群的数量,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教育官员才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推出了应试考试,择优录取。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说随国情产生的,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在古时推崇的一直是科举制考试,同样也是“百万人挤独木桥”。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相连,人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而且,所谓的“应试教育”并不是如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可取,应试教育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事实上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发达也得益于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今,这些地区仍然流行应试教育模式,那么中国是否要一味否定并改革当前的教育模式,着实值得我们深思。

经过最近几年的大学扩招,中国的美院在数量上有了惊人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而是质量没有和数量同时提高的一个症结。从量变到质变,将是中国教育的下一个突破口,中国的教育官员和专家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其实正在逐渐解决这个问题,正所谓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正是在逐步改革。对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简短的三十年,它的发展速度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当然,中国现行美术教育并不是完美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我看来,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发现中国现行美术教育的不足。

三、现代美术教育不足之处

(一)片面追求程式化

现在有关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和简笔画的速成班早已是见惯不惊,速成班的教师们将绘画的技法片面的进行集合,使其变得程式化,然后教给学生们。

乍看来,似乎对儿童们的成长起到了帮助,但仔细思索,这些儿童画家也只能根据老师授给的模式来那么几笔,离开这种绘画方法一无所能。这无疑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给予了毁灭性的扼杀。美术不同于其他性质的技术,它十分强调原创性,与音乐、谱曲与编导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远不是过去只理解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这几种美术学院设置的课目和画种类别,更不是把东西临摹出来绘制在纸上的技能。美术从原始时代就无时无刻的陪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穿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空间。从最早的石器、陶饰到今天的衣、食、住、行都有它或稚拙或精美的印迹。毫不夸张的说,差不多能够联想到的所有生活类别都无法离开美术,独立的美术创作只是价值、功能不同而已,而且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对美的认知,我们对古文明的考察也少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当我们把美术的“美”字稍加强调,就会成为美学、美育、美的理想追求,成为人类的精神旨归。它在生活层面和精神领域的无所不在、它所具有的创意、灵性及可借各种工具材料自由表达的特殊能量,以及它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甚至劳作才得以完美化的特点,自然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徐悲鸿教育时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术基础教学主流方向没有改变,坚持了模仿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将艺术与发散性思维相结合的意识。国内外研究学家早就指出:人们在孩童时期的美术活动,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是各类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基础,即使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对于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来说,把孩子教成具有“一技之长”的想法完全是个误区。我们必须进行时常的反思,具有清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育正是如此,模式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被一种套路所限制,学校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但在同时也毁灭了许许多多的人才。现在的美术教育,往往习惯地强调技能标准、强调等级,甚至诱以功利,其结果不是出“模仿秀”就是出反叛者。如果中国未来没有一大批心智健全、审美水平较高的热爱艺术的群体,怎么能有新的艺术繁荣?

中国的美术从纯艺术角度来看,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名族,自古以来独领风骚,因此得到后人极力的追捧,这些技巧、理论、人类文化的精髓务必要传承下去,但是,中国究竟需要多少画家、鉴赏家呢?试问现在美术学院国画、油画、版画等纯艺术系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能当上画家呢,又有多少能留校任老师呢?大多数都转行从事别的行业了,毕业生不能学有所用,这就形成了就业困难的一个现象,并且也成为美术教育的一个窘境。纯艺术的理论和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奇效的,想成就一代名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和敏锐的洞察力,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企及的境界,因此,让所有学生都去钻研纯艺术是一种浪费,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画家也是不实际的做法。有句话说:西方的美术在创造生活,而中国的美术在逃避生活。中国美术教育过于讲究理论、技法,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梦幻中,对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美术来说更要讲求实用性,设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因此设计的东西不但要具有美的观赏性,也要考虑到可行性、材质、造价、制作工艺、人体工学等。学校应杜绝程式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亲近体验生活、张扬个性、发挥创造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向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平台。

(二)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

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美术教育的整体形势大幅度后退,在强烈的知识灌输教育影响下,人们本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逐渐将各类艺术教育抛之脑后。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长期没有相应的位置,这对于我们培养的人才素质造成了不可轻视的消极影响。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因此,美术教育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浪费时间的、没用的、多余的。对美的认知是人类交流延续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美术教育可以协调人的心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没有美育,也就没有任何教育。”由此可见美术教育能协调学生道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协调智力结构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健康心理的形成。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施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每天还管一顿午饭,一年免费一套校服,这样的学子能不为国尽忠吗?但是那时的日本是国弱人穷的,起码比中国穷很多,清政府赔得起亿两银子,却不会去实行义务教育。清华大学,还有已成文物的老北京图书馆都是美国人用清政府的赔款建的。即使不用赔款,清政府也不会建图书馆的,他们宁愿用来挥霍,当年德国给清政府用于海军的贷款不就被慈禧用来修颐和园了吗?看看政府办公楼之豪华,公仆坐骑之豪华,再看看那无数失学孩子及为孩子上大学而疲于奔命的家庭,心中无不感慨万千。

中国教育总局在制定教育大纲时,规定全国教育开支不得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6%,但到2008年为止,全国教育开支最高仅仅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美术教育类更受到其他学科的排挤,甚至有的综合类院校不愿意承担美术学院的必要经费,逼迫美术学院走自给自足的经营路线,使得学校内部师资力量薄弱,学习环境简陋,机器设备陈旧落后且数量严重不足。美术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段的机电专科,餐饮主管严肃的阻止学生在二楼开办晚会,理由竟然是学生数量略多,会把楼层压塌。简陋的施工条件,低廉的施工成本,直接体现了学校对教育的重视程度;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震后的汶川政府大楼基本完好,受到地震损伤最严重的却都是学校。邻国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时最佳的避难场所便属学校,对教育的投资额度直接影响到双方国力的差距;在奥运举办期间,中国总计投资400多亿美圆,约2400多亿人民币,而2008年教育总局对中、高级学校的投资总额,不足举办奥运经费的1/20。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依旧显得有些悲观。

尽管我国美术教育方面目前呈现出不少的优点和长处,但是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从长远和宏观上来考虑,不得不承认,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方式,还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与不足,无论是在整体观的教育观念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是教学体制、方式等方面。我们必须勇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规律,结果我国实际情况,对不符合教学规律和缺乏教学需求的方法进行淘汰,并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才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J]. 中国美术教育 1995年05期.

[2]赵明君.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 才智 2010年01期.

[3]霍秀敏.美术课堂优化教学浅谈[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10年03期.

[4]李齐.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美术教育浅析论文

美术教育浅析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