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4 20:08

绿色经济把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范文一:绿色经济下低碳经济发展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的持续恶化,空气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提倡绿色、低碳和环保。绿色经济的现实形态与形象概括即为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与迫切要求。本文针对绿色经济下如何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同时制定部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指的是从最大限度上降低石油、煤炭等消耗碳类资源的经济,其本质特征为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核心是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尽量减少碳类气体的排放,以绿色经济为根本,缓解气候变暖,并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清洁发展。因此,国家经济部门应积极提倡企业采用绿色能源技术,形成低碳经济发展体系。

一、提高低碳经济认识,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在绿色经济环境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低碳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有机整合起来,促使健康经济得以健康发展。首先,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树立低碳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新概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自觉参与行动。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推进低碳生活放在日程议事上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一些硬性指标来约束公民,促使他们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并将其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与发展目标。通过对绿色经济的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在广大公民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他们支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理念,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形成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近年来,气候经常出现异常现象,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国大力提倡加强对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的经济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无碳技术、低碳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扶持,提升重视程度,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绿色经济为主导,全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先进低碳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研发、运用和推广,从而形成一套绿色经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以此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另外,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国家经济部门应与科研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绿色能源技术,保证低碳经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绿色制度创新,形成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在绿色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促使低碳经济能够快速而平稳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制度,使其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主要包括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制、绿色管理体制、绿色能源技术和绿色科技体制、绿色心态体制、节能减排体制、节能环境产生发展体制以及绿色产业结构体制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能源技术、清洁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另外,当这一套体制机制制定完毕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其中各级政府部门需起到较好的调控、监督、管理和执行等作用,保证各项绿色制度的有效实施与落实。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现阶段,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与无碳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要想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与公民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应以政府为主导,促使公民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培养国家绿色经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从本质上讲,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还是人类消费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所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公民广泛参与,人人有责,使其成为大众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民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全民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与各种社会组织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公民广泛参与低碳生活,转变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

五、结语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应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提倡绿色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刘亚平.从绿色经济视域探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01:86-87.

[3]王玲.问题与对策: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范文二:绿色经济生态建设途径建议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雄生态建设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探讨今后生态环保经济建设的途径与建议,对山区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主题词:生态建设;绿色经济;途径建议

1南雄生态建设现状

南雄位于广东东北部,总面积2361km2,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面积53万亩,是广东重要生态屏障与主要水源涵养区,境内珠玑古巷和梅岭景区是全国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景区。当前南雄把“绿色生态”作为工作重点,坚持绿色经济与生态建设并重,取得一些成效。

1.1生态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国家级孔江湿地森林公园以小流坑一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有6个县级森林公园和生态公益林基地。生态系统完整,景观独特,物种丰富。众多岛屿点缀其中,有“百岛湖”之称。青嶂山高917m,竹海万亩,有水鹿、半枫荷等珍稀动植物,山顶天池是粤北地区唯一“天池”;通过生态修复,增强区域蓄水保土能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2城村生活环境美化绿化。通过乡村“清洁美”和城镇卫生整治,建立了6个生态示范镇、37个“万村绿”示范点。城区绿地面积344×104m2,人均公共绿地17m2,绿化覆盖面积402×104m2,绿化覆盖率35%。

1.3生态产业健康发展。以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经济为突破口,建立了现代烟草基地、温氏集团南雄生猪与五黑鸡畜牧养殖生产基地、金友集团优质米与油茶生产供应基地、山区中药材基地,生态型基地经济建设初见规模。

1.4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依托韶赣高速公路、铁路,打造珠玑文化、红色文化、生态观光三大旅游品牌,并入韶关“大丹霞、大南华、大珠玑”旅游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4年旅游人数超二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2生态环保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南雄被列为生态发展区,生态建设压力大。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南雄是全省11个生态发展区之一,实行生态保护绩效评价,重点评价水质、水土流失治理、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状况,地方财政要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生态建设,将对工业发展形成一定影响。

2.2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同质现象严重。目前南雄经济有了发展,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传统农业经济占比大,工业经济未占主导,生态产业未成龙头支柱,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较突出,产业集聚未显优势,区域间产业发展存在同质现象,寻求新经济增长点是南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点课题。

2.3节能降耗压力大,环保生态投资不多,面源污染突出。南雄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占比55%,且以矿业采选、造纸、水泥等高耗能工业为主。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近几年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到5%,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少。环保生态投资未显突出,生态建设滞后是制约南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水土流失总量大。南雄历史上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处盆地丘陵,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质属紫色页岩半风化物,高温多雨,岩石风化快,因人为因素森林植被受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经过植树造林、开梯田、筑拦沙坝等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得到一些控制,但流失面积仍有超百平方公里,治理任务艰巨。

(2)农业性面源污染影响水质环境。据统计,2014年农村消耗化肥(折纯量)1.8万多吨,农药近900t。因不合理施用和大水漫灌,1.8×104t中被作物吸收的仅0.6×104t,约0.5×104t地面蒸发损失,约0.7×104t淋溶地面,对地下水造成较大污染。

2.4生态环境质量监督评估机制滞后,生态建设未发挥引领作用。当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面临诸多矛盾: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容量不足、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部分生态环境污染因子负荷不断累积、生态环保领域的拓展延伸与传统的管理体制机制等矛盾,特别是生态环境质量监督评估机制与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责任主体不匹配的矛盾突出,问责机制未建立,生态环保建设未占主导作用。

3发展生态环保绿色经济的途径与建议

3.1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加快生态修复

监管重点水域,改善水、陆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与繁殖生态条件,减缓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湖泊老化、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浈江流域南雄红砂岭生态保护工程,争取专项资金,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护红砂岭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快农村“三集中”(即农民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加快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经济,促进森林公园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3.2以生态农业为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

南雄农业正处于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是以节水为中心,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高效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在农作物方面,发展草食家畜,实现秸杆高效转化增值,腐化还田,减少化肥使用;在农村经济方面,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实现产加销对接;在农村发展方面,按照“生产专业化、环境田园化”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发达、环境美好、农村文明目标。

3.3以生态城市为目标,提升整体形象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突出环境优美,充满生机:(1)蓝,即蓝天碧水,实现“湿地之城”,发挥天然湿地净化功能,通过结构调整控制大气和水的污染;(2)绿,即能绿尽绿,净化空气,吸尘降噪,缓解湿热气候状况;(3)紫,即古色古香,文化古迹得到良好保护,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品位,打造集旅游休闲、生态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市。通过生态城市建设,把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投资与产业优势。

3.4以通道经济为支撑,拓展发展空间

南雄已形成连接南北方向重要交通枢纽,东连京九铁路,南连京广铁路,北接105国道,南接京珠高速公路,辖内公路四通八达,高等级公路已形成网络,国道省道公路贯通各镇、区、村。借助这些网络,发展通道经济:

(1)物畅其流,发展以物流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物流特别是农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流通的专业性和规模化水平。

(2)凝聚人气,发展生态文明旅游,打造“珠玑文化、温泉养生、生态观光”特色品牌。

(3)聚集资金流,利用南雄能源、土地、劳动力相对充足的优势,以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打造华南地区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园区,建立生态型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骨干生态企业,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3.5突出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重点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环境质量监管评估机制,

(1)把握环境质量标准红线,以水、气、土壤等环境因子为保障重点,推进可持续发展;突出生态环境质量超标的政府渎职责任,新环保法明确环境质量标准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主体责任,赋予警告、约束、惩罚的法律权威,强调政府环保责任考核与渎职问责。

(2)以生态经济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环境质量补偿机制。对辖区环境质量超标的主体,征收环境质量超标排污费和经济处罚,将收取或处罚的费用补偿受污染的下游地区,奖励做出奉献与环境质量达标的上游地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3)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行政手段改善环境质量。把握“三个”关系:即经济发展与优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绿色标尺”,引导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考核发展速度,更要考核发展质量,考核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与改善生存环境的关系,评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优化,通过“绿色政绩”考核使领导干部更加积极保护生态、关注民生、促进和谐。

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相关文章:

1.绿色经济理论发展浅析

2.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

3.中国经济绿色GDP之路探索

4.绿色市场营销浅析论文

5.浅谈用生态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论文

有关绿色经济小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