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
“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这是在清王朝即将走向命运的尽头时,李鸿章上奏时,引用的《天演论》里的一句话。中华民族如果不去运用科技,必将被历史淘汰。
1886年,中国向英国订购了“定远”,“致远”两艘铁甲舰,那时候的铁甲舰是每个中国北洋水师官兵的心愿,有了铁甲舰,中国必成海上的强者!同时,日本,这个东亚小国,盯上了中国的领土,那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狼子野心以昭然于世!但当时的中国,被慈禧太后一手掌握,她用海军的军费,去修颐和园,为她办六十大寿。当时的北洋水师,全部遵循英国皇家海军的制度,用英文发号施令,大部分学员毕业与英国皇家海军学员,美国哈弗大学等等著名的海军学员。
邓世昌,一位爱国的青年海军将领,对当时中国的命运十分担忧,在海边,他感叹道:“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致远,就是走向大海深处,走向深蓝。可整个民族仍然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也许需要一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使我留下了眼泪。是啊!一个国家放弃了海权,无疑是在自杀,是在自己灭国,把自己的生命送上尽头!
1894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在中国的黄海上打响了,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日军舰一艘未沉,但中国的北洋水师的战舰却损失殆尽!面向清军猛烈开火的吉野号时,邓世昌大喊道:“撞沉吉野,我军就可胜利!挂冲锋旗!”邓世昌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与远方,用怒火看着吉野!但在冲锋时,被吉野撞沉,沉向海底.......
这次史无前例的海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让清王朝走向灭亡!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
那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看了《1894甲午大海战》,在没有进入电影院时我心里想那不过是一部反映清朝腐败而战败的电影,当走进电影院时就四处张望,看到除了我们几个同学之外就只有五个观众,心突然觉得好凉呀,觉得这部电影不管从视角还是从特技方面都不怎么样。
影片从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筹备海军而起,提到第一批学员在福州马尾船政学院和到海外留学,和学成归来加盟北洋水师到甲午海战而壮烈牺牲。他们中有萨镇冰,刘步蟾,邓世昌等人这些都是我为所敬佩的(从历史书上学到的)。当邓世昌踏进福州马尾船政学院时,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每一次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是呀,想想二战时,日本和美国在中途岛的战役,如果那次美国失败了,也许现在的世界是另一番摸样,那次战役决定的是世界的命运。
他们在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到祖国。然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和他们一样,都带着强国之志,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们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要变法,然而他却没有任何的权力去执行这一做法,整个中国从上到下充满着腐败。
在日本长崎、日本舰长们用阴沉的目光迎来了到访的中国舰队,仇恨的日本民众与中国水兵发生血腥的冲突,双方炮口都迅速瞄准对方,战火一触即发……
长崎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国一心发展海军,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军实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一座富丽的园林已近完工,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用来修建颐和园的钱竟是中国海军的军费!
侵略扩张的野心终于使日本发动了战争,海军水师驾着清政府以为不可战胜的铁甲巨舰驶向黄海,但是在这七年里铁甲巨舰是用来为慈禧太后运送食物,由于军费都用来修建颐和园,因此在这七年里面没有添加一枚炮弹,一艘新轮,而不远的日本却在天皇的带领下又购买了几艘先进的舰船,因此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海军急需陆军的增援,然而由于军队的腐败,以及贪生怕死,军队赶到一半时又返回,最终是海军全军覆灭。
李鸿章屈辱地踏上日本,昔日威风的总理大臣如今却低头俯首的哀求对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李鸿章颤抖地在条约上签下耻辱的名字,并说自己是历史的罪人。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赔银二亿五千万两……
最近的一段日子,黄岩岛,菲律宾,日本,钓鱼岛,南中国海频频出现各类事件。我国政府频频在抗议,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弱国无外交。当下日本国内正忙着买钓鱼岛,而中国大陆呢?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钓鱼岛。而台湾方面也在不断的宣誓主权,中国一味的抗议让人有点不理解。在海外保岛会得到了很多的政府机构的援助支持,而在中国也许有一帮人想走到街头游行抗议宣誓主权,可是支持的机构又在哪?有钱的往国外跑,有技术的往国外跑,难道国外就是天堂吗?
国家要变革,国人更要改变。退让丧权,腐败亡国!邓世昌说:朝廷腐败,官场腐败,军队腐败,最可怕的是连民风都腐败,难道正要应了那句,海上炮响之时,正是我大清亡国之日吗?此言使我铭记于心,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这部电影。来警示自己,警醒后代,长长国人的志气。不要让历史再一次重演。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
走出电影演播厅,思绪仍久久不能平静,一部反应清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海上激战的电影,令我无限感慨。
这部影片描述了在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中国闭关自守,国家落后,政府腐败的背景下,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刘步蟾等海军精英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登上各自的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铁甲舰队大决战,中方英勇反击。但是,最后甲午海战仍然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童年讲起,基本尊重、还原历史,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
看完影片,我思绪万千。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却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打的落花流水。与同事交流,我谈到,看这样的影片,太沉重,太压抑。这样的结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落后,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清朝统治的腐败无疑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慈禧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增强自身力量上来。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北洋水师多年无钱置办装备。而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款,日本各界竞相倾囊。 制度的差异,领导者的思想,致使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落后就要挨打”,当我们看完这部影片,不自然的就会想起这句话。这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总结,它更是告诫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华,使我们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不计其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落后局面不断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中国距离一个发达国家的标准还差得太远太远。作为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立足于发挥自己的微薄力量,团结奋进,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从执政党战略的高度确立“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政策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它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虽然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倾其所有,无私奉献,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做好一批批人才的铺路石,用我们的青春建设祖国,祖国一定会强大起来。因此,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看完电影,我还被一种力量震撼着,那就是一个个英雄人物对祖国的挚爱。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爱国志士,他们深爱自己的祖国,为了中华民族的每一步前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用血液去警醒国人。”这是影片中邓世昌说的。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提督丁汝昌,撕毁日军的劝降书怒道:“目下我师虽难,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职也。”管带刘步蟾信念坚定,一位位英勇的士兵……他们与敌人猛烈对抗,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存。一百多年前的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至今还隐隐作痛。但是那些爱国将士,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情到深处,我的泪水流下,为了那些英烈们,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沧海横流,惊涛拍岸,似乎还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但是,联想现实,在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影片最后,气势恢宏的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在铁甲舰的残骸旁破浪驶过的一幕,一定感染了所有热爱祖国,关心中国海军发展的人们。一百多年前,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北洋水师迅速成军,拥有世界一流的战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今天,几乎是同一片海域上,一支崭新而强大的海军又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古老的东方。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激动万分!
感谢《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这部能够涤荡我们灵魂的影片,那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时代的再现,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思想上重新有了思考。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