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心得体会3篇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体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本文是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做到“三严三实”,领导干部重点要做到“三正”。
一是要“正品”。“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品为上,才艺为末”。高尚品德是推动领导干部“三严三实”的源泉,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条件。做到三严三实,领导干部首先要“正品”。不断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熟识掌握领导干部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真实做人,锤炼“忠党爱国,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培养“心忧百姓,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养成“勤政务实,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树立“敢于拼搏,永不言弃”的顽强斗志,增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责任意识,切实把自己培养成政治素质过硬、个人素质高尚的领导干部。
二是要“正行”。品正则行正,行正则有为。“行正”与否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作为,是检验干部称职与否的标准。做到“行正”,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组工干部涂洪刚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的“安、专、迷”精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杜绝盯着位子、溜须拍马的焦虑病,沉下心来,心系群众,守住清贫,顶住诱惑,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的老爷病,心系工作,扎实干事,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创先争优,争当行家里手。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散病,沉迷工作,全心投入,执着追求,锐意进取,实干为民,干好工作事业。
三是要“正身”。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与否制约着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关系着领导干部的公信力,是每个领导干部的最终追求。“欲正其行者,先正其品。欲正其身者,先正其行”,正品、正行之后,才能正身。“正身”,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杜绝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行为,坚持公道正派,做到廉洁奉公,切实务实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一个“品正”、“行正”、“身正”,国家能依靠,人民信得过的好干部。
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心得体会二:
党委一班人通过学习、领会,感到总书记的这份讲话,就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管理领域的具体化要求。这也印证了我们老书记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科学,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说在经济发展领域,强调的是“又好又快”的科学,那么在社会管理领域,突出的则是“又稳又活”的科学。快而不好,好而不快,都谈不上科学发展。同样,只稳不活,只活不稳,也都谈不上科学管理。老书记曾指出:“社会主义过于管,资本主义无人管,共产主义不要管。华西既不能过于管,又不能无人管”。这个观点,也和总书记的理念异曲同工。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就是要“科学管”、“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体制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展现,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老书记常讲:“管好了,成大事;管不好,坏大事。”因此,联系华西基层社会管理的实际,我们充分认识到,华西几十年来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发展为民,成就了“天下第一村”,正是因为华西管好了,一直做到了总书记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始终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现了“讲科学,上水平,重管理,成体系”的发展特点。
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结合华西情况,我们逐条对照,深感无一漏管,并且成效显著,与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完全相融合。我们的理解,这是社会管理“科学管”的“八管齐下”:
一管党内。我们党是执政党,也就是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社会管理要科学,首先要有能科学管理社会的人。作为党组织,既要做到党管社会,又要做到党要管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从而提高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华西,始终注重培养党委班子、党员干部的发展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做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从而把华西的党组织,建成了一个坚强的堡垒,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组织。多年来,对于华西的基层社会管理,也出现过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老书记都不会归咎于群众,而总是问责于党员干部。加强党建,核心还在于一个“管”字。具体来说,要抓好“三个建设”:一是管好组织建设。多年来,华西的党组织,从建村初的几名党员,到今天的近2000名;从当初的党支部,到成立党总支,再到设立党委,不仅强队伍,而且强个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二是管好制度建设。老书记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全体党员,都一直严格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制度管人,人管制度”的理念,建立、健全了“三正、三平、三守、三能、三不倒”等一系列对党员的管理要求。同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三是管好廉政建设。党要管党,贵在从严治党。老书记认为,干部要有权威,一要廉洁,二要懂行。华西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从过去到现在,可以说是50年的“一贯制”。老书记个人,就有很多廉洁箴言,如今传遍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成为各地党员的践行标准。管理者,就是当家人。老书记不仅自己做好当家人,而且培养当家人团体,既当好“小家”,又当好“大家”,所以老书记首先抓好当家人的做法,就是总书记所倡导的“抓社会管理,先抓党内管理”。
二管矛盾。总结华西经验,我们“善于处理矛盾、主动消化矛盾,创建和谐社会”的做法,也一直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的肯定和赞扬。毛主席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老书记认为,既要为“左”的降降温,又要为“中”的再提升,更要为“右”的耐心等。如果一味的粉饰太平,忽视矛盾,天下太平,就太右了;如果经常大惊小怪,扩大矛盾,天下大乱,就太左了。总的来说,华西在处理矛盾上,一直抓好“六个字”:一是苗头管。就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使之在不激化的同时,还能够及时消除掉。二是协调管。就是本着“和谐、理解、帮助”的原则,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大家能够顾大局、服全局,明事理、讲道理。三是内部管。就是本着“对内过得硬,对外树形象”的原则,认真抓好内部建设,确保内部过硬。像“小华西建设大华西”以来,周边1—13村人心所向,社会和谐,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确实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达到99%以上。即使有个别理解得比较慢的人,我们也能耐心地等待。如今,我们这一方可谓是“并村又并心,家和万事兴”。
三管户口。人口总是要流动的,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是人口大国,13亿人口的有序流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华西来说,我们一直做到了“两个避免”:一是避免流动人口无人管。对于从外面流动到大华西的人,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流动人口便民服务中心,为所有外来人员提供计生、招工、看病、交水电费、房屋等一系列服务。目前,虽然有2万多人流动到华西就业和生活,但我们通过对个人身份的核对和管理,从而杜绝了可能出现的“盲流”现象,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对于从大华西流动到外面的人,包括对流动党员、流动村民,特别是常年在外,没有稳定工作的大华西村民,我们确保他们不能流浪在外无人管,要让他们没有受管理、受教育的空档期,不定期地组织关怀交流工作。二是避免流失人财管不了。如今,社会上的一些有产人士,人在国内经营发展,但资产早已流转到国外,包括本人和子女也更换国籍身份。作为华西来说,我们就没有这种人和物的流失,而是只有流进的。不仅外来的各类人才争相扎根华西,而且华西的自有人才只增不减,良性循环。这么多年来,凡是出去上大学的,出去一个,回村两个。往往本科生能带回研究生对象,研究生能带回博士生对象。同样,出国留学30多人,已经学成毕业的,15人全部归来,目前没有一个留在国外或者打算留在国外。从总书记讲话来看,华西所达到的这“两个避免”,正是当今中国人口管理的首要切入点。从这一点来看,华西也为解决社会难题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四管基层。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华西50年来所做的工作,就是发展为民,所实现的成果,就是富民强基,完全可以堪称为全国的农村基层组织,放好了样板,做出了榜样。管理好基层,关键还是要了解基层、贴近基层。我们老书记,就是始终贴近基层、奉献基层。像“一村两制”、“一分五统”,以及企业的“二八开”、“一三三三”等特色管理措施的出台,都是来自于最基层的实践和经验。对于基层,我们既会管,还会投。在人力投入上,华西为周边村民直接或间接安排就业超过10000人。在财力投入上,从2001年6月开始,小华西已为大华西支出10.47亿元。在物力投入上,“华仁扶贫基金”使近300名困难家庭的子女先后受到了资助,并新建了一座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大华西投入种植树木180多万棵,共31345亩,人均绿化面积200多平方米。
五管安全。老书记始终提醒我们“稳定压倒一切”。要谋稳定,先求安全。华西安全从何而来?先有长治,后有久安。为了建设“平安华西”,华西从60、70年代就成立民兵连,再到现在的派出所、联防队等防治队伍,从而不断加强了安全体系建设,做到了随时随地都能“拉得出、打得响”。现在,我们有民兵3000多人,有联防队员200多人。这些,都是华西安全的“守护神”。同时,我们还在全村范围内,以管好“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为中心,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安全网络。像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元素。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从而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管私营。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更加健康有序发展,近几年中央多次强调要对他们加强和完善管理。周边村加入大华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对私营企业的管理,把加强和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摆上重要的位置。一是关心他们的组织建设。前几年,我们针对周边村的私营业主,专门成立了私营小区和私营企业的党支部。二是关心他们的经济发展。我们一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这些年来,我们对大家在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目前,华西已为此投入大量资金,其中审批土地规费就达2亿多元,平均每亩13.5万元。从2003年开始,已先后召开过多次私营企业老板座谈会。全体个私企业老板,还曾经共同发过倡议,表示团结一致建华西。由此可见,华西确实做到了公也有、私也有,公也富、私也富,实现了“公私双富有”。
七管网络。华西是“全国首个电脑村”,华西人接触网络信息的时间较早。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教育大家要文明、守法上网。老书记提出,华西人不能只懂电脑,没有头脑,也不能不懂电脑,光有头脑。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快捷网络信息平台和便利的操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电脑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好地把握原则的素质,不跟风,不受误导煽动。今年元旦,老书记还对总办的班子专门作了调整,其中特地选派了一名常务副主任,管好“五信”(对上信息、对下信息,对国内信息,对国外信息,对社会信息)。这当中,规范管理好合法有效信息在村内的流通,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八管文明。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也都在抢打“文化牌”。作为我们华西,早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强势和发展优势,并达到了物质、精神“双富有”。物质上,华西始终坚持共同富、勤劳富、守法富。现在,中心村村民户户都有100—1000万的资产,既没有两手空空,也没有亿万富翁。华西人富了,能做到“三不忘”,非常乐意对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进行帮扶,我们感到“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不仅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且也真正践行了老书记提出的“一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共同富裕理想。精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老书记就倡导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抓思想,特色艺术熏陶人;抓教育,特色文化感染人;抓精神,特色魅力感化人。老书记一直教育我们:不能认为搞物质文明建设是“硬指标”,搞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两者相比,精神文明更重要。对此,老书记还亲自创作、编写了《华西村歌》、《六爱精神》、《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以此规范党员干部、村民职工的行为。对此,英国《路透社》称:“这是一座净化灵魂的熔炉”。最近几年,我们又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工作力度,创办了“诚信节”、“旅游节”、“孔孟节”等节日,既弘扬了优良传统,也发展了现代文明,促使我们能够做到“对上三诚信”、“对下三诚信”。如今,不仅华西文明,自己独享,而且华西的文明之花,在全国遍地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在于共同富裕。华西的和谐,正是有共富的基础,而共富的平衡,也不断推动和谐的创建。
千管万管,关键要管好人、服务人。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老书记一直教育我们:“干部干部,为民服务。华西的干部,就是既是发展为民的干部,也是为民服务的干部”。总结这八条,归根结底,社会管理还是为了改善民生。像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我们已经达到了“学有优教”;总书记强调“抓好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我们已经达到了“劳有高得”;总书记强调“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们已经达到了“病有良医”;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已经达到了“老有保养”;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我们达到了“住有宜居”;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我们已经达到了“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面对未来,华西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时值华西“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华西的每一步规划,每一次转型,都是应民求、察民情、顺民意、为民生、讲民主、得民心,建设华西新市村,为全体大华西村民设想未来,广泛征求全体大华西村民意见,这就是总书记所说:“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核心在于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这一点而言,中心村村民几十年来,对村党委的科学管理可以说是99%的满意。大华西人也可逐一对照,看看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像最近我们建设华西新市村,在周边村开工建设1000户住宅,就是充分考虑村民改善住房需求,优惠服务民生,广泛征求民意,不仅百姓拥护,而且资源节约,通过拆老屋基、老厂房等方式,集约住房用地,每建房1000户,至少可节约土地300亩。
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心得体会三: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省工作和干部精神状态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积极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特别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集中阐述了作风建设“三严三实”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把握全局、语重心长,体现了对安徽人民的亲切关怀,寄予着对安徽改革发展的殷切厚望,是引领我省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即行动,以身作则,迅速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要深刻领会讲话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要求,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努力学深吃透、融会贯通。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把讲话精神迅速传达到各级,认真做好宣传阐释解读等工作,推动讲话精神层层深入、全面覆盖。要坚持学以致用,把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完善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意义重大,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彰显了我们党一鼓作气抓作风、驰而不息改作风的坚定决心和恒心。总书记“三严三实”的重要指示,是在安徽代表团首先提出的,安徽的同志一定要在学习贯彻落实上走在前面。要把“三严三实”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切实抓好第一批活动的后续和收尾工作,组织开展“回头看”,对照检查,补缺补差,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把“三严三实”作为第二批活动的重要指导,进一步完善方案,强化措施,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个环节的工作,促进新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三严三实”是检验党性原则和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尺。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达标合格,是不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是不是为民用权、依法依规用权。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谋事创业的实践中,坚持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狠抓落实,勇于担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对安徽改革发展提出的各项要求,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机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增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优势。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围绕行政体制、国企国资、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等重要领域改革,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取得实效。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利用国家扩大内陆开放、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契机,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学习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心得体会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