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的经历

发布时间:2017-02-14 15:17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创业路上的经历,感受他们不惧艰辛的勇气和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艰辛创业的经历,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辛创业的经历

艰辛创业的经历一:

陕西80后修脚工白手起家创业,把郑远元修脚公司开遍全国

成才不问出处

从西安上高速,越莽莽秦岭,三个半小时后,抵达位于大巴山麓、汉水之滨的紫阳县城;从这里沿着盘山公路溯流而上,辗转车行约30公里,记者来到了有着“地无三尺平”之称的高桥古镇;再在通向铁佛村的村道上颠簸20分钟,接着于无路处弃车步行,往山中再走1里地……此行的目的地,群山环抱间一座外皮已经龟裂的两层土坯房终于跃然眼前,这就是郑远元的家。

踏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爬上老宅的二层,以青石板为瓦的房顶漏出几道光亮,本用于仓储的黑漆漆的顶棚里,薄薄一层木板上横着张落满尘灰的板床,“那是我从小的卧床”,作为家中老幺的郑远元示意记者需跟着他踩着房梁处行走,“这个我最有经验。”

在这个自然环境恶劣的国家级贫困县,郑远元家的故事与其他山区农户并无什么不同:父母务农,家境贫困,哥哥在煤窑打工受伤,1983年出生的郑远元初中即辍学,只身到四川达州投奔姨父,一面跟着姨父学起了中医修脚的手艺,一面在餐馆洗碗打杂。

2002年,已经出师的郑远元来到与达州相邻的陕西汉中,原本打算找一份足浴店修脚工的工作糊口,“临行前,在达州的好朋友要买房,我把几年攒下的上千元积蓄都借给了朋友,只好朝姨父再借了几百元做盘缠,想着很快就能领到工资。”

事有不巧,到达汉中的第一天,郑远元登门求职却屡屡被拒之门外,“租了房子、买了生活必需品后,随身带的几百元也只剩下了5块钱,一晚上饿着肚子没敢吃饭。”

第二天,揣着兜里仅有的5块钱,找不到工作又举目无亲的郑远元,无奈之下在汉中市汽车运输公司门口摆起了修脚摊,“无人问津不说,很快还被人赶走了。”挪到虎桥路口后,郑远元“否极泰来”,地摊从早上10点一口气摆到了晚上,“修脚3元,一天就挣了120块钱!”——郑远元告诉记者,这是他时至今日仍最难忘怀的“第一桶金”。

修脚、治脚气、挖鸡眼、取肉刺……郑远元咽得下苦,出摊一出就是两个年头,“为了省时间,中午不吃米饭只吃3元一碗的刀削面,更不敢多喝水怕老上厕所。”

创业不分贵贱

郑远元人聪明,一对眼睛时时透着机灵。修脚手艺越做越熟练,摆修脚摊每月也有近万元收入。

悟性高是一回事,却也难以弥补他文化程度低的短板。不过,郑远元做人踏实、待人真诚,总有些“贵人”为他“指点迷津”,补上了“社会大学”这一课。

2005年初,在地摊上为一位老人治好脚病后,老人十分欣赏面前的小伙子:“你这么年轻,技术又这么好,摆地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应该开个店正规干,才能有大的发展。”在老人的提醒下,租门面、办执照,2005年底,郑远元的第一家修脚店开起来了,只有一间门面,面积也只有30多平方米。从地摊修脚工到“郑老板”,郑远元用了3年,那年他22岁。

店面开张,需要增加人手,郑远元想到了还在老家深山里“刨食”的乡亲们。“你发大财吧,我不干,即使没有饭吃,咱也不去搞修脚”,老家的朋友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啥事不能干啊,去做这种下贱的活路!”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问出处,创业的路径又岂有高低贵贱之别?经过反复动员,郑远元的姐姐郑远翠、嫂子任继芳成为了他的第一批员工。服务热情、价格低廉,他的店面逐渐门庭若市起来,老家前来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分店陆续开张……2006年底,仅仅过去一年,郑远元已经在汉中、安康、四川达州等地开了十几家专业修脚店。

“我很感谢当初买房借我钱的达州朋友,如果不是因此把自己‘逼上绝路’,可能我现在还在给人打工”,郑远元对记者说。

艰辛创业的经历二:

成都80后IT精英放弃百万年薪投身创业大潮的创业故事

来讲述一个四川成都80后IT精英的励志创业故事,他是成都极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钟波,这位曾放弃百万年薪转而投身创业大潮的80后甚至获得小米总裁雷军、徐铮、羽·泉、郎永淳等知名人士的点赞。

2012年,成都高新西区的一栋未装修的别墅里,十来个从深圳来的“技术男”夜以继日地对着电脑屏幕,敲键盘、写代码,每个月拿着3500元的工资,脑海里却描绘着一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出现的宏大设想——实现无屏投影甚至在空气中投影。

2014年7月,同样是这批人,拿到了来自创东方和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等机构1亿元的投资,这在国内的智能硬件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十来个人将两年前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推出的第三代无屏超级电视,不需要屏幕便可在墙壁等地方播放影像,画面最大能达到180英寸,产品一经发布便备受关注,团队也变成110多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产品销售额超过1个亿。

2015年4月7日,钟波接受了记者专访时说,“我相信无屏化是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极米科技是改变人们收视习惯、颠覆传统电视行业的领军者,而成都也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一起来看这位成都80后小伙的励志创业故事:

放弃百万年薪 30岁老男孩回蓉创业

2012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钟波做出重大决定:放弃MStar西南片区技术总监的职务,从深圳回老家成都创业。此前他在这家被誉为“手机中的高通”的电视芯片制造公司度过了9个年头,年薪超过百万,并拿到了公司价值500多万元的股权。

“用户看的是内容,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提供什么,而不是生产出来卖给消费者之后就到此为止了,我觉得未来电视不应该是这样。”钟波认为,电视制造行业传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单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在钟波的说服下,几位MStar的同事辞去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跟钟波回到成都创业。他们有的已经在深圳结婚生子,有的年薪过百万,在他人眼中,是令人艳羡的“金领”阶层。

回成都后,由于租不起高昂的写字楼,钟波和团队十来个人找到高新西区一栋未装修的别墅当起办公楼,在这个“一碰一身灰”的三层别墅里,一、二层是研发、测试部门,第三层就是这个团队的集体宿舍,而宿舍的床都是买来的上下铺床,“让我们几个30多岁的技术男又感觉回到了大学时代。”钟波笑着回忆说。

一部iPhone视频启发创新灵感

在被问到创业的缘由时,除了感到传统电视制造行业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之外,真正启发钟波创新灵感的,是他看了一部关于iPhone的视频。

在那部视频里,iPhone轻而易举地将影像投放出来,“当时我感觉效果非常炫,我想,为什么不研发一款投影设备,不用屏幕就既能看电视,又能播放电影?”在钟波的设想里,影像将来甚至可以直接投放到空气中,就像经常出现在《阿凡达》、《星球大战》等电影里的场景。

钟波将这个想法跟团队一说,大家都非常认可,随即将设想付诸实践。2012年11月,钟波和团队设计出的第一款无屏电视工程机面世,这款产品不需要屏幕便可在墙壁等地方播放影像,画面最大能达到180英寸,还可以在线观看,一面世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几百台工程机放到官网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后备军”3000人 雷军等名人点赞

除了团队中有一批从业经验十余年的研发骨干力量外,钟波还有一只3000多人的“后备军”。

“从我们的第一款产品问世之日起,我们会跟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评价、建议,随时改进我们的产品。”钟波透露,他们通过QQ群、官方网站、论坛等渠道与用户保持密切沟通,目前核心用户已经有3000多人,产品新版本发布前都会先经过这些核心用户测试,修改后才推向市场。

去年4月份,钟波带领团队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产品发布会,这是公司首次举办的大型发布活动,在发布会上亮相的产品,已经是他们研发出的第三代超级无屏电视,两千多的售价一度造成超级无屏电视供应不足,直到去年8月份才恢复正常产量,当年极米科技公司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1个亿。

在今年德国举办的汉诺威电子展上,钟波的无屏超级电视成为展会上耀眼的中国智能硬件产品,而小米公司CEO雷军也来到极米科技的柜台,亲自体验了一把无屏超级电视,并对钟波的团队和他们的产品表示认可。

“除了雷军以外,徐铮、羽·泉、郎永淳也是我们的用户。”钟波透露。

艰辛创业的经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