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分析
相关话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小编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分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分析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重点交流从哪看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智慧。
2、故事通过人物的外貌和对话展示人物的特点,因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读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在读中培养语感。要读出魔鬼的凶恶、狡猾而又愚蠢;渔夫的从容、镇定、聪明。
3、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死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的部分。
4、可以随文阅读《东郭先生和狼》这个中国故事,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另外,《一千零一夜》里面收集的故事大多是充满智慧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本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几个小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把学生的目光引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引到读大量名著中。如果学生读过《一千零一夜》,可请学生讲其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分析的评论条评论